投研早报丨ZK 证明如何催生一个数十亿美元级的可验证计算新市场/六张图解析 ETH 筹码分布状况/解读 L1 与 L2 的「共生扩容」新范式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8.16
🔥 美联储撤销针对银行加密和金融科技活动的监管计划
🔥 OpenAI 创始人:未来计划筹集数万亿美元建造数据中心,拟进军脑机接口领域
🔥 Hyperbeat 完成 520 万美元融资,ether.fi Ventures 和 Electric Capital 共同领投
🔥 Brevan Howard 持有价值约 23.2 亿美元的比特币 ETF
🔥 DeFi Dev Corp.增持 11 万枚 SOL,SOL 持仓量达 142 万枚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8.15
1️⃣ 观点|为什么说企业自建 L1 区块链的时代已经到来?
2️⃣ 指南|加密投资者必读:如何识别市场顶部信号?
3️⃣ ZK|ZK 证明如何催生一个数十亿美元级的可验证计算新市场?
4️⃣ 以太坊|六张图解析 ETH 筹码分布状况
5️⃣ 以太坊|解读 L1 与 L2 的「共生扩容」新范式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为什么说企业自建 L1 区块链的时代已经到来?
导读:为何在企业级区块链沉寂多年后,大型企业又重新燃起对自建区块链的兴趣,并且首选 L1?
barry:近期,支付巨头 Stripe 宣布与知名加密风投 Paradigm 合作推出名为「Tempo」的 L1 区块链,旨在为其庞大的金融科技客户群提供高性能、专注支付的链上基础设施。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企业自建 L1 区块链趋势的缩影。据悉,已有多家财富 500 强企业在探索发行自有 L1。相较于多年前企业级区块链主要围绕供应链溯源等数据库可替代的场景,如今企业更关注区块链在支付领域的降本增效价值。稳定币的普及与监管逐渐明朗,使企业财务团队不再排斥链上结算方案;跨境、高费率、长结算周期等传统支付痛点,则推动跨国公司(如 Airbnb)转向自研链上支付系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节省巨额成本,并为商家、用户、员工提供更优体验。
企业选择自建 L1 的首要原因在于成熟度与技术认知度。经过十余年发展,L1 已成为区块链领域的主流认知标的,以太坊、比特币、Solana 等均为企业高管耳熟能详的名字,Cosmos 技术已支撑超 200 条链,承载资产总值逾 700 亿美元;新兴项目 Hyperliquid 进一步强化了该赛道地位。相比之下,L2 技术虽具潜力,但仍处早期,理解和部署门槛高,尤其是需要解释分阶段 Rollup 或跨链验证机制等复杂概念时,企业技术决策者更倾向于规避额外风险。此外,自建 L1 能显著降低平台依赖风险 —— 就像大型企业会采用多云架构分散 AWS 或微软的集中风险一样,他们更愿意将核心业务押注在自有链而非外部公链上。
控制权与连接性也是企业青睐 L1 的关键动因。开放透明的 L1 不仅赋予企业绝对的协议层控制权,还能无缝连接更广泛的链上生态,实现即时、确定性的结算,避免 L2 与其他链交互时依赖第三方桥接和受限于欺诈 / 零知识证明窗口所带来的延迟与不确定性。通过自建 L1,企业既可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围墙花园」生态(嵌入 KYC/AML、合规逻辑等),又能保持与外部链上市场的可互操作性。这种「自主可控 + 生态互通」的组合,正成为推动企业级区块链重回聚光灯下的重要力量。(来源 )
2️⃣ 【英文】加密投资者必读:如何识别市场顶部信号?
导读:没有人能准确预测顶部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The DeFi Investor:在上升趋势中赚钱很容易,但留住利润很难。本期主要讨论作者在中长期仓位上的获利了结策略。通常,卖出中长期筹码最好在周期末期、尽可能接近市场顶部的时候进行。没人能准确预测顶部何时到来,但历史上有一些比较有用的顶部信号:Coinbase 跻身 App Store 排行榜前三(可在 The Block 查看);庞氏骗局吸引数十亿美元 TVL(例如 UST、Wonderland);一些大牌明星突然转向看多加密(上个周期有 Elon Musk、Jimmy Fallon、Mark Cuban 为加密站台);超级周期理论广为流传,黄金牛市类的帖子能获得数千点赞;Crypto Twitter 上开始有人炫耀财富(戴劳力士、开兰博基尼的照片,以及 1000 万美元够退休吗之类的帖子);Jim Cramer 频繁推荐 BTC(永远不要无视 Jim Cramer 作为顶部指标的作用);Crypto 搜索热度创历史新高。每个周期有所不同,但人性不变,当多个顶部信号同时出现时,获利了结往往是个好主意。
另一个实际例子是,2024 年 1 月特朗普发行迷因币时,就是一个局部顶部。当发生某些几乎让人觉得太离谱不可能是真的的事件时,卖出部分仓位通常是明智的。此外,作者的个人原则是:只要持有的代币价格实现三倍涨幅,就会进行部分获利了结(金额不大,但会取出一部分)。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并不认为当前已经到达周期顶部,并且仍有较高的加密敞口。9 月通常是加密市场的弱势月份,但作者预测 Q4 表现会很好。金融市场是概率游戏,与其一次性清仓,不如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逐步获利了结。不论你何时、以何种方式卖出,建议现在就制定一个退出计划并写下来,因为价格越高,越难坚持卖出,除非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本周 DeFi 领域的最新动态包括:Chainlink 启动代币回购;Coinbase 支持通过 Aerodrome 等 Base DEX 进行去中心化交易;USDC 发行方 Circle 推出专为稳定币金融打造的 L1 区块链 Arc;Alvara 主网 Beta 将于 8 月 14 日上线,允许用户创建、管理和交易任意 ERC-20 代币的可编程资产篮子;以太坊金库公司在过去 30 天内买入 180 万枚 ETH;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允许在 401 (k) 退休计划中投资加密资产;Autonity 主网上线,用于交易自治期货市场;Monad 宣布将于 2025 年上线主网;DeFi App 回购 1.8% HOME 代币的提案通过;Stripe 确认正在构建自有 L1 区块链;Morpho 扩展至 Arbitrum L2;Resolv 推出年化收益率超 20% 的稳定币 maxiUSR 金库;Lombard 的 LBTC 成为可生息资产;Jupiter 支持在 Solana 上交易上市前股票;LayerZero 提议用 1.1 亿美元收购 Stargate;Rabby 钱包上线 “添加流动性” 交易解码功能防诈骗;Curve Finance 五周年并将 CRV 通胀降至约 5%;Sonic 推出无代码 AI 驱动的 Web3 应用构建工具 Spawn;SEC 与 Ripple 结束多年法律诉讼。【原文为英文】( 来源 )
3️⃣ 【英文长推】ZK 证明如何催生一个数十亿美元级的可验证计算新市场?
导读:为何 ZK 证明需求并非投机,而是结构性必然?
jaehaerys:以太坊正在经历一次由核心开发路线图推动的重大变革,这并非投机性的愿景,而是一种已被编程并必然发生的结构性演进。这次协议重构将带来对零知识(ZK)证明的结构化、可预测且呈指数增长的需求。在追求行星级吞吐量的过程中,以太坊将成为可验证计算这一新兴数十亿美元经济体中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消费者。根据 Gigagas 路线图,L1 执行层的吞吐量目标为 1 Ggas/s(约 10,000 TPS),但这仅是冰山一角。最终目标是通过约 1,000 条 L2 协作,实现 1 Tgas/s(约 1,000 万 TPS)的 Teragas 生态,其中 99.9% 的交易量发生在 L2 上,L1 则演变为安全与结算的终极枢纽。为此,EIP-7938 提出每年自动将 L1 gas 上限提升 3 倍,以稳定、可预测的方式形成可靠的计算需求曲线。整个过程将分阶段推进,到 2027 年强制要求区块有效性 ZK 证明,从而将证明生成确立为协议的核心经济职能,相当于为 ZK 行业制定了一项产业政策,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明确的经济信号。
Vitalik Buterin 指出,ZK 转型的紧迫性远超 L1 层面,它解决了当前 L2 生态中最显著的瓶颈:缓慢的提现终局性问题。在现有的乐观汇总设计下,等待一周提现对于用户和意图型跨链桥而言都过于漫长,流动性提供者的资金成本过高,从而催生了多签等不安全的信任假设,削弱了 L2 的意义。Vitalik 提议直接转向由 ZK 驱动的有效性证明系统,并强调过去因 ZK 技术不成熟和成本高昂而偏向乐观证明的格局正在迅速改变。通过 ZK 证明,原生提现时间可在短期内降至 1 小时以内,中期则可达到 12 秒,从而进一步巩固以太坊 L1 作为资产发行默认平台和经济中心的地位。这种高层背书,使得 ZK 从技术选项上升为保障整个以太坊生态安全与经济完整性的战略必需。此外,ZK 的易用性正吸引专用硬件厂商,例如 Cysic 宣布其即将推出原生支持 SP1 的 zkVM ASIC,这种从开源软件到定制硬件的深度结合,标志着行业对可验证计算标准化的信心。
Succinct 推出的 SP1 高性能开源 zkVM 是其技术栈核心,旨在服务最广泛的可验证计算任务,推动行业进入 ZK 2.0 时代。SP1 作为 RISC-V zkVM,让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 Rust 等标准语言编写代码,而无需掌握复杂的密码学。它的性能提升呈现摩尔定律式的轨迹,从 2023 年的数十分钟证明时间缩短到 2025 年的数秒,远超以太坊路线图提出的计算需求年增 3 倍的节奏。SP1 的通用性不仅支持完整的 ZK Rollup,还能推动混合设计,例如 ZK Fault Proof 模型,在正常情况下享有乐观系统的低成本,一旦遇到挑战则通过 ZK 单笔交易结算来快速裁定。这种设计使其市场空间超越了单一的安全模型。此外,cysic 等专业 ZK 硬件加速公司已加入 Succinct 证明者网络,作为多节点证明者运行,利用自主设计的定制硬件和高吞吐 GPU 集群,专为 ZK 负载打造,进一步验证了 SP1 在专业生态中的吸引力与应用潜力。( 来源 )
4️⃣ 六张图解析 ETH 筹码分布状况
导读:ETF、CEX、质押合约、Layer2…… 谁在净流出?谁在净流入?
Michael Nadeau:各类以太坊 ETF 当前控制着约 5% 的 ETH 供应量。过去 3 个月,ETH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 80%,其中贝莱德和富达的 ETF 占据 73% 的资管规模。
当前,约有 29.7% 的 ETH 处于质押状态。过去三个月,ETH 的质押规模增长了 5%,同期质押赛道龙头 Lido 的市场份额下降了 3.5%,而币安的质押份额则上涨了 23%,目前市占率排名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 ETH 财库公司将 ETH 投入质押,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这一数字将会继续上升。
Layer2 中的 ETH 目前占流通供应量的仅 5%。一年多前,Blast 占据了 Layer2 ETH 供应量的 52%,现在几乎为 0% —— 激励计划简直是浪费金钱。 目前 Layer2 之上 41% 的 ETH 位于 Arbitrum,33% 的 ETH 位于 Base。
当前,各大 CEX 中的 ETH 总额占流通供应量的 14%。第三季度以来该数字下降了 6.7%,目前处于 2016 年 7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 ETH 都去了哪?大部分都进入了质押合约和冷钱包。
封装版 ETH 当前占流通供应量的比例仅为 1.8%。2022 年初以来,该数字已从峰值下将 70%,这一下降趋势与 ETH 在质押合约中的抬升趋势相吻合。
除上述几大类外,其他大型持仓实体及个人的 ETH 持仓占比总计约为 1.7%。在这 1.7% 中,币安的 Binance Peg Tokens Fund 占比约为 25%,Polygon Bridge、Tornado Cash、以太坊基金会以及 Vitalik 本人则是主要持有者。( 来源)
5️⃣ 【英文长推】解读 L1 与 L2 的「共生扩容」新范式
导读:为以太坊主网和其 L2 重新定义角色:将以太坊视作资产负债表,将 L2 视作执行层。
Andrew Huang:L1 与 L2 的争论再起。有人对 Stripe 和 Circle 启动 L1 的消息感到沮丧,也有人在为以太坊「下葬」而庆祝。显然,L1 在某些情境下有意义,L2 在另一些情境下也有意义 ——Conduit 的目标是在一个同时存在大量 L1 和 L2 的世界中支持基础设施。为此,作者关注的是如何让所有链都能扩展,以支持更大、更好的应用。读了 @tarunchitra 和 @0xJaehaerys 的推文后,作者开始思考 Rollup 的下一阶段演化 —— 重新定义以太坊主网与 L2 的角色:将以太坊视为资产负债表,将 L2 视为执行面。换句话说,将资产保留在以太坊上,让 Rollup 负责执行工作,并仅发送 ZK 证明。实用性在 L2 流转,抵押品留在 L1。这个框架既能推动更多扩容与新用例,也能让 L1 与 L2 保持共生与自我强化。虽然这里以以太坊为例,但其他 L1 也可用自身的 Rollup 采用同样的框架。
标准化采用可选用户收益的金库桥模式:真实资产存放在经审计的以太坊金库中,L2 基于这些锁仓资产铸造凭证或接受证明。用户可选择对锁定在桥中的抵押品赚取收益,例如 Agglayer 的 Vault Bridge。共享一个 ZK 消息层:L2 之间交换关于以太坊状态和 L2 事件的 ZK 证明认证,所有人验证的都是相同类型的证明,而非定制化桥接的「动物园」。让 Rollup 的 TVL 反哺 L1 DeFi:价值集中在以太坊金库中,深化流动性,增强以太坊原生借贷与 AMM。继续支持 L2 应用:同一份以太坊抵押品可为任意能验证证明的 L2 提供借贷、保证金和支付功能。安全优先,资产始终受以太坊共识保护;资本不碎片化,一个以太坊仓位可同时支持多条 L2 使用(风险受限);可组合性更强,所有 L2 读取的是真实的以太坊数据,而非包装代币的 IOU。
案例 1:在 L2 上的永续合约交易所中,用户的保证金来自存放在以太坊上的抵押品,无需跨桥。用户锁定 10 ETH 于以太坊金库,向 L2 上的交易所发送 ZK 证明,交易所授予保证金信用并在 L2 上结算交易;清算发生时,交易所将结果证明回传以太坊,金库按规则划拨资金。案例 2:来自单一以太坊仓位的多应用信用额度 —— 以太坊金库中的 50 ETH 可划分为 20 ETH 用于 L2-A 永续合约、15 ETH 用于 L2-B 借贷、15 ETH 用于 L2-C 期权交易,各场所验证自己的额度与锁定证明,且总额不超全局上限。案例 3:在 TON 小程序生态中实现「一钱包,全 Rollup」支付 —— 用户在 TON L1 锁定 USDT,签署支付意向,在 TON L2 小程序完成即时支付,结算通过 ZK 证明回流 L1。【原文为英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