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一文盘点 Web3 隐私项目:从隐私链到隐私 SDK/TGE 成败的隐形推手:流动性 > 基本面/2025 年加密状态解读:稳定币、机构采纳与人工智能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0.23
🔥 Kalshi 正与潜在投资者接触,估值区间为 100 至 120 亿美元
🔥 知情人士:Polymarket 计划以 120 亿至 150 亿美元估值寻求融资
🔥 Coinbase 将上线 BNB
🔥 MegaETH 将采用拍卖形式进行 ICO,起始估值 100 万美元
🔥 a16z 报告:稳定币年交易额达 46 万亿美元,为 PayPal 的 20 倍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0.22
1️⃣ 隐私|一文盘点 Web3 隐私项目:从隐私链到隐私 SDK
2️⃣ 稳定币|USDe 真的足够安全吗?
3️⃣ 项目介绍|散户大战华尔街剧本再现:昨夜大涨 146% 的 BYND 会是下一个 GME 吗?
4️⃣ 观点|TGE 成败的隐形推手:流动性 > 基本面?
5️⃣ 市场|2025 年加密状态解读:稳定币、机构采纳与人工智能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一文盘点 Web3 隐私项目:从隐私链到隐私 SDK
导读:在 Web3 中,隐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拼图,但常常被去中心化、自我托管和透明度的讨论所掩盖。
Mars_DeFi:隐私支付网络是为了确保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和隐私性而设计的。许多这种类型的网络都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交易过程中的用户身份和资金来源保持不可追踪。比如,Dash 采用了名为 PrivateSend 的隐私技术,通过混合交易来增强匿名性,确保交易来源不可追踪。此外,Firo 是一款注重隐私的加密项目,利用 Lelantus Spark 协议来提供不可追踪的财务交易。用户可以通过销毁他们的币来销毁交易历史并获得全新的、无法链接的币,从而确保交易的隐私性。Monero 是一个开源的加密货币项目,专注于提供隐私和不可追踪的交易。其区块链通过使用隐蔽地址、环签名和环密交易(RingCT)来隐藏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以及交易的详细信息。而 PirateChain 则是一个完全隐私化的加密货币项目,它通过 zk-SNARKs 加密技术来提供完全的匿名性,所有交易默认是私密的,从而确保了极高的隐私保护。而 PIVX 则采用了 PoS 共识机制和基于 zk-SNARKs 的隐私协议 SHIELD,使得用户能够对自己的财务数据拥有更高的控制权和隐私保护。
随着对隐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项目开始注重隐私保护,其中一些项目通过集成零知识证明(ZKPs)来确保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Aleo 是一个 L1 区块链,它使用 ZKPs 来创建一个默认隐私保护的编程环境,允许开发人员构建隐私保护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这种隐私保护不仅限于数据的安全性,还确保了所有计算结果在隐私环境中得到验证,保护用户的敏感数据。类似的,Aleph Zero 是一种隐私增强的公链,它结合了 ZK 证明和安全多方计算(sMPC),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可选的、可审计的隐私功能,帮助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Aztec Network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 ZK rollup,它使得以太坊上能够执行保密的可编程智能合约和交易。通过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Aztec 允许用户掌控哪些信息保持隐私,哪些信息可以公开。COTI Network 则是一个以太坊 L2 扩展解决方案,通过使用混淆电路(Garbled Circuits)来支持加密数据的多方计算(MPC),使得 DeFi、AI 等应用能够在不暴露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加密交易。
隐私保护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钱包协议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在保护用户的交易和资金隐私方面。Beam Privacy 是一个专注于隐私和可扩展性的加密货币和 DeFi 平台。它确保所有交易都是默认私密的,隐瞒交易的发送方、接收方以及交易金额,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Conceal Network 是一个抵制审查的私密 DeFi 和加密通讯平台,使用加密协议来支持不可追踪和匿名的交易,同时也提供了链上加密消息的功能。Encfherio 是一个基于 Solana 的隐私项目,使用端到端加密来实现无缝的私密交易和转账。它提供了一套工具,使用户能够在链上活动中保持隐私,而不泄露交易历史或钱包余额。Hinkal Protocol 则使用 zk-SNARKs 和隐蔽地址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私密的智能合约钱包体验,使得用户在与 dApp 交互时能够保护自己的交易历史、钱包余额和身份。Payy Link 是一个围绕稳定币的链上银行平台,提供私密交易功能,通过非托管钱包(Payy Wallet)、ZK-powered Visa 卡(Payy Card)以及 ZK roll-up(Payy Network)来确保用户交易的隐私性。【原文为英文】(来源 )
2️⃣ 【英文长推】USDe 真的足够安全吗?
导读:除非多个「黑天鹅事件」同时发生,否则 USDe 仍然是安全的。
The Smart Ape: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 USDe,尤其是在最近的脱锚事件之后。这次脱锚引发了很多情绪,使得保持客观变得更加困难。我的目标是对 Ethena 进行一次清晰、基于事实的分析。通过所有的信息,你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跟随那些可能带有偏见或隐藏利益的人的看法。在 10 月 10 日的晚上,USDe 发生了严重脱锚,当时我看到它跌到 0.65 美元时,我自己也感到慌乱。但事实上,脱锚仅仅发生在比安上。在 Curve 和 Bybit 等流动性更深的平台上,USDe 几乎没有波动,最低跌至 0.93 美元后迅速恢复。
许多人将 Luna/UST 与 Ethena 进行比较,但从根本上看,这两个系统是完全不同的。首先,Luna 没有实际的收入,而 Ethena 有,它通过流动质押和永续融资利率赚取收益。Luna 的 UST 由它自己的代币 $LUNA 作为担保,这意味着它实际上没有任何真实的支撑。当 Luna 崩盘时,UST 也跟着崩盘了。而 Ethena 则是由一个 delta 中性头寸作为支撑,而不是 $ENA 或任何与 Ethena 相关的代币。不同于 Anchor 的固定 20% 的年利率,Ethena 并不保证任何收益,它随市场波动而涨跌。最后,Luna 的增长是无限的,没有机制来减缓扩张。而 Ethena 的增长受到交易所总未平仓合约的限制。它变得越大,收益就会越低,这样就保持了其规模的平衡。因此,Ethena 与 Luna 是完全不同的。Ethena 可能会失败,像任何协议一样,但它不会因为 Luna 那样的原因而失败。
每个稳定币都有风险,甚至 $USDT 和 $USDC 也有各自的弱点。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风险是什么,以及你认为这些风险有多严重。Ethena 依赖于一个 delta 中性策略:通过流动质押或借贷协议持有一个多头头寸(BTC、ETH),通过 CEX 上的永续合约持有一个空头头寸。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如果主要交易所(Binance、Bybit、OKX、Bitget)崩盘或冻结了提现,Ethena 将失去它的对冲,从而导致即刻脱锚。还有融资利率风险。如果融资率长时间为负,Ethena 将烧掉资本,而不是赚取收益。历史上,融资利率 90% 以上的时间是正的,这可以弥补短时间内的负融资期。USDe 也会进行再基准化,当协议赚取收益时,会铸造新的代币,如果市场出现回调或抵押物价值下跌,可能会造成轻微的稀释效应。你无法撤回再基准化,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这可能会导致轻度的不足抵押。Ethena 还在一个高杠杆的生态系统内运营。像 10 月 10 日的连锁反应那样的大规模去杠杆事件可能会扰乱对冲或强制平仓。最后,所有 Ethena 的永续空头都是以 USDT 计价,而不是 USDe。如果 USDT 脱锚,USDe 也会脱锚。理想情况下,永续合约应该以 USDe 计价,但说服 Binance 将 BTC/USDT 换成 BTC/USDe 几乎是不可能的。【原文为英文】( 来源 )
3️⃣ 散户大战华尔街剧本再现:昨夜大涨 146% 的 BYND 会是下一个 GME 吗?
导读:Reddit 散户在呐喊:「空头的时间不多了,而我们将亲眼见证混乱如何转化为利润。」
Odaily:还记得 4 年前围绕 GameStop(GME)的「散户大战华尔街」戏码吗?2021 年初,以 Reddit 上的 WallStreetBets(WSB)主题论坛为中心,一群散户们发现 GameStop(GME)的股票正在被香橼(Citron Research)、梅尔文资本(Melvin Capital)等知名空头明牌做空,于是决定大量扫入股票现货以及看涨期权(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其他反方向机构的推波助澜),通过推高股价狙击空头。最终 GameStop(GME)在短时间内狂暴飙升,做空机构开始接连认输并平仓,香橼损失惨重,梅尔文资本甚至因此濒临破产。这场大战也被视作「散户 vs 华尔街」的标志性胜利而被市场津津乐道。如今,类似的剧本正在另一家公司 Beyond Meat(BYND)上演。美股行情显示,Beyond Meat(BYND)昨日收盘价为 3.62 美元,单日大涨 146.26%。这家人造肉公司曾在 2019 年 IPO 后股价飙升至 239.71 美元的高点,但此后因持续亏损和市场环境影响一路暴跌,最近甚至跌到 0.6 美元的历史低点。
尽管 Beyond Meat(BYND)近期的股价回升与其经营面改善有一定关系,例如本周宣布与沃尔玛合作,产品将进入 2000 多家沃尔玛门店,但真正引发如此暴涨的关键因素,是散户群体的集中买入。交易员 ₿IGRYAN(@BigRyanPark)在 X 上表示:「散户投资者已推动该股飙升逾 360%…… 这已经引起了对冲基金的担忧,这些基金做空了 54.01% 的流通股。此次反弹的幅度还不足以给对冲基金带来麻烦,但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互联网喜欢这种精彩的故事……」而据 CNBC 报道,FactSet 数据显示,超过 63% 的 BYND 可交易股票已被卖空。此外,Roundhill Investments 已将该股加入其 Meme 股票主题的 ETF 产品 ——Roundhill Meme Stock ETF(MEME)中,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空头挤压。在 Reddit 的 WallStreetBets 板块,BYND 正成为最新的讨论热点。
Reddit 用户 @cornecorne2 分析称:在极少数情况下(如 2021 年 GameStop 事件),个人投资者或对冲基金会制造买盘,引发股价暴涨,大量投资者持有空头头寸和看跌期权,可能引发「伽马挤压」,加上 FOMO 情绪,新投资者蜂拥而至,空头被迫平仓,最终股价可能在数日内暴涨数倍甚至十倍。BYND 当前可能正处于这种局面的早期阶段。@No_Feedback_630 则指出:虽然 WSB 板块在删 BYND 帖子,但交易量已突破 10 亿,这与当年的 GameStop 情景如出一辙。@NoPixel_ 表示:操作 BYND 让他梦回 2021。@hxtimx 更是激动地说:多年了,大机构和空头总在碾压我们,但我们已经觉醒。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时候,等他们平仓时会很难看。与此同时,也有大量对 BYND 的疯狂价格预测 ——4 美元、10 美元、甚至 100 美元不等。虽然当前的热度仍无法与当年 GME 相提并论,但情绪已经逐渐升温。( 来源)
4️⃣ 【长推】TGE 成败的隐形推手:流动性 > 基本面?
导读:选择在流动性充沛的时间窗口 TGE 很重要,重要到无视项目的基本面。
Haotian:选择在流动性充沛的时间窗口 TGE 很重要,重要到无视项目的基本面。比如, Pengu,一个 NFT 社区 MEME 代币,在去年 12 月 17 日流动性非常充沛的时间段上线,但比大部分项目表现都要强,而 BABY、HUMA 这些都是有技术叙事和 VC 阵容背书的项目,在今年四五月份流动性相对枯竭的阶段上线,表现就非常糟糕。比如,去年 11-12 月出现了 Hyperliquid、Movement、Pengu、Morpho 等一批项目扎堆,虽然表现参差不齐,但好在大部分都跑出来了;而,今年 4-5 月又扎堆出现了 Babylon、Initia、Zora、Huma、Sophon,结果因为流动性不足,表现都差强人意。
对的 TGE 时间窗口下,也会出现一些开盘即巅峰的项目。一些项目会趁着市场流动性充沛,散户比较 Fomo 的时间点 TGE,以掩盖自身基本面不足的问题。比如,Movement、Berachain,开盘时 Fomo 情绪爆棚,但最终都以无止境暴跌收场。只能说明,市场流动性红利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反倒会加速一些项目的衰亡。在错误的 TGE 时间窗口下,对于一些基本面扎实,有韧性的项目,反而是价值发现的黄金机会。ZORA 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市场最冷清,流动性最枯竭的时间上线,但最终成为那批项目中唯一的赢家。更早期的 $Virtual 也类似,在最昏暗的时刻上线,却因为出彩的基本面表现,引领一波 Solana AI Agent 热潮,让一批信仰者赢到了最后。
无论强弱退出时间窗口,总能有基本面优秀的项目最终跑出来。比如,Hyperliquid 能够建立起庞大的支持者社区,引领一波 Perp Dex 的叙事热潮, HYPE 价格也爬阶梯式梯级增长; Flock 也是,尽管踩在去年 TRUMP 大肆吸流动性的巅峰点上线, $FLOCK 最低流通市值跌到夸张的 300 多万,但也凭借出色的基本面表现,几乎实现了交易所上架大满贯,让信仰者赢到了最后。(来源)
5️⃣【英文】2025 年加密状态解读:稳定币、机构采纳与人工智能
导读:随着监管环境逐步明朗,一个清晰的路径正在形成,让代币通过手续费产生实际收入。传统金融和金融科技对加密货币的采纳将继续加速;稳定币将升级传统系统,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金融普惠;新的消费产品将吸引下一波加密用户进入链上世界。
a16z:2025年,全球加密市场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标志着行业的广泛进展。加密手机钱包用户的数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比去年增长了20%。加密市场从最初的敌对监管环境到现在的更加支持的环境,技术的加速采纳也在不断推动这一进程,从稳定币到传统金融资产的代币化,再到其他新兴应用场景,这些都将在下一轮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我们自己的分析和更新后的方法论,我们估计目前活跃的加密用户大约有4000万到7000万,比去年增加了大约1000万人。这只是大约7.16亿加密货币持有者的一小部分,比去年增长了16%。同时,大约1.81亿月度活跃地址也在链上活动,比去年减少了18%。在这些统计数据中,持有加密货币但没有进行链上交易的被称为被动持有者,而那些定期进行链上交易的则为活跃用户。这些被动持有者和活跃用户之间的差距,代表着加密建设者可以瞄准的潜在用户群体。虽然这些被动用户已经拥有加密货币,但他们尚未参与到实际的链上交易中。
2025年是加密货币机构化采纳的年份。就在我们在去年发布的《加密报告》中提到稳定币已经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点的五天后,Stripe宣布打算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Bridge,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加速进入加密市场。这场竞争由此展开:传统金融公司也准备推出稳定币产品。几个月后,Circle成功进行了价值十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标志着稳定币发行商的正式登场,成为主流金融机构的一部分。同时,7月,美国两党合作通过了GENIUS法案,为建设者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推进的明确框架。在此之后,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的采纳速度迅速加快。包括花旗集团、富达、摩根大通、万事达、摩根士丹利和Visa等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向消费者提供加密产品,允许用户购买、出售并持有数字资产,与股票、交易所交易产品以及其他传统金融工具并行。同时,像PayPal和Shopify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加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日常交易。不仅仅是直接提供加密产品,像Circle、Robinhood和Stripe等主要金融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开发,或者已经宣布计划开发新的区块链,重点关注支付、现实世界资产以及稳定币等领域。这些举措有可能推动更多支付流动资金上链,促进企业采用,最终打造出一个更大、更快且更具全球化的金融体系。
2025年,稳定币的崛起无疑是加密货币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过去几年中,稳定币主要用于结算投机性的加密交易,而现在,稳定币已经成为全球转账最便捷、最便宜且最快速的方式,几乎可以在一秒钟内以不到一分钱的成本完成交易,几乎覆盖全球任何地方。今年,稳定币更是成为了链上经济的基础设施。稳定币在过去一年完成了46万亿美元的总交易量,比去年增长了106%。尽管与传统的零售支付网络(如Visa)比较,这一数字主要代表的是金融流动,而非直接的消费支付,但它几乎是Visa交易量的三倍,并接近美国自动清算中心(ACH)网络的交易量。从调整后的数字来看——这一调整是为了过滤掉机器人等人为产生的膨胀性活动——稳定币在过去12个月的交易量为9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87%。这一交易量是PayPal吞吐量的五倍多,超过了Visa交易量的一半。稳定币的使用正在加速,其月度调整后交易量在2025年9月创下了历史新高,接近1.25万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与广泛的加密货币交易量并没有明显相关性,这表明稳定币的使用更多集中在非投机性领域,进一步证明了稳定币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当前,稳定币的总供应量已达创纪录的3000亿美元,市场上最大的稳定币 Tether和USDC,已经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原文为英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