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Vitalik 新文:以太坊如何实现对标比特币的简洁化架构/ZK 证明市场的龙头之争:Succinct vs. Boundless/比特币争议提案:OP_RETURN 数据限制,回归自由还是加剧拥堵?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5.7
🔥Berachain 已开放 Boyco 奖励领取通道
🔥花旗银行与瑞士 SDX 联手进军代币化未上市公司股权市场
🔥21Shares 在欧洲交易所推出 Cronos ETP,提供对 CRO 的投资机会
🔥Space and Time 开放空投查询,申领将于 5 月 8 日开放
🔥Treasure Chain 将于 5 月 30 日关闭,用户需提前提取其资产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5.6
1️⃣ 以太坊|Vitalik 新文:以太坊如何实现对标比特币的简洁化架构?
2️⃣ 观点|加密行业的误诊与回归:该回到「钱」的初心
3️⃣ 项目介绍|六大 AI Agent 工具推荐
4️⃣ 研究|ZK 证明市场的龙头之争:Succinct vs. Boundless
5️⃣ 观点|比特币争议提案:OP_RETURN 数据限制,回归自由还是加剧拥堵?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Vitalik 新文:以太坊如何实现对标比特币的简洁化架构?
导读:Vitalik 建议简化以太坊 L1,采用 RISC-V 及 SSZ,隔离历史规则,延续 TinyGrad 简洁代码风格。中文版本由链捕手编译发布。
Vitalik Buterin:保持协议的简洁性为比特币或以太坊成为全球公认的中立基础层提供了关键优势:简洁的协议更易于分析,能够吸引更多参与者投身协议研究、开发及治理工作,同时降低技术垄断风险。简化协议结构显著减少与新基础设施(如客户端、证明器、日志工具及其他开发工具)对接的开发投入。协议的简洁设计有效降低长期维护成本。协议规范及其实现中的严重漏洞风险显著减少,并便于验证系统安全性。减少社会攻击面,组件精简使系统更易于防护特殊利益渗透,提升整体安全性。历史上,以太坊在协议设计上常未能贯彻简洁性原则(部分原因源于本人决策),这直接导致研发成本居高不下、安全隐患频发,以及研发文化的封闭性。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追逐被实践证明无效的短期收益。本文将阐述未来五年以太坊如何实现接近比特币的协议简洁性。
作为替代方案,我近期提出更激进的转型路径:与其对 EVM 进行中等规模(但仍具破坏性)的修改以换取 1.5 倍的性能提升,不如直接过渡到全新且显著更优的虚拟机架构,以实现百倍级的性能跃升。如同合并(The Merge)一样,我们通过减少破坏性变更次数,但提升每次变更的战略价值。具体而言,建议采用 RISC-V 架构或以太坊 ZK 证明程序所使用的虚拟机替代现有 EVM。这一转型将带来:效率革命性提升,在 ZK 证明环境中,智能合约可直接运行于目标架构,无需解释器开销。Succinct 数据显示,在多数场景下性能可提升百倍以上。架构极致简化,RISC-V 规范相较于 EVM 极为精简,其他候选方案(如 Cairo)同样具备简洁特性。继承 EOF 的核心优势,包括代码分段管理、更友好的静态分析支持以及更大的代码容量限制。开发者工具链扩展,Solidity 和 Vyper 可通过新增后端编译支持新架构;若选择 RISC-V,主流语言开发者可直接移植现有代码。预编译合约优化,大部分预编译功能将不再必要,仅保留高优化的椭圆曲线运算(随量子计算发展或将淘汰)。
简洁性在诸多方面与去中心化具有相似性,二者均为实现系统韧性的基础前提。明确将简洁性作为核心价值需要文化层面的转变:其收益往往难以即时显现,而追求复杂功能带来的短期收益却显而易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简洁性的优势将愈发显著 —— 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便是这一观点的有力印证。我提议以太坊协议设计参考 TinyGrad 项目的实践经验,为长期以太坊规范设定明确的代码行数上限目标,力求使以太坊共识关键代码的简洁程度接近比特币水平。具体而言,处理以太坊历史规则的相关代码可继续保留,但必须严格隔离于共识关键路径之外,确保其不对核心共识逻辑产生影响;同时在技术方案选择中应贯彻「优先选择更简单方案」的设计理念,优先封装复杂性而非扩散系统性复杂度,并确保所有设计决策都能提供清晰可验证的特性与保证,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种以简洁性为导向的技术文化。(来源 )
2️⃣ 【英文长推】加密行业的误诊与回归:该回到「钱」的初心
导读:过于强调基础设施创新,往往会忽视真正实现「金融主权」所需的货币基础。这种偏差将会导致技术成就与可持续价值创造之间出现脱节。
Zeus Ω (3, 3):加密叙事经历了多个阶段,但一个始终存在的主题是:承诺打造超越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智能合约平台将自己定位为「新数字经济」的基础,价值将从应用层流回基础设施。这一叙事在「胖协议(Fat Protocol)理论」提出后进一步强化 —— 不同于互联网的 TCP/IP 协议几乎未能捕获价值、而 Facebook 和 Google 等应用公司赚取数十亿美金,区块链协议本身将积累大部分价值。这塑造了一种特定的心智模型:公链的价值来自于它能启用多样化应用,就像苹果的 App Store 或微软 Windows 通过第三方软件创造价值一样。但问题的根源在于:加密行业试图将金融化强加于那些本不需要、也不适合被金融化的领域。
不同于互联网数字化了人类本来就想做的事情(电商、通讯、娱乐),加密行业试图把金融机制引入原本不需要金融机制的活动中。 他们假设从社交媒体到游戏、到身份管理,都能因上链和金融化受益。现实却并非如此:社交类应用引入代币后,未能实现主流 adoption,用户参与大多因领币而非用产品。 游戏类应用遭到传统玩家群体强烈抵制,他们认为金融化 破坏了而非增强了游戏体验身份和声誉系统引入 token 经济后,未能展示比传统方法更有说服力的优势
加密讨论中一个常被忽视的区别是:区块链技术 ≠ 信任最小化(trustlessness)。信任最小化是有成本的 —— 效率、复杂性、资源消耗。只有在特定场景下,这个成本才合理。比如:迪拜用区块链记录不动产,主要为了提高效率和透明度,而不是为了去信任。土地部门依然是可信第三方,只是用区块链替代 Excel。这个区别非常关键,因为它揭示了系统价值实际来源于哪里。现实中,只有少数领域真正需要去信任。从不动产到身份验证、供应链管理,大多数活动本质上都依赖可信机构做现实世界的背书。用区块链做账本≠摆脱信任,只是换了技术。【原文为英文】( 来源 )
3️⃣【英文长推】六大 AI Agent 工具推荐
导读:elizaOS 撰文概述了六款正在开发的 AI 代理与工具,包括 IP 侦察、营销增长、DeFi 收益优化等场景。
elizaOS:1)Steambot Willie:一款专注于知识产权侦查的智能体,覆盖历史、当下及新兴内容。它能够追踪即将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发掘可利用的创意资源,并提出再创作建议。适用于 meme 创作者、游戏开发者及品牌建设者。
2)The Intern:一款社交媒体营销智能体。用户只需设定风格(vibe)、目标账号及目标方向,即可自动执行互动、扩展影响力,并模拟人际网络拓展流程。特别适合希望降低社交成本的独立创作者。
3)ProAgentAI:一款原生代理型收益优化器,由 elizaOS 构建。可直接连接智能合约,自动管理流动性池头寸,提供自动再平衡功能。适合希望参与 DeFi 但不愿频繁手动操作的用户。
4)Data Barista:一款社交匹配智能体。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环境,自动识别互补人群并通过私信实现引荐。以无打扰、无冷启动的方式在后台悄然促成社交连接。
5)Soulmates:一款基于意图驱动的关系匹配智能体。用户可设定希望建立的关系类型(如职业拓展、友谊或恋爱),系统根据场景进行筛选并推荐合适人选,堪称懂情绪的数字丘比特。
6)ElizaOS × Phala:Eliza 智能体运行于 Phala Network 提供的可信执行环境(TEE)中,默认启用隐私保护。支持可组合 AI 模块、可验证执行,确保计算过程数据不泄露,具备高度安全性与可扩展性。【原文为英文】( 来源 )
4️⃣ 【长推】ZK 证明市场的龙头之争:Succinct vs. Boundless
导读:如果你无法想象 zk 通用证明的冰山下的潜在市场有多大,你就无法想象 Succinct 和 Boundless 的潜在天花板有多高。
yyy:zkVM(零知识证明虚拟机)通过为开发者营造一个「看似普通计算环境」的方式,隐藏了底层 zk 证明的复杂性,让开发者不需要手动编写或优化电路,就能生成 zk 证明。这种抽象降低了开发门槛,让 zk 证明的开发像传统编程一样便捷。目前,Succinct 的 SP1 和 Boundless 的 R0VM 都是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 zkVM,同样支持 Rust 语言开发、自动化生成证明,并且都面向通用计算场景。然而,两者在技术路径上存在差异:SP1 基于 Polygon 的 Plonky3 系统,继承了 Plonky2 的成熟技术基础,相当于「站在 Polygon 的肩膀上」;R0VM 则完全由母公司 RISC 自研,在 2024 年 6 月发布 1.0 版本后不断更新,最新版本为 R0VM 2.0。此外,SP1 以「首个 100% 开源 zkVM」为卖点,但实际上 R0VM 在 2024 年 8 月也宣布完全开源。性能方面,业界观点普遍认为 SP1 在哈希密集型任务(如轻客户端验证)中表现更优,而 R0VM 在内存管理上优势突出,更适合通用计算。
ZK 证明市场是 Succinct 和 Boundless 未来商业化的核心场景,目标是将 zk 证明「商品化」成一种可被供需双方自由交易的服务。这个市场可以简单理解为「撮合买卖双方的中介平台」:需求方是需要 zk 证明服务的 B 端用户(如跨链协议、L2 项目等),供给方是运行 GPU 或专用硬件生成证明的服务提供者。在 Succinct 的模式下,网络中的「证明者」需要质押抵押物以获取参与权,通过「证明拍卖」争夺任务。中标证明者向需求方提交 zk 证明,随后获得托管的任务费用作为收益。这一机制确保了资金安全和交易闭环。Boundless 最近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其机制与 Succinct 大体类似,也是通过证明市场撮合需求与供给。不同之处在于,Boundless 倾向于将证明服务集成到自身生态内的链上协议,而 Succinct 更注重跨生态的模块化集成。这种「零知识证明即服务」的商业模式被认为是推动 zk 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在 B 端用户层面,Succinct 和 Boundless 已经形成各自的「阵营」:Succinct 聚焦 Cosmos 生态,通过 IBC Eureka 实现跨链验证,并获得 Polygon、Celestia、Avail 等合作伙伴支持;而 Boundless 则吸引了 Eigenlayer、Union Build、Citrea 等项目站队。这意味着两者在 B 端市场上旗鼓相当,但在 C 端用户(开发者与终端用户)方面,Succinct 明显占据优势,得益于其更早布局的用户增长活动。未来 Boundless 可能会推出积分激励、邀请制度等策略以追赶。文章最后指出,如果无法理解 zk 通用证明的市场规模,就难以看见 Succinct 和 Boundless 的潜在「天花板」。无论目前是否看懂、看好 zk 证明市场,趋势已不可逆转。作者认为,我们最终都会卷入这场「zk 大革命」,而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 来源)
5️⃣ 比特币争议提案:OP_RETURN 数据限制,回归自由还是加剧拥堵?
导读:近期,HashKey 投资研究主管详细梳理了 Bitcoin Core 提案「取消 OP_RETURN 数据限制」的背景与争议,吴说汇总并整合了社区相关人士的观点。
吴说区块链:OP_RETURN 是比特币脚本中的一个操作码(opcode),用于在比特币交易中嵌入少量数据。它允许用户将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但这些输出是不可花费的(provably unspendable),因此不会增加 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集的负担。当前 Bitcoin Core 的默认限制是 OP_RETURN 数据大小为 80 字节,并且通过节点策略(而非共识规则)限制传播大于 83 字节的 OP_RETURN 交易。开发者 Peter Todd 提出了 PR #32359,建议移除这一限制,并同时删除相关配置选项(如 -datacarrier 和 -datacarriersize),相当于也断了节点希望能自主配置的后路,引发了激烈讨论。
Nothing Research 合伙人 @0x_Todd 支持取消 OP_RETURN 的 80 字节数据限制,认为当前限制无效,且移除限制可以带来多项好处,包括回归比特币早期设计、降低网络负担、支持生态发展、增加矿工收入,以及符合自由主义理念。 0x_Todd 认为,移除 80 字节限制并非离经叛道,而是回归中本聪时代的古典设计,符合比特币的原始精神。
HashKey 投资研究主管 jeffrey_hu 倾向于反对取消 OP_RETURN 的 80 字节数据限制。他认为移除限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非交易数据挤占区块空间),同时强调用户自由(保留配置选项)的重要性。他认为支持与反对更多是理念差异,短期内无绝对对错。针对 0x_Todd 的四个论点,他对应展开阐述自己的观点:中本聪时代无限制,但不代表合理。取消限制只是 Bitcoin Core 客户端的提议,而非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决定。移除 80 字节限制对铭文(Inscriptions)的帮助有限。80 字节不够存储大文件(如图片),但足以让 BRC-20 协议写入 JSON 数据(用于发币)。 即使比特币提供强大功能(例如一次性封条、SegWit),总有人会以「最丑陋」的方式在链上发币,取消限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矿工收入影响复杂(可能增加收入,但也可能损害矿池的独家服务优势)。
UTXO Stack 创始人 crypcipherv 支持取消限制,认为与其让人绕过,不如直接开放。提到 ordi 等协议通过多笔交易写入超过 80 字节的数据,移除限制可以减少这种无用功和 UTXO 粉尘。Fiamma 联创 cyimonio 同样也反对,认为一些 Bitcoin L2 项目(如将状态数据存储在比特币上)只是把比特币当作数据可用性(DA)层,意义不大,属花大钱办小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