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 VC 说【09/07 目录】
💬 一、加密 VC 们在谈论些什么?
话题 1:支付区块链 Temp(Paradigm/1kx/Dragonfly/Tangent/Fenbushi/DeFiance Capital/Multicoin Capital/IOSG Ventures)
💡 二、加密 VC 们近期发表什么研究产出?
1️⃣ 市场需要规则,加密货币也不例外(a16z)
2️⃣ 政策转折与市场变革:美国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分析(IOSG Ventures)
3️⃣ 加密 VC 重生指南,为何难以跑赢 BTC?(ArkStream Capital)
4️⃣ DAT 过剩了吗?9 月比特币会怎么走(Grayscale)
📢 三、一级市场重要融资一览(08/25-08/31)
过去一周公开的融资事件共 30 起,融资金额超 4.83 亿美元(DeFi Development Corp/Rain/CIMG Inc./Portal to Bitcoin/M0/AMBTS/OrangeX/aPriori/Everlyn/The Clearing Company/Hemi/Swarm Network/MAGNE.AI/Hyperbot.Network/Metafyed/Multipli/Credit Coop/Suzaku/Trepa/NextGen Digital Platforms/Tazapay/MetaEra/Centrifuge/Panora/Polymarket/Bitway/USD.ai/EdgeX Labs/DeAgentAI/Arcana)
1/ 加密 VC 们在谈论些什么?
话题 1:支付区块链 Tempo
背景:加密风投公司 Paradigm 与支付巨头 Stripe 联合推出支付区块链 Tempo 引发社区关于为何构建 L1 而非以太坊 L2 的争论。
Matt Huang(Paradigm):为什么选择 L1 而不是以太坊 L2?
在 Paradigm,我们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投入了大量资金,无论是在心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将继续帮助它扩展规模,并投资和支持基于以太坊构建的公司。我们也对单排序器 L2 在许多用例(包括交易)中的应用感到非常兴奋。
但是,构建一个全球支付网络需要汇聚成千上万的合作伙伴,而这些合作伙伴可能不信任我们、Stripe 或任何平台。我们认为,对于这些合作伙伴来说,一套去中心化的验证器(用于区块链本身)是必要的,并确保区块链从长远来看保持绝对中立。
从运营角度出发,我们深感迫切需要为即将到来的需求做好准备,并希望减少依赖性——包括对以太坊 L1 层进展速度的依赖。在 Tempo 项目中,我们努力摒弃所有加密货币派系偏见和利益博弈,专注于打造适合加密支付的优质产品。
在技术层面,我们优先考虑快速最终确定性(L2 的最终性通常取决于底层 L1)、多个验证器(而非单个排序器)、自定义交易通道和 Gas 定价等属性。其中一些特性对于 L2 来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可能很复杂、实施缓慢,并且/或者会引入许多外部依赖。Tempo 专注于稳定币,因此原生发行实现的互操作性对我们更为重要,而非 L2 固有的以太坊原生桥接功能。【原文为英文】(来源)
Wei Dai(1kx):Matt 关于 Tempo 为何是 L1 的回应总结如下:支付链所需的产品规格更容易构建为 L1,而不是 L2。
基础设施项目的教训:如果你的目标生态系统项目能够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如何以最佳方式构建其所需的产品规格,那么它们自然会使用你的基础设施/平台。
应用程序的产品规格决定了所需的基础设施。【原文为英文】(来源)
Hasseb(Dragonfly):目前细节还不多,但有几个功能让我印象深刻:
选择性隐私(类似 Arc,选择性屏蔽余额/交易?)
可用任何稳定币支付 Gas
专用支付通道(独立费用市场/区块空间?)
跨稳定币兑换的 Enshrined Curve 平台
最初是联盟链,最终去中心化【原文为英文】(来源)
Peter(1kx):一个本该非常正和的社区,却收获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负和。你可以支持以太坊,希望它成功,同时又能构建一些尚不存在的新事物。【原文为英文】(来源)
Jason Choi(Tangent):一方面,看到真正的产品和世界级的公司拥抱加密货币作为解决方案,真是太棒了!另一方面,加密货币似乎很快就被它原本要颠覆的公司和银行所利用了🤔【原文为英文】(来源)
Yuki(Fenbushi):所有关于 Tempo 的讨论(L1 与 L2、许可与无需许可)都完全偏离了主题。Tempo 的故事并非技术层面的,而是 Stripe 和其他巨头如何利用其分销渠道来全面运营垂直化游戏。这是一场科技巨头的权力博弈,无法仅仅通过架构辩论来证明/说服。【原文为英文】(来源)
Arthur(DeFiance Capital):看来任何顶级加密货币人士的最终目标都是推出自己的 L1?【原文为英文】(来源)
Tushar Jain(Multicoin Capital):L2 终结的开端。【原文为英文】(来源)
Kyle Samani(Multicoin Capital):Arbitrum 和 Base 之间几乎没有网络效应,L2 之间也没有网络效应。共享 DA 毫无意义。【原文为英文】(来源)
Momir(IOSG Ventures):假设 Stripe 向 Paradigm 寻求关于构建区块链的建议:如果 Paradigm 说只需构建一个 L2 并在序列器层引入多个验证器,那么 Stripe 几乎可以在没有 Paradigm 的情况下运行。
Paradigm 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个等式中占据一席之地?只需告诉 Stripe,没有哪个解决方案足够好,他们应该依靠 Paradigm 的专业知识,在未来几年构建一个更复杂的解决方案。这就是 Paradigm 稳操胜券的方法。【原文为英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