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损失超千万美元!UXLINK 安全事件漏洞分析与被盗资金追踪/Perp DEX 新老角逐:Hyperliquid 迎百亿解锁压力,新平台借激励抢流量/你小子又先跑了!盘点 Arthur Hayes 的逃顶记录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9.25
🔥 Vitalik:Fusaka 升级将解决数据可用性问题
🔥 UXLINK:持有合法流通代币的 CEX 及链上用户将获得 1:1 兑换
🔥 Aster CEO:Aster Chain 即将推出且已进入测试阶段
🔥 Solana 生态永续合约 DEX BULK 完成 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6th Man Ventures 与 Robot Ventures 领投
🔥 Cardano 发布新阶段路线图,包含六大更新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9.24
1️⃣ 安全|损失超千万美元!UXLINK 安全事件漏洞分析与被盗资金追踪
2️⃣ 项目介绍|Perp DEX 新老角逐:Hyperliquid 迎百亿解锁压力,新平台借激励抢流量
3️⃣ 项目介绍|450 亿的 FDV,Hyperliquid 估值合理吗?
4️⃣ 项目进展|Circle 领跑,Kraken 待发,解码 2025 加密 IPO 新周期
5️⃣ 数据|你小子又先跑了!盘点 Arthur Hayes 的逃顶记录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损失超千万美元!UXLINK 安全事件漏洞分析与被盗资金追踪
导读:9 月 23 日,UXLINK 因多签钱包私钥泄露受到攻击,攻击者通过铸造 UXLINK 代币,抛售获利超过 1130 万美元。Beosin 安全团队对本次攻击事件进行了漏洞分析和资金追踪。
Beosin:UXLINK 项目合约因私钥泄露,导致攻击者地址被添加为其合约的多签账户并移除原先的其它多签账户,且合约的签名阈值被重置为 1,只需攻击者地址进行签名即可执行合约操作,攻击者实现了对合约的完全控制。随后,攻击者开始增发 UXLINK 代币并卖出进行获利。
攻击者增发了 5 次代币,三个收取代币地址 0xeff9cefdedb2a34b9e9e371bda0bf8db8b7eb9a7、0x2ef43c1d0c88c071d242b6c2d0430e1751607b87、0x78786a967ee948aea1ccd3150f973cf07d9864f3 通过兑币、中转和跨链将 UXLINK 代币兑换为 ETH 和 DAI 储存在 ETH 链地址上。
Beosin 安全团队对本次安全事件中主要资金流向进行了分析:1)ARBITRUM 链:黑客地址为 0x6385eb73fae34bf90ed4c3d4c8afbc957ff4121c。被盗地址是 0xCe82784d2E6C838c9b390A14a79B70d644F615EB。盗取金额约为 904,401 USDT。盗取资金后黑客将 904,401 USDT 兑换成 215.71 ETH 通过跨链将 ETH 转移至以太坊地址 0x6385eb73fae34bf90ed4c3d4c8afbc957ff4121c 上。
2)Ethereum 链:黑客地址为 0x6385eb73fae34bf90ed4c3d4c8afbc957ff4121c。被盗地址是 0x4457d81a97ab6074468da95f4c0c452924267da5、0x8676d208484899f5448ad6e8b19792d21e5dc14f、0x561f7ced7e85c597ad712db4d73e796a4f767654 盗取资金约 25.27ETH、5,564,402.99 USDT、3.7 WBTC、50 万 USDC。盗取资金后黑客将 5,564,402.99 USDT 和 50 万 USDC 兑换成 6,068,370.29 DAI,最后将资金归集到地址 0xac77b44a5f3acc54e3844a609fffd64f182ef931,该地址目前余额:240.99 ETH、6,068,370.29 DAI、3.7 WBTC。(来源 )
2️⃣ Perp DEX 新老角逐:Hyperliquid 迎百亿解锁压力,新平台借激励抢流量
导读:龙头 Hyperliquid 面临天量代币解锁的潜在利空,而 Aster、Lighter 和 edgeX 等新晋竞品则借助激励机制和造富效应迅速吸引用户,重新搅动市场格局。在技术、资本与注意力的多重博弈下,这一赛道的增长空间正在被进一步打开。
PANews:Hyperliquid 的崛起,除了得益于高效的链上交易体验和低成本优势,也离不开其早期通过价格表现撬动用户和资本的策略。这一打法不仅让 Hyperliquid 长期霸屏 Perps DEX 赛道,也让其在链上交易量和用户粘性上遥遥领先,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然而,即将到来的天量代币解锁,已经引发市场担忧。一个多月前,BitMEX 联创 Arthur Hayes 曾在公开场合高调看多 HYPE,称该代币有望实现 126 倍增长,2028 年年化收入或将达到 258 亿美元,而当时 Hyperliquid 的收入预计为 51 亿美元。然而,Hayes 却在 9 月 22 日选择套现全部持仓,理由是 HYPE 即将面临重大解锁压力。尽管如此,他仍坚称 126 倍的机会存在,毕竟 2028 年还很远。
而从日交易额来看,PerpetualPulse 数据显示,过去 24 小时主流 Perp DEX 的总交易额约为 429 亿美元,其中 Hyperliquid 贡献了 152 亿美元,Aster、Lighter 和 edgeX 分别为 86 亿美元、63 亿美元和 59 亿美元。这四家平台累计占比高达 84.1%,进一步印证了市场集中度依然很高,但份额分化正在加速。仅凭交易量难以全面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未平仓合约 / 交易量比(OI/Volume)被认为更能衡量用户活跃度和市场健康度。根据 Dragonfly 管理合伙人 Haseeb Qureshi 统计数据(9 月 22 日)显示,高比例(>100%) 意味着平台拥有大量用户真实持仓、杠杆使用活跃,市场健康度较高,比如 Hyperliquid 比例高达 287%、Jupiter 达 395%;中低比例(10–65%) 说明交易多为短期操作或套利,真实用户活跃度有限,比如 Lighter 和 Orderly 均为 29% 等;极低比例(<20%) 则暗示刷量或激励驱动,缺乏长期留存,如 Aster 为 12%、paradex 为 13% 等。
事实上,这些平台近期交易量和持仓规模阶段性冲高,确实与其激励机制和市场预期高度相关。比如,Aster 受造富效应和二期空投驱动,短期交易量飙升;Lighter、edgeX 等受 Q4 发币预期影响,用户集中刷积分。不过,Perp DEX 的整体市场规模正在迈入新阶段。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3 日,Perp DEX 的日交易量已超 432.1 亿美元,较年初上涨了约 530.7%。总体来看,当前 Perp DEX 竞争的核心是一场围绕注意力与激励的角逐。短期内,空投与发币预期或将继续主导流量争夺,推动周期性的爆发性成交与用户迁移。但真正的关键在于,平台能否将这些短期涌入的流量沉淀为真实留存和长期交易活跃度。( 来源 )
3️⃣ 【长推】450 亿的 FDV,Hyperliquid 估值合理吗?
导读:Hyperliquid 真正的护城河并不纯粹是交易数据本身,HyperEVM 的应用生态才是最大的看点。
Haotian:若视 HL 为 Perp Dex,把它和 dYdX、GMX 等 Perp Dex 的鼻祖先辈们比,估值已经很高了,但若视其为链上 Binance、和其他 L1 诸如 Solana、BNBChain 的估值比,HL 目前的增长空间还会很大。客观来说,虽说 HL 目前在 Perp Dex 的市场份额龙头效应一定会产生溢价估值,但整体链上 DEX 的市场规模容量就这么大,其已经和接近甚至超过巅峰时期的 GMX、 dYdX 等产品,估值已经很高了;
但若预期其为链上币安,恐怕只有看到大幅虹吸传统 CEX 交易所数据指标的时候,才能给出和 BNBChain 等对标的估值吧?显然,现在市场定价其基于两者之间,且更偏向后者一些,但这会导致很大的价值对标错位,尤其是让一些纯粹只是 Perp Dex 的跟风们产生幻觉,都还没搞清楚 HL 的估值到底基于什么,就开始对标估值了。丝毫不管不顾,HL 的技术架构和丰富多元的生态价值,荒谬至极;
Hyperliquid 的 HyperBFT 共识、HyperCore 和 HyperEVM 分层设计,以及重构的链上高频节点内撮合引擎等等,老实说,虽然被诟病中心化但创新性元素确实不少;反观一些跟风者,采用的还都是传统「链下撮合 + 链上结算」技术服务框架,大部分都没脱离原本 L1 和 L2 上那一众 Perp Dex 的应用范畴,甚至只是旧瓶装新酒。凭此就把之前 dYdx、GMX 等按在地上锤打是不是过于草率了?又凭什么和 HL 对标估值?其实,冷静下来看,HL 真正的护城河并不纯粹是交易数据本身,HyperCore 的高频交易撮合引擎是一方面,HyperEVM 的应用生态才是最大的看点,比如:Felix Protocol 基于 HYPE 抵押铸造稳定币,把 $107M 闲置 USDC 利息收益用来回购 HYPE;Liminal Money 提供 16% APY 的 delta 中性收益产品;其他诸如 Kinetiq 构建的质押协议,Hyperlend 构建的 Lending 生态等等,少说已经组合了四五十个生态项目了吧。( 来源)
4️⃣ Circle 领跑,Kraken 待发,解码 2025 加密 IPO 新周期
导读:2025 年加密货币 IPO 浪潮蓄势待发。
Launchy:这波加密企业上市潮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利率趋于稳定、股市表现强劲,投资者对增长资产的渴望让市场情绪高涨。与此同时,加密公司逐渐具备了公开市场所要求的硬指标:有经过审计的收入、逐步改善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对监管的适应能力。比特币在 2024 年的减半更是成为了推手,推动 2025 年 9 月价格突破 11.5 万美元,不仅直接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盈利,也间接带动了市场整体的乐观氛围。历史上,牛市往往与企业扩张和上市潮同步发生,本轮亦不例外。此外,监管环境的转变也起到了关键作用。ETF 的获批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加密行业态度的软化,让股权投资者对该行业的信心明显上升。再加上资产代币化的趋势日益成熟,使得 IPO 的时机几乎显得量身定制。因此,2025 年中后期,交易所、托管平台和金融科技企业纷纷把握窗口期,推动 IPO 计划进入高潮,标志着加密行业与传统资本市场的融合正快速深化。
2025 年已有多家知名加密企业成功上市,成为本轮浪潮的代表案例。Gemini(代码 GEMI)于 9 月 12 日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 28 美元,募资 4.25 亿美元,但股价在短暂冲高后很快跌破发行价,下滑超过 30%,显示市场信心不足。Bullish(代码 BLSH)则在 8 月 13 日于纽交所上市,发行价 37 美元,募资 11.5 亿美元,首日一度暴涨至 118 美元,但最终回落至 50 美元区间。不过,Bullish 的财务表现改善显著,第二季度实现净收入 1.08 亿美元,相较去年亏损实现反转。Figure(代码 FIGR)于 9 月 11 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 25 美元,募资 7.87 亿美元,目前稳定在 40 美元左右,展现出稳健的上涨曲线。Circle(代码 CRCL)是最耀眼的明星,6 月 5 日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 31 美元,募资 11 亿美元,首日股价暴涨 235%,目前仍在 140 美元以上,较发行价翻倍。eToro(代码 ETOR)则在 5 月上市,发行价 52 美元,首日收盘 67 美元,但之后跌至 40 美元区间。整体来看,Circle 无疑是最大赢家,Bullish 次之,Figure 稳步攀升,而 Gemini 和 eToro 则陷入上市后下跌的困境。成绩单表明,投资者对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的敏感度极高,明星项目能赢得资本市场青睐,而缺乏清晰盈利预期的公司则迅速被抛售。
展望未来,加密 IPO 的队列仍在不断扩容。BitGo 和 Grayscale 已提交申请,Uphold 正在权衡 IPO 或出售,OKX 计划在美国重启业务后上市,Kraken 也计划在 2026 年解决 SEC 问题后进入市场。Genesis Digital Assets、FalconX、Bithumb 和 Blockchain.com 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筹备上市。与此同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估值可能偏高、企业盈利仍高度依赖交易周期、法律与合规风险尚未完全消散,而内部人士抛售更可能带来额外压力。真正的考验在于这些公司能否在季度财报中展现持续增长。回顾过去的互联网泡沫和 SPAC 浪潮,市场过热的危险始终存在。但不同的是,如今的加密公司大多拥有实际收入和庞大用户群,具备更多说服力。2025 年的窗口期可能只是开始,托管、经纪与交易所企业已排队候场,Consensys、Ledger、Ripple 等巨头或将跟进。未来甚至可能出现股权与代币相结合的混合发行模式,尽管短期内在美国尚难实现。最终,能否延续 IPO 热潮并让其成为常态,取决于企业能否证明长期可持续性。若成功,加密 IPO 可能会如同代币发行一样普及;若失败,市场窗口或将迅速关闭。( 来源)
5️⃣ 你小子又先跑了!盘点 Arthur Hayes 的逃顶记录
导读:黑哥的话不能信,但黑哥的操作真得学。
PANews:小黑哥 Arthur Hayes 的喊单或许不能信,但他的实际操作却值得散户交易者们认真学习。作为业界最知名的行情预言家,他虽然长期看多,但在该卖时却毫不手软,甚至丝毫不顾及业界大佬的面子,经常出现一边公开爆奶、一边暗中砸盘的情形。Flashbots 战略主管 Hasu 就曾点评称,如果有人把 Arthur Hayes 的长期喊单当真,他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 Hayes 是市场上最纯粹的交易员之一。近期 Hyperliquid(HYPE)的表现便是鲜明案例。8 月 25 日,Hayes 在日本 WebX 演讲时曾爆奶 HYPE,表示该代币仍有 126 倍的潜力。当时 HYPE 价格约为 45.9 美元。没想到不到一个月,9 月 21 日 HYPE 创下历史新高后,Hayes 随即清仓了 9.66 万枚 HYPE,套现约 510 万美元,抛售均价为 52.8 美元,仅比当初喊出 126 倍时上涨了 15%。事后,他的家族投资办公室 Maelstrom 解释称,HYPE 将于 2025 年 11 月起陆续解锁 2.378 亿枚代币,折合约 119 亿美元,月度新增抛压近 5 亿美元,而回购能力只能消化其中约 17%。如此庞大的供应过剩被视为悬在 HYPE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Hayes 本人则轻描淡写开玩笑称,砸盘是为了给豪车付订金,还补充说 126 倍也许还在,但要等到 2028 年。虽然让人咋舌于他的脸皮厚,但不得不承认,他的逃顶动作依旧精准。果然,抛售后 HYPE 跟随大盘迅速下跌,截至发文时已跌至 44.18 美元,甚至低于他最初喊出 126 倍时的价格。
类似 HYPE 的情况并非孤例。在此之前,Hayes 已在 ether.fi(ETHFI)上演过同样的操作。9 月 18 日,他还在与 ETHFI 项目热情互动,盛赞其经济模型能够将价值回流给代币持有者。然而仅仅隔天,韩国交易所 Upbit 宣布上线 ETHFI,价格一度拉升至 1.695 美元,创下半年新高。Hayes 毫不犹豫,当天就抛售了 121.6 万枚 ETHFI,套现约 189 万美元。随后,ETHFI 价格快速回落至 1.2 美元附近,他再次精准逃顶。更经典的案例是 ENA。去年 12 月,ENA 刚完成一轮洗盘并重新站上 1 美元,Hayes 当时曾爆奶 ENA 有望突破 10 美元,但与此同时却通过多家交易所持续抛售。结果 ENA 走势迅速转弱,最低一度跌至 0.22 美元,而他则在底部悄然回补,估计一进一出落袋上千万美元。近期,市场观察到 Hayes 疑似已重建 ENA 仓位,他又开始高频爆奶该币。结合过往经验,不难推测未来若行情异动,投资者应格外小心。通过 ETHFI 和 ENA 这两次操作可以看出,Hayes 对中小市值代币的顶底把握往往十分到位,其喊单与实际动作存在明显反差。他擅长利用自身话语权影响市场情绪,同时灵活兑现收益。这些案例无一不在提醒散户:千万不要盲信大佬的公开言论,真正值得借鉴的,是他对风险与收益的精准拿捏。
虽然 Arthur Hayes 在山寨币上的逃顶战绩令人瞠目,但并非每次都能如愿。尤其是在 ETH 上,他就曾多次翻车。今年 ETH 强势上冲期间,Hayes 曾尝试多次高位出货,但市场用上涨回应,迫使他不得不加价接回仓位。面对这段操作,他甚至调侃说再也不会获利了结,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几乎没人会信,因为他天生就是交易员,止盈止损是骨子里的习惯。近期,他的操作再次成为焦点。9 月 23 日,有链上数据监测到 Hayes 的地址从 Ondo 项目方收到了 2628 万枚 ONDO,市值约 2470 万美元,随后分批转入 Coinbase、Bybit、币安和 OKX 等主流交易所,疑似在进行抛售。虽然 ONDO 当前价格未必处于绝对顶部,但已在相对高位。结合他此前 HYPE、ETHFI、ENA 的操作逻辑,市场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他又一次的见好就收。对于散户而言,ONDO 的风险点就在于一旦大额筹码持续释放,价格波动将被放大。综合来看,Hayes 的策略并非无懈可击,他在 ETH 上的失误说明,即便是顶级交易员,也难以完全驾驭大市值币的走势。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手,他的每一次动作都给散户提供了重要启示:不要被情绪和喊单牵着走,学会观察资金动向和供需逻辑,才是更稳妥的生存之道。(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