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五大上市公司的加密储备盘点:特朗普当选后高位加速入场,Strategy 浮亏超 40 亿美元/Ray Dalio 最新发文:关税只是表象,我们正在目睹「三大秩序」的崩溃/Lens Chain V3:联手 Avail 构建 SocialFi L2?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4.10
🔥Magic Eden 收购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Slingshot
🔥以太坊研究员 Virgil Griffith 已获释
🔥Babylon Genesis Chain 拟于 4 月 10 日 18:00 上线
🔥21Shares 在瑞士证券交易所 SIX 推出 21Shares Dogecoin ETP
🔥Vitalik 设想:若进一步扩展 L1,L2 将负责 hyperscale、排序、不同的虚拟机设计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4.9
1️⃣ 以太坊|Coin Metrics:以太坊及其 L2 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
2️⃣ 比特币|五大上市公司的加密储备盘点:特朗普当选后高位加速入场,Strategy 浮亏超 40 亿美元
3️⃣ 市场|Ray Dalio 最新发文:关税只是表象,我们正在目睹「三大秩序」的崩溃
4️⃣ 技术|深入理解 Solana、Monad 与 Celestia 的区块传播逻辑
5️⃣ 项目进展|Lens Chain V3:联手 Avail 构建 SocialFi L2?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Coin Metrics:以太坊及其 L2 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
导读:随着以太坊模块化路线图的展开,其与 Layer2 的关系将继续成为网络可扩展性和 ETH 长期价值的核心。中文版本由金色财经编译发布。
Coin Metrics:为了超越以太坊 Layer1 的限制(即在区块空间需求上升期间有限的吞吐量和高昂的交易费用),以太坊转向 Layer2 作为支持基础设施,以提高交易容量并推动采用。通过在链下处理交易,L2 帮助以太坊扩展,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同时保持其底层安全性。随着以太坊现在作为一个不断增长的 Optimistic 和 ZK-rollup 集合的结算和数据可用性层,这一策略已经形成。除了 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通用 rollup 之外,Coinbase (Base) 等交易所和索尼 (Soneium) 等公司正在推出自己的 Layer-2,而 MegaETH 等项目正在构建针对特定高性能用例优化的 rollup。
这些 L2 共同显著扩展了以太坊的生态系统。Optimism 的每日交易量为 99 万笔,而 Coinbase 的 Layer-2 Base 的每日交易量单独就增加了 750 万笔,两者目前的区块时间均为 2.5 秒。2024 年 3 月的 Dencun 升级引入了 blobspace,大大降低了 L2 的结算成本,并使交易更加经济实惠。这吸引了大量活动(尤其是低价值交易)从主网转移出去,同时也阻止了它们流向 Solana 或币安智能链等替代的低费用链。USDC 和 cbBTC 等一些资产现在也在 Optimism 和 Base 等 L2 上原生发行,而许多资产正在桥接到 Layer2 上以访问应用程序。这种动态导致许多人质疑 Layer-2 对以太坊是净积极的,还是剥削性的。虽然答案是细致的,但了解 Layer-2 的运作方式、它们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有所帮助。
自从 EIP-4844 引入 blob 交易以来,Layer-2 的结算成本已大幅下降。Blob 提供了一种更高效且可扩展的数据存储形式,平均成本通常低于 1 美元 —— 只有在使用量超过每区块 3 个 blob 的目标容量(这会增加 blob 的基础费用)时才会上涨。blobscriptions 的涌入或 LayerZero 空投等事件的需求激增短暂地推高了 blob 费用。然而,从 11 月到 3 月,blob 一直保持在目标容量,费用上涨是由自然使用驱动的。由于这些低成本,再加上许多 Layer-2 运行着具有单个排序器的 Stage 0 rollup,L2 可以成为一种非常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以 Base 为例,迄今为止用户需求最高的 rollup,从 用户交易费用(包括基础费用和优先费用) 中赚取了约 9800 万美元的总收入,而仅向以太坊基础层支付了约 490 万美元,自 2024 年 3 月 Dencun 升级以来,估计总利润为 9400 万美元(不包括 Base 与 Optimism Collective 的收入分成)。(来源 )
2️⃣ 五大上市公司的加密储备盘点:特朗普当选后高位加速入场,Strategy 浮亏超 40 亿美元
导读:本文盘点了 5 家推出加密储备计划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普遍加大了投资力度。
PANews:自 2024 年 11 月 6 日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以来,Strategy 以平均每枚 94506 美元的价格购入了约近 27.6 万枚 BTC,总计投入成本达 256.79 亿美元。以当前(4 月 8 日)比特币价格 79581 美元计算,Strategy 的这部分比特币持仓目前浮亏约 41.2 亿美元。从这一段时间内 Strategy 的购买策略来看,可以明显观察到其从激进扩张到谨慎观望的策略转变。具体而言,在 2024 年 11 月,比特币价格处于高位阶段,Strategy 大举增持了超过 13.4 万枚比特币。进入 2025 年后,随着比特币价格回调,Strategy 采取了更为谨慎的策略,大幅减少了购买量,进入了观望期。然而,最近 Strategy 表现出重新加码的迹象,在 3 月 31 日的最新投资中投入了近 19.2 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Strategy 在上周并未进一步增持比特币,在市场行情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其仍保持一定的观望态度。
自 2024 年 11 月 6 日后,Metaplanet 通过 11 次增持行为购买了 3188 枚比特币,平均购买价格为 82,001 美元,累计支出超过 2.6 亿美元。以当前(4 月 8 日)比特币价格 79581 美元计算,意味着 Metaplanet 在这段时间内的比特币持仓目前浮亏约 2363 万美元。而自 2024 年 4 月开始储备比特币以来,Metaplanet 累计花费超 3.6 亿美元购买了 4206 枚 BTC,这表明其在特朗普当选之后明显加大了比特币的储备力度。然而,以比特币整体 86,500 美元的购买均价计算,Metaplanet 当前仍浮亏约为 2909 万美元。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Semler Scientific 显著加大了比特币的持有力度,累计增持 2134 枚 BTC,占其当前公开持仓总量(3192 BTC)的 66.8%,总投入成本接近 2.1 亿美元。然而,其比特币的购置策略显示出明显的 高位接盘”特征:相比之前 69682 美元的均价,这一期间的买入均价高达 96508 美元。以当前比特币价格 79581 美元计算,公司账面浮亏已超过 3612 万美元。从股价表现来看,Semler Scientific 的股价在此期间经历了一波短暂冲高,最高触及 74.7 美元,涨幅一度达到 86.3%。然而,随后股价回落,所有涨幅被抹平,未能维持住此前的强势表现。
SOL Strategies 在特朗普当选后累计投入 2,940 万美元,购入了超过 12.8 万枚 SOL,占其总持仓量(26.7 万枚 SOL)的 47.9%。然而,其购入时机多集中在价格高位。例如,2025 年 2 月 3 日,SOL Strategies 宣布购入 40,300 枚比特币,成本为 246 美元;而 2025 年 1 月 27 日购入 19,100 枚比特币,成本却高达 365 美元。这种高位买入策略导致 SOL Strategies 的平均买入价达到约 235 美元。以当前 108 美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其账面浮亏已超过 1628 万美元。尽管如此,SOL Strategies 将其持有的超 26.5 万枚 SOL 用于质押,通过质押奖励有效缓解了部分损失。
日本上市公司 Remixpoint 从 2024 年开始将加密资产列入战略储备,涵盖 BTC、ETH、SOL 和 XRP 等,其中 BTC 为其主要购买资产。自去年 11 月 6 日后,Remixpoint 显著加快了 BTC 的增持节奏,累计投入超 4600 万美元购入 483 枚 BTC,占其总持仓(616 枚 BTC)的 78.4%。从投资策略来看,Remixpoint 采取高频、小额的购买方式,每次购入数量控制在数十枚 BTC,单次最高不超过 56.3 枚。然而,Remixpoint 的 BTC 购买均价较高,达到 96807 美元。以目前比特币价格 79581 美元计算,其购入的 483 枚 BTC 浮亏已超 832 万美元。若以整体持仓均价约 86,000 美元估算,Remixpoint 的浮亏则收窄至约 395 万美元。( 来源 )
3️⃣ Ray Dalio 最新发文:关税只是表象,我们正在目睹「三大秩序」的崩溃
导读:我们正目睹一个典型的重大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崩溃。
Ray Dalio:此刻,人们理所应当地将大量注意力集中在已经宣布的关税及其对市场和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上,但却几乎没有人关注导致这些关税出台的根本原因以及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更重大破坏。别误会,我并不是说这些关税不重要 —— 它们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件,我们也都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促使这些关税出台的关键人物,但多数人忽略了那些导致他当选总统并促成这些关税出台的根本背景。他们也大多忽视了那些推动一切的、更为重要的力量,包括推动关税出台的力量。我们现在要时刻记住的,更大也更重要的事实是:我们正目睹一个典型的重大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崩溃。这种崩溃一般一生只会经历一次,但在历史上却曾多次发生,每当类似不可持续的状况出现时,这种崩溃就会到来。
更具体地说:
1)货币 / 经济秩序正在崩溃,因为现有债务太多,新增债务的速度太快,而资本市场和经济依赖于这种不可持续的巨额债务支撑。这种债务之所以不可持续,是因为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 一方面是欠债人(例如美国)债务负担沉重,却还不断举债来满足其过度消费,因为它们对债务上瘾;另一方面是债权人(如中国)已经持有过多债务资产,并依赖向这些欠债国家(如美国)出口商品以维持本国经济。巨大压力要求对这些失衡状况进行某种形式的纠正,而这种纠正将以重大的方式改变货币秩序。
2)美国国内政治秩序正在崩溃,原因在于美国人民之间在教育水平、机会、生产力、收入与财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 再加上现有政治体制无力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局面体现在左右两派民粹主义者之间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上,争夺对事务的掌控权。这导致民主制度的瓦解,因为民主制度需要妥协与遵守法治,而历史表明在当前类似的时期,这两者都会瓦解。
3)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正在崩溃,因为由一个主导强权(美国)主导并制定秩序、其他国家遵循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曾主导的多边合作型世界秩序正在被「实力至上」的单边主义所取代。在这个新秩序中,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正在转向「美国优先」的单边路线。这一点已通过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地缘政治冲突、科技战,乃至某些情况下的军事冲突表现出来。
4)自然灾害(干旱、洪水和疫情)正在带来日益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5)科技变革(如人工智能)也将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对货币 / 债务 / 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国际秩序(通过对国家间经济和军事互动的影响)以及应对自然灾害成本等方面。( 来源 )
4️⃣ 【英文长推】深入理解 Solana、Monad 与 Celestia 的区块传播逻辑
导读:Solana 的 Turbine、Monad 的 RaptorCast 及 Celestia 的 Vacuum,谁的区块传播速度最快?
shivamadan.eth:Solana 在数据传播方面采用了高度优化的双阶段流程:准备阶段(Preparation)和传播阶段(Dissemination)。在准备阶段,Solana 使用了名为 Gulfstream 的机制,并结合 swQOS(stake-weighted Quality of Service)实现高性能的事务分发。与以太坊等系统拥有的全球 mempool 不同,Solana 的每个 leader 节点维护的是本地 mempool。这种本地化设计消除了多跳 gossip 带来的拥堵开销,显著提高了交易吞吐量。DApp 将交易提交到 RPC 节点,RPC 节点再单跳将交易通过 Gulfstream 转发给即将出块的 leader,由于 leader 排期是预先已知的,任意验证者都能将交易精准路由至下一轮的领导者。在传播阶段,Solana 使用 Turbine 引擎进行块数据传播。Turbine 机制将整个区块打包成多个碎片(shreds),每个最多约 1280 字节,并通过类树形结构分发至整个网络。具体来说,leader 首先将 shreds 发送给根节点,根节点再根据 stake 权重组织其他验证者分层分发。高 stake 节点优先收到碎片,继而转发给下一层。当前 fanout 参数设置为 200,大多数验证者只需 2-3 跳即可获取完整区块数据。Turbine 同时采用了擦除编码(Erasure Coding)技术,即使部分 shreds 丢失,只要获得一定数量,也可恢复整块数据。这一机制支持流水线式验证与投票,在 leader 出块的同时提高整个网络的响应速度。
Monad 的数据传播设计深受 Solana 启发,也分为准备和传播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Monad 不依赖全球 mempool,而是由各验证者维护本地 mempool,并将交易定向发送给未来三位 leader 节点的本地存储池中。每个 epoch 初确定一次 leader 排序,RPC 节点可根据此计划将交易精准路由。如此设计在保证高效带宽利用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易被纳入区块的速度。在传播阶段,Monad 使用名为 RaptorCast 的机制。这一机制与 Turbine 相似,但结构更为扁平化。具体来说,RaptorCast 仅需 2 个跳数完成数据分发,采用 NxN 的广播机制(N 为验证者总数)。首先,leader 将区块擦除编码为若干小碎片,然后将这些碎片一次性分发至所有验证者,每个节点根据其 stake 权重接收不同数量的数据块;随后,所有验证者将收到的碎片再次广播给所有其他验证者。这种机制确保了网络中 99% 的节点能在 2 跳内完成整个区块的数据获取。其最大传播延迟不超过最长单跳的 2 倍,大幅缩短了区块传播周期。
Celestia 的数据传播架构被称为 Vacuum!,与 Solana 和 Monad 的推送式(push-based)方法不同,它采用懒加载的拉取式(pull-based)模型,在延迟与吞吐之间做出了更偏向后者的权衡。其准备阶段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预通告(Pre-announcement):在区块生产前,验证者通过 gossip 网络传播称为 VAC(Validator Availability Certificate)的结构,声明验证者 X 拥有交易 Y,并将在 H 高度之前保持可用。VAC 本质上是一种承诺,避免了交易全量传播造成的带宽浪费,仅传播高优先级交易的承诺信息。第二部分是数据检索:当节点检测到其尚未持有的 VAC 时,会基于容量和优先级等标准决定是否发起 WantBlob 请求,主动拉取数据。这种按需拉取机制与 VAC 的 gossip 联动,允许数据在网络中仅流转一次。传播阶段开始时,leader 仅需广播一个精简区块(compact block),其中包含交易承诺、bitmap 和元数据映射等信息。多数节点通过 VAC 提前获取了数据,因此仅需进行完整性验证与必要数据填补。若个别低优先级交易尚未同步,节点可立即请求并快速完成数据恢复。整体来看,Vacuum! 实现了近乎理论最大吞吐的数据同步效率,区块大小与总数据传输量接近 1:1。虽然增加了一跳延迟,但由于请求与响应管线化执行,该设计依然具有极高的效率,尤其适用于地理分布广泛的大规模网络环境。【原文为英文】( 来源)
5️⃣ 【英文长推】Lens Chain V3:联手 Avail 构建 SocialFi L2?
导读:当一个社交应用在通用链上达到逃逸速度时,它就会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并带着 125GB 的社交历史一同迁移。这正是 Lens Chain 通过推出一个 SocialFi L2 所做的事情。
Stacy Muur:Lens Chain V3 是一条专为 Web3 社交网络设计的高扩展性二层链,它采用一套定制化的技术栈,旨在为 SocialFi 应用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该链基于 zkSync 弹性链实现高速交易执行,同时以 Avail 作为 DA(数据可用性)层,保障链上信息的抗审查性与持久性,原生 Gas 代币则为 GHO。此外,为了降低用户门槛,Lens Chain 还通过 Family 技术实现了无钱包登录体验。Avail 的引入被视为核心突破 —— 相比以太坊的 blobspace,Avail 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成本低 90%,并支持区块空间从 4MB 向 128MB、1GB 乃至 10GB 扩展,具备极强的水平扩展能力。同时,Avail 还提供约 40 秒的快速终局性,未来目标缩短至 250 毫秒,并采用点对点 DAS 技术,支持轻客户端的信任最小化数据同步。模块化设计方面,Avail 兼容 zkSync、Validium、Optimistic Rollup 等主流扩容方案,为未来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灵活扩展的可能性。这些特性都使得 Lens 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强性能,承载大规模社交数据需求,并构建一个真正去中心化、开放可组合的 Web3 社交图谱。
与其他应用不同,SocialFi 的基础设施要求极为严苛。这是因为社交网络天然会产生海量链上数据:包括用户个人资料、发帖、关注关系、评论、点赞、转发等,每一条数据都需具备可用性、安全性与持久性。为此,Lens 需要一个支持水平扩展的数据可用性层,能在数据需求爆炸式增长时持续提升区块空间而不牺牲安全性或去中心化。目前,市场上唯一满足这一条件的便是 Avail DA。为了实现链上迁移,Lens 团队将其在 Polygon 上的 Lens V2 数据全部导入新链,涉及 125GB 数据量,涵盖超 66 万个用户档案、2800 万关注关系、1600 万条内容(如帖子、评论、引用)、以及 5000 万次互动行为。这些历史数据的顺利迁移不仅验证了 Avail DA 层的强大承载能力,也为后续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链上社交生态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 Lens Chain V3 正式启动,链上所有互动将与 Avail DA 直接挂钩,每一笔点赞、关注、发布内容行为都会触发数据可用性存储与分发请求,形成可持续、高增长的网络使用场景。
Lens 由 Aave 创始人 Stani Kulechov 发起,目前已获得超过 4600 万美元融资,展现出其在 Web3 社交赛道中的领导地位。Lens 目前尚未发行原生代币,但其生态已具备完整架构与大量早期用户,包括 Orb.club(去中心化社交平台)、Hey.xyz(链上身份平台)、Tape.xyz(创作者变现工具)、Soclly(职业社交协议)等。这些应用均构建在 Avail DA 层之上,意味着用户每一次互动行为都在为 Avail 的 DA 网络带来数据需求并产生费用收入。2024 年 3 月,Arbitrum 在以太坊主网上为 blobspace 支付了高达 782 万美元的 DA 成本,而使用 Avail 的情况下,这一成本将降低至十分之一。Lens 与 Avail 的绑定不仅是技术上的协同,也是经济模型上的深度融合。用户可通过质押 $AVAIL 提升未来可能的 Lens 空投权重,而随着 Lens 链正式上线,创作者将获得 NFT、代币、订阅等直接变现路径,开发者则能借助模块化组件快速构建社交产品,最终推动 SocialFi 向真正可持续的价值网络进化。这场社交主权革命,正在从基础设施开始起飞。【原文为英文】(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