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市场展望:近期值得关注的代币一览/Solayer 即将推出 SVM 原生跨链桥,有何不同之处/LDO 单周大涨 60%+,ETH 系「太子」终于要价值发现了?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8.12
🔥 SatLayer:SlayDrop 检查器已上线,将于 8 月 12 日开放空投认领
🔥 路透社:Bullish 拟扩大 IPO 规模将目标估值上调至 48.2 亿美元
🔥 Thumzup 拟进行 5000 万美元上市发行,净收益用于积累加密货币和采矿设备
🔥 Heritage Distillery 完成 2.2 亿美元私募融资,将建立 IP 代币储备
🔥 SharpLink 完成 4 亿美元定向增发并持有近 60 万枚 ETH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8.11
1️⃣ 市场|市场展望:近期值得关注的代币一览
2️⃣ 项目进展|Solayer 即将推出 SVM 原生跨链桥,有何不同之处?
3️⃣ 对比分析|COIN vs HOOD:1600 亿美元的较量
4️⃣ 项目介绍|LDO 单周大涨 60%+,ETH 系「太子」终于要价值发现了?
5️⃣ 项目介绍|Solana Meme 平台竞争动态:Pumpfun 与 LetsBonk 市场表现分析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长推】市场展望:近期值得关注的代币一览
导读:聊聊最近自己持有山寨币的心路历程吧。
雨中狂睡:首先是 ZORA,它是占我总仓位比例最大的一个山寨币。破 0.1 之后跌了将近 50%,我仓位一动未动,持有 ZORA 是真的看好 Coinbase 操盘(AERO Mode)和 ZORA 飞轮(VIRTUAL Mode)。跌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焦虑和痛苦的,但我坚持了下来,现在似乎已经看到曙光。ZORA 现在的走法就是疯狂向下插针,但价格在不断地向上抬升,我个人是比较 bullish 这种 pa 的。它会给人一种,主力在疯狂洗盘的感觉。等 K 线加速,就是 ZORA 的短期高点,到时候我会出一点仓位。
我另外的两个选择是 RFL 和 B3 。虽然 B3 目前还没有与 base app 集成,但我觉得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所以 bet on it。B3 现在的小游戏和 Anyspend 都与 base app 所要营造的 vibe 十分适配。至于 MAMO 及 BNKR 感觉上了 Coinbase 还要洗一阵儿,随时关注着,再说呗。对 IKA 的期望就是走一个 DEEP Mode。从这段时间的走法来看,我觉得概率很大,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才会搞事(行情这么好,估摸着快了)。我 IKA 仓位也不大,就存在 SuiLend 里了,140% apy 还可以,存了这么些天,利息就已经有一千多刀,还是非常可观的。
我觉得 DOLO 是最好的 WLFI ticker。具体挑选过程如突破所述。而且从 pa 来看, DOLO 走势最强,一直在 ATH,我觉得继续持有(叙事 + 趋势)也没啥大毛病。总的来说,我的持仓有些 ticker 走得还行,ZORA IKA DOLO 还行,B3 有点墨迹,会让我错失一些机会成本。RFL 走得不太稳。当然也错过了给 $BIO $ENA 等山寨上仓位的机会。(来源 )
2️⃣ 【长推】Solayer 即将推出 SVM 原生跨链桥,有何不同之处?
导读:老实说,这在跨链桥连续被黑且万链互通的大背景下,谈跨链桥总会让人有眉头一紧的感觉。
Haotian:不同于传统跨链桥依赖多签或者中继节点,Solayer 采用了 SVM 原生的 proof-based 机制。简单来说,它直接在 Solana 虚拟机层面生成资产转移的密码学证明,而不是依赖外部验证者的诚实假设。具体而言:它采用了无数据库架构 + 纯 PDA(Program Derived Address)逻辑。传统跨链桥通常需要维护一个中心化数据库来记录跨链状态,这就成了黑客的重点攻击目标。而 PDA 是 Solana 特有的确定性地址派成机制,所有状态都直接存在链上,通过程序逻辑推导而来。打个比方,这就像把保险箱的密码从纸上记录改成了数学公式推导 —— 即使黑客拿到了部分信息,没有完整的链上状态也无法作恶。
Solayer 引入了守护者(Guardians)机制,采用无状态操作 —— 守护者不对历史状态做任何假设。更关键的是,它设置了实例桥接上限(instance bridge cap limit),即使出现安全问题也能控制损失范围。针对此,Fuzzland 团队对整个系统做了形式化验证,相当于用数学方法证明代码逻辑的正确性,而不是仅仅依赖测试。配合链上重放保护、24/7 的异常监控和实时警报,至少在理论层面构建了多重防护。
Solayer 支持 Cross-Chain Calls 和可组合 Hooks 功能。通过 Hooks,开发者可以在交易后自动触发套利、清算等链上操作。如果这种可组合性能与跨链功能结合,确实会打开很多新玩法。当然也并非没有挑战,无需白名单这个设计确实降低了门槛,理论上任何代币都能桥接,这无疑带来了安全挑战和监管风险,同时 Wormhole 这些老牌跨链桥在 Solana 生态已经深耕很久,Solayer 要抢市场份额并不容易。技术创新是有了,但跨链桥这个赛道,最终还是要用真金白银来验证安全性。( 来源 )
3️⃣ COIN vs HOOD:1600 亿美元的较量
导读: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问题:如何让加密货币普及大众。
Thejaswini MA:Robinhood 与 Coinbase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而是在同一批用户上做不同实验。Robinhood 看到金融痛点,提出「如果修复所有烦人的部分呢?」提供零佣金、15 种加密货币交易,以及简单的界面,让用户无需懂金融也能买股票。他们的理念是用户不必理解香肠是怎么做的就能享受结果。Coinbase 则走另一条路,试图用区块链技术重构整个金融系统,收费更高,但提供 260 多种加密货币及深度接触加密生态的机会。Coinbase 押注所有资产类别最终会链上化,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加密金融基础设施。两家公司 2021 年几乎同时上市,市值均约 800 亿美元,都瞄准手机优先的年轻投资者,却为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而设计。Robinhood 近期加速加密布局,包括推出自有 Layer-2 网络 Robinhood Chain、Token 化股票、加密质押、收购 Bitstamp,并计划在欧洲推加密永续合约,打造与股票交易体验无缝融合的加密基础设施。其低费用模式与订单流支付机制让交易近乎免费。但 Coinbase 提供真正的加密所有权和链上操作能力,适合深度参与者。
Q2 财报显示两家公司呈现不同状态。Robinhood 收入同比增 45% 至 9.89 亿美元,加密收入暴增 98% 至 1.6 亿美元,占比从 10% 升至 16%,尽管整体市场平稳,仍实现活跃账户增长和管理资产翻倍,收购 Bitstamp 也带来 70 亿美元交易量。其 2790 亿美元资产、138 亿净存款及 200 万 Gold 订阅者体现客户黏性。Coinbase 总收入环比降 26% 至 15 亿美元,交易收入下滑 39%,财报日股价跌 16%。但其仍实现 14 亿美元净收入和 3300 万美元调整后净利,核心成本下降,USDC 业务收入 3.32 亿美元,托管资产创 2457 亿美元新高。Coinbase 是 80% 以上美国 BTC/ETH ETF 的主要托管方,管理逾 1100 亿美元 ETF 资产,并为 PayPal、摩根大通等提供支付与稳定币基础设施。其 Base Layer-2 网络与永续期货、去中心化交易深度整合,构建多元化加密服务帝国。
Coinbase 面向机构用户,凭托管、流动性、合规牌照建立壁垒;Robinhood 面向年轻零售,复制迪士尼的先锁定心智,再收割财富模式 —— 半数用户为千禧一代,四分之一为 Z 世代,投资起步年龄比传统平台更低。Robinhood 通过首次小额卖单锁定用户情感,并以 Gold 订阅捆绑储蓄、信用卡、退休金等服务,旨在迎接未来 20 年 84–124 万亿美元的财富转移。两家公司市值相近,但 Robinhood 年内涨幅 135% 远超 Coinbase 的 30%。分析师认为 Robinhood 在加密收入增长、Token 化股票推进上表现更强,而 Coinbase 的高费率模式受零售交易下滑影响。尽管如此,Coinbase 在机构领域的信任与布局是 Robinhood 无法替代的。未来它们将并行存在,分别满足主流金融与加密基础设施需求,代表着两种关于金钱未来的理论:Robinhood 追求简洁、隐形化的金融体验,Coinbase 构建可信赖的底层架构。( 来源 )
4️⃣ LDO 单周大涨 60%+,ETH 系「太子」终于要价值发现了?
导读:宏观层面,SEC 已明确流动性质押不涉及证券;微观层面,LDO 回购计划终于要摆上桌面了。
Odaily:流动性质押赛道龙头 Lido(LDO)近期价格明显走强。OKX 行情显示,截至 8 月 11 日 10:00,LDO 报 1.52 USDT,24 小时涨幅 14.21%,过去一周涨幅高达 64.5%。作为以太坊生态中规模最大的流动性质押协议,Lido 曾长期稳居链上总锁仓价值(TVL)榜首,虽近期被借 USDe 资产循环贷模式迅速壮大的 Aave 超越,但依旧在以太坊生态拥有极高话语权。LDO 上涨逻辑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宏观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8 月 6 日发布《Statement on Certain Liquid Staking Activities》,明确协议质押相关的流动性质押活动不构成证券发行,除非存入资产属于投资合同或受其约束。这意味着参与者无需向 SEC 注册或申请豁免,等于在监管上为此类项目松绑。2024 年 6 月,SEC 曾认定 Lido、Rocket Pool 属证券,导致 LDO 当日大跌超 10% 并长期低迷。如今新一届 SEC 政策转向,有助于消除监管阴云。同时,贝莱德已申请在其现货以太坊 ETF 中引入质押机制,虽然仍待审批,但在新态度下获批概率较高,Lido 作为以太坊质押市场份额近 25% 的龙头,有望因质押型 ETF 推进而受益。
在宏观利好之外,短期内直接推动 LDO 价格的因素是回购计划的提出。8 月 7 日,Lido 社区成员 Kuzmich 在治理论坛提交《LDO 回购计划》草案,指出 Lido 财库持有约 1.45 亿美元的流动性资产(1700 万 USDC、1190 万 USDT、1220 DAI、28640 stETH),但这些资金未产生收益。草案建议按财库余额动态执行回购,以改善资金利用、提振价格并重建市场信心。初步方案为:当财库流动性资产超 8500 万美元时,70% 用于回购、30% 留作运营;资产在 5000–8500 万美元间时,比例降为 50%/50%;低于 5000 万美元则暂停回购,直至恢复至阈值。该计划拟在 8 月 7–14 日收集反馈,8 月 14 日的代币持有人电话会议上讨论,8 月 15–24 日修订后,8 月 25 日提交 Snapshot 投票。虽然部分成员质疑回购只是短期刺激,但多数反对集中在细节,如回购后是否销毁、执行方式不够明确等。考虑到草案仍处早期阶段,且 LDO 近期罕见强势上涨,乐观预期该提案或经修改后将获较大规模社区支持。
LDO 一直被视作 ETH 系 Beta 资产之一,但长期表现不佳。在 AAVE 借回购热潮冲上 300 美元、ENA 凭业务飞轮和财库计划暴涨、PENDLE 因 Boros 打开新叙事空间之际,LDO 即便有质押型 ETF 预期,也迟迟未形成明显价格驱动。这种疲软让其在市场热度面前显得落后。如今在宏观政策松绑与微观回购预期的双重刺激下,LDO 价格出现趋势性扭转迹象。虽然要判断这是否是价值发现的开始仍为时尚早,但至少显示出市场信心回暖的苗头。Lido 在以太坊质押市场的占有率、协议积累的资金实力及治理上的灵活调整能力,使其具备在新周期中获得资金追捧的基础。如果质押 ETF 获批叠加回购计划落地,LDO 可能在下一阶段迎来更明确的上涨逻辑。不过,能否延续上涨仍需观察市场对其基本面改善的认可度以及提案执行的实际效果。( 来源)
5️⃣ 【英文长推】Solana Meme 平台竞争动态:Pumpfun 与 LetsBonk 市场表现分析
导读:LetsBonk.fun 于 2025 年 4 月上线,并在 7 月中旬迅速在日活跃度上超越 Pumpfun,日均代币发行量最高达到 2.8 万枚,而 Pumpfun 当时仅为 3500 枚。不过,近期 Pumpfun 出现反转,在 24 小时内创建超过 1.5 万枚代币,重新超越了竞争对手。
Castle Capital:自 2025 年 4 月 LetsBonk.fun 上线以来,这个基于 Solana $BONK 代币的 Meme 币发行平台迅速崛起,并在 7 月中旬的日活跃度、代币发行量等关键指标上超越老牌对手 Pumpfun。当时,LetsBonk 日均发行量高达 2.8 万枚代币,而 Pumpfun 仅 3500 枚;日交易量(1.79 亿美元对 5200 万美元)和 30 天手续费收入(1451 万美元对 2329 万美元)也形成压倒性优势。LetsBonk 主打社区优先理念,推出治理代币,并向代币创建者分成 1% 交易手续费(远高于 Pumpfun 后来跟进的 0.05%)。其手续费分配模式也具吸引力:50% 回购销毁 BONK、8% 用于储备等,形成正向激励。相比之下,Pumpfun 在 7 月 12 日的 $PUMP 代币 ICO 虽募集 5 亿美元,但因社区不满其圈钱印象,代币上市即腰斩超 50%,被迫启动数百万美元回购以稳价。然而近期形势出现反转:Pumpfun 在 8 月初 24 小时内创建超 1.5 万枚代币,重新超越对手。为扭转颓势,Pumpfun 自 5 月起已开始向创作者分成 0.05% 手续费,以激励长期运营并减少秒跑路行为。
Group Coins 功能旨在为 Meme 币市场引入结构与信任,减少一人团队诈骗(rug pull),并通过团队化、社区驱动的方式延长项目生命周期。这一更新包括多开发者联合发币、项目金库多签管理,以及发行排名与竞赛等互动机制。该功能与 Pumpfun 近期的其他动作(手续费分成、$PUMP 代币发行)形成组合拳,试图重新争夺流失至 LetsBonk 的创作者和交易者。社区普遍认为,此举直面早期批评 —— 从官方只收割不回馈转向与创作者共享收益,并暗示未来可能对 $PUMP 持有人分红。多签机制被视为增强信任的信号,可过滤掉短期骗钱团队,吸引更大资金入场。一些交易者在 X 上称,这将吸引更多真正的团队进入 Meme 币市场。消息公布前后,$PUMP 价格上涨 15%,8 月 5 日还有鲸鱼斥资 330 万美元买入并加杠杆,押注新功能带来人气与交易量回升。
短期来看,Group Coins 有望缩小 Pumpfun 与 BONKBot 的差距,尤其是在日发行量已重新领先的情况下。团队化发币若能落地,将可能吸引网红联盟、开发者合作、DAO 社区等在 Pumpfun 平台集体推出 Meme 币,既保持其历史上的高数量优势,又引入质量筛选机制。这或将提升 Pumpfun 平台代币的平均存续期与活跃交易量,吸引此前因跑路风险而观望的大资金回流,并逐步改变其快进快出赌场形象。但 BONKBot 并未停步,它依托 $BONK 社区基础与持续创新能力,仍在用户信任和品牌忠诚度上占优。未来 BONKBot 可能通过发币、加大奖励等方式反击。若 Pumpfun 在 $PUMP 代币权益、创作者分成等方面继续优化,叠加 Group Coins 成功案例,市场份额有望在未来数周提升至 50% 以上。目前 8 月 $PUMP 累计涨幅超 30%,显示部分交易者押注其反弹。【原文为英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