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ChainFeeds PRO # 84。本次内容将包含 Paradigm 团队推出 EVM 开发工具包 Foundry v1.0,以及每周更新内容:比特币协议进展、以太坊治理相关、最新研究和进展,和最新论文。
重点
Announcing: Foundry v1.0.
Paradigm 团队推出EVM 开发工具包 Foundry v1.0 新版本。Foundry v1.0 的特点:
代码编译速度较市场同类工具提升 5.2 倍。
模糊测试与覆盖率检测效率提高 40%,特别针对复杂的状态不变性测试,全新设计的收缩算法使失败案例回溯速度提升达 1000 倍。
开发者体验革新中新增交易调用栈可视化追踪功能,可逐层解析 Uniswap V4 级别复杂交易路径,结合实时测试进度仪表盘和火焰图分析工具,让智能合约执行细节与燃气消耗一目了然。
提前集成 2025 年 Pectra 硬分叉的 EIP-7702 账户抽象协议,开发者可通过 --evm-version prague 参数模拟支持交易捆绑、燃料代付等功能,同时率先适配下一代 Fusaka 升级的 EOF 合约容器格式。
引入 12 项新型「作弊码」(测试工具函数)——包括燃气快照比对、符号执行工具链对接、多链钱包派生系统,以及能自动记录存储状态差异的调试指令,大幅强化安全审计能力。
比特币协议进展
Bitcoin Optech Newsletter #341
概率性支付(probabilistic payments)的技术讨论:各方围绕 OP_RAND 方案是否可替代闪电网络中因强制关闭导致资金损失的修剪 HTLC(哈希时间锁定合约)展开讨论。Dave Harding 认为 OP_RAND 方案可以作为替代方案,解决闪电网络中因强制关闭导致资金损失的问题,但 Anthony Towns 认为该方案无法与现有协议的角色设定匹配(比如谁负责锁定资金、谁负责时间戳管理等),仍需修改。
闪电网络临时锚点脚本的攻防权衡:Matt Morehouse 担心 P2A 输出会受到第三方费用干扰。Anthony Towns 指出针对方干扰更危险,因为他们可能窃取资金,而第三方干扰仅会增加费用,且无法获利。Greg Sanders 建议从概率角度看,如果抗干扰成本仅为 10%,而第三方干扰最多提高费用 50%,那么频繁干扰的可能性较低。
孤儿交易驱逐(orphan evictions)事件分析:开发者 0xB10C 统计发现其节点单日驱逐超千万笔孤儿交易,超 99% 驱逐交易与 Runestone 协议的染色币(NFT)铸造相关,表现为同一交易被反复广播→随机驱逐→再次广播,形成循环滥用,暴露部分链上应用对交易中继机制的过度消耗。
BIP 流程更新提案进展:Mark Murch Erhardt 提交的比特币改进提案(BIP)流程修订版已获编号 BIP3,进入最终审查,新流程旨在提升提案透明度与协作效率,预计不久后正式生效。
以太坊
研究和进展
Optimistic rollups, the challenge period and strong censorship attacks
l2beat 研究员 donnoh 讨论了 Optimistic Rollup 的挑战期长度是否合理,核心问题是如何防止以太坊主网遭遇 51% 或强审查攻击时,恶意方利用审查阻止用户提交欺诈证明,从而盗取资金。目前 L2BEAT 规定挑战期至少 7 天,原因在于如果以太坊主网受到攻击,社区需要 1 天检测问题,5 天协调并执行硬分叉,1 天确保挑战流程顺利进行。如果社区愿意接受 Optimistic Rollups 在强审查攻击下不如 ZK Rollup 安全,只需应对软审查攻击(如区块构建者的审查),那么挑战期可能可以缩短到 4.5 天或更低。未来,如果以太坊引入更强的抗审查机制(如 FOCIL),挑战期可能会缩短,但现阶段 7 天仍是最安全的下限。
Improving DAS performance with GossipSub Batch Publishing
Bruno Kessler Foundation 研究员 cskiraly 提出在 GossipSub 协议引入批量发布(Batch Publishing)的概念,以优化消息的传播效率。在传统的 GossipSub 实现中,当多个消息被发布时,通常是顺序发送的,如果网络带宽有限,传播速度会明显变慢。而批量发布技术,明确告知协议栈一组消息属于同一个批次,然后采用简单的交错发布策略,优先发送每个消息的首个副本到不同对等节点,确保所有分片快速扩散到网络,避免单一节点因接收多个重复副本而成为带宽瓶颈,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 P2P 网络的带宽,加速消息的传播,并通过模拟验证了其有效性。
Privax: Building Cross-chain Privacy
Mike-Privax 介绍了一种新的区块链隐私保护解决方案。核心是将 ZK 协议与内部账本和 R-Bridge 结合,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隐私保护系统。内部账本(基于钱包的技术)可以在用户设备上安全存储敏感数据,并且在本地进行计算,只有计算后的证明会被发送到区块链;之后 R-Bridge 连接内部账本与外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集,把内部账本的状态证明传递到外部区块链上,且通过 ZK 证明保证合规性,比如 KYC 或年龄验证等,而无需暴露用户的私人信息。
可编程密码学
Why Is Everyone in Ethereum Talking About TEEs?
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Jason Chaskin 探讨了 TEE 在以太坊及其相关基础设施中的应用:
在 MEV 中,TEE 通过提供隐私保护和防止恶意操控交易顺序,提升了公平性。它们通过加密和隔离交易数据,确保区块构建者无法篡改交易内容,同时允许多个参与者公平地提取 MEV。此外,TEE 允许多个构建者可以安全地共享订单流,从而避免了 MEV 的垄断。
在 Rollup 中,TEE 主要用于增强交易的隐私性和安全性,通过加密和隔离交易数据,防止 Sequencers 操控交易顺序。基于 TEE 的 Rollup-Boost 侧车系统使得 Rollup 在保持与现有框架兼容的同时,能提供更快的确认时间和更高的可编程性。TEE 还支持私密内存池和可信执行,确保交易处理的透明与公正,避免单一构建者的垄断控制。
在跨链桥中,TEE 通过提供额外的验证层,防止交易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泄露。这种加密验证机制避免单一证明者失败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TEE 还能够支持与 zk-SNARK 结合使用,为桥接系统提供冗余验证层,在其中一个验证系统发生问题时,另一个系统可以继续确保状态的正确性。此外,TEE 提供的硬件级隔离和防篡改功能降低了单点故障的风险,增强了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
MEV 相关
The MEV Letter #74
Flashbots 团队推出垂直于 MEV 研究领域的 Newsletter,以下是一些重点摘录:
文章《Unichain Mainnet is Here — A New Home for DeFi 》宣布推出 Unichain 主网,其特点包括更低交易费用、更快的交易速度,旨在实现无缝互操作性并保持去中心化特性。
文章《Optimal Routing in the Presence of Hooks: Three Case Studies》通过研究 Uniswap v4 的 Hooks 机制,分析了恒定函数做市商(CFMM)网络中交易执行的最优路径策略。
文章《The Road Towards an Encrypted Mempool On Ethereum》阐述了以太坊交易加密的核心目标、技术挑战与长期愿景,并提出在以太坊 L1 上实现阈值加密内存池(Threshold Encrypted Mempool)的可行路线图。
文章《Futures of Ethereum II: Improving Censorship Resistance》分析了当前区块构建者市场的中心化问题,并提出通过 FOCIL、BRAID 及 BuilderNet 等方案提升去中心化与抗审查性。
文章《Bringing Interoperability to Arbitrum and Ethereum》阐述其通过意图驱动型互操作性(Intent-Driven Interoperability),在 EVM 兼容链网络中实现无缝跨链交互的路线图。
文章《How To Fix Ethereum’s Fragmentation Problem》分析了 Layer2 碎片化的挑战,并提出通过 ERC-7683 协议标准化跨链意图(Cross-Chain Intents)以实现生态统一。
视频《Bankless: Unichain is Live! What This Means For The Future of DeFi》邀请 Uniswap 创始人 Hayden Adams 探讨 Unichain 主网发布的意义,以及其如何通过架构设计提升 DeFi 的可扩展性与效率。
视频《Based and Native Rollups》邀请 Layer2 团队与基础设施服务商,共同探讨 Rollup 扩容方案、扩展性优化及生态协作的未来方向。
视频《The Rollup: Pre-Confs, Native Rollups, and Based Ethereum Designs》邀请 Ceciliaz_、Kubi Mensah 与 jeffy xcx 深入探讨 Native Rollups 架构、Based Rollups 及交易预确认机制(Preconfirmations)。
视频《VM Wars: The Great Ethereum Debate: Leadership, L2s, and the Future of ETH 》邀请 Gnosis 联合创始人 Martin Köppelmann 解析以太坊现状、Native Rollups 技术路径及跨链互操作性挑战。
📑论文
Serial Scammers and Attack of the Clones: How Scammers Coordinate Multiple Rug Pulls on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作者来自:RMIT University、UNSW Canberra
作者主要探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常见的「Rug Pull」诈骗现象,识别出三种典型的诈骗模式:星型模式、链型模式和主要资金流模式,并提出了「诈骗集群」这一概念,指的是通过直接的 ETH/BNB 转账或相同诈骗池连接的诈骗地址,这些集群中的诈骗代币合约高度相似,而不同集群之间则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引入了一种新的集群感知利润公式,对单个诈骗池和集群的利润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利润计算公式在Uniswap 和 Pancakeswap 上分别高估了 32% 和 24% 的利润,尤其在考虑洗盘交易者的作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