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从 Polymarket 到 Kalshi:预测市场不同路径设计逻辑分析/Solana「喊单王」上线,多年「盟友」Multicoin 押注 DAT/120 亿美元的虚假繁荣?Figure 与 DefiLlama 的「RWA 数据造假」之争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9.16
🔥 Robinhood 计划推出新基金并上线纽约证券交易所
🔥 美 SEC 与 Gemini 就 Gemini Earn 项目多年诉讼达成原则性和解
🔥 MetaMask:稳定币 mUSD 正式上线
🔥 PayPal 将比特币、以太坊和 PYUSD 整合至新 P2P 支付流程
🔥 以太坊基金会成立人工智能团队「dAI」,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 AI 生态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9.15
1️⃣ 项目介绍|从 Polymarket 到 Kalshi:预测市场不同路径设计逻辑分析
2️⃣ DAT|Solana「喊单王」上线,多年「盟友」Multicoin 押注 DAT
3️⃣ 项目介绍|注意力市场的新前线:Pump 直播如何催生百万美元故事
4️⃣ 观点|120 亿美元的虚假繁荣?Figure 与 DefiLlama 的「RWA 数据造假」之争
5️⃣ 项目介绍|做多 Pump,做空人性,在 8B 市值上为 Pump.fun 大儒辨经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长推】从 Polymarket 到 Kalshi:预测市场不同路径设计逻辑分析
导读:在一端,是像 Kalshi 这样的中心化平台,它们优先考虑监管合规和深度的机构流动性;而在另一端,则是完全链上的协议,利用加密经济学激励和治理机制,实现抗审查与无需信任。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平台,则展现出兼顾双方优势的能力:它们利用链下撮合的速度,同时保留链上结算的安全性。
baheet:预测市场的概念早在区块链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但真正走向主流是随着 Polymarket 的出现。自 2020 年上线以来,Polymarket 将链上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与便捷用户体验结合,吸引了大量交易量,尤其在美国大选等重大事件中脱颖而出,成为分散式预测市场潜力的最佳证明,也推动了新一轮竞争与创新。不同平台在设计上差异巨大,最核心的首先是「结果裁决机制」(Outcome Resolution)。预测市场必须解决如何验证并结算市场结果的问题,平台通常采取三种方式:依赖外部预言机、人工裁决或算法自动化。以 Polymarket 为例,它采用 UMA 提供的乐观预言机进行仲裁与争议解决;Myriad 和 Limitless 依托 Chainlink 或 Pyth 等价格预言机来处理价格市场;OpinionLabs 也在尝试使用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来完成结果获取。另一类是人工裁决,比如 Kalshi 在 CFTC 监管下设有专门团队审查市场结果,Augur 则采用社区报告员机制,XO Market 甚至设计了 AI 与人工陪审团结合的混合仲裁模式。最后是自动化算法流派,如 Kalshi 基于官方指定的数据源自动结算,Polymarket 与 Limitless 也使用集成预言机数据实现快速结算。自动化强调效率,人工审查强调灵活性与合规,而混合方式则试图平衡速度与可信度。
除了结果裁决,预测市场的「流动性模型」同样关键。流动性影响用户能否顺畅进出市场,以及价格能否真实反映群体预期。流动性不足会导致价格剧烈波动,降低市场有效性。主流模式分为三类:自动做市商(AMM)、订单簿(CLOB)以及庄家模式。AMM 借助算法为交易池持续提供流动性,例如 LMSR(对数市场评分规则)就是典型机制,能确保新市场立即具备交易深度,Augur 与 Myriad 均采用变种 AMM。订单簿模式则更接近传统交易所,如 Polymarket 从 AMM 转为订单簿后,允许用户挂单买卖「结果份额」,实现更高效的价格发现,Limitless 也采用 CLOB 来支撑社交化预测市场。庄家模式由平台或中心化实体作为对手盘,提供赔率并承担风险,DivvyBet 就是典型的「去中心化庄家」。此外,混合模式逐渐流行,例如 Kalshi 在订单簿基础上引入内部交易团队与专业做市商,确保深度流动性。这几种模式各有优劣:AMM 适合启动初期,但价格精度有限;订单簿效率高,但需足够用户参与;庄家模式提供稳定流动性,但风险集中。新项目通常在早期选择 AMM 启动,后续再向订单簿或混合模式过渡,以平衡资本效率与流动性深度。
预测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事件创建机制」。平台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平台主导(中心化)、用户生成(完全去中心化)、社区审核(混合模式)。Kalshi 与 PredictIt 属于平台策展模式,由团队筛选并上线符合监管要求的市场;Augur 与 XO Market 则允许任何用户创建市场,体现完全去中心化,但需要额外的治理机制来防止垃圾市场;Polymarket 则采取社区建议与官方审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合规,也引入一定的开放性。不同机制决定了市场的丰富度与风险水平。除此之外,市场类型本身也多样:最常见的是二元市场(Yes/No),如「候选人 A 是否当选」;其次是多结果市场,例如世界杯冠军预测,多个选项同时存在;还有标量市场(Scalar),允许预测数值区间,如「比特币在某日期的价格」,根据接近程度线性支付。这类市场通常需要精确的数据源来结算,代表项目如 Trepa,强调精度而非二元化。总体来看,预测市场的设计体现了不同平台对「效率 — 去中心化 — 合规」三者的权衡。Polymarket、Kalshi、Limitless 等的差异不仅在于技术选择,也在于他们想要服务的用户群体与目标市场。未来,预测市场很可能继续沿着混合化、精细化的方向演进,既满足监管要求,也保留开放式创新的活力。【原文为英文】(来源 )
2️⃣ Solana「喊单王」上线,多年「盟友」Multicoin 押注 DAT
导读:随着华尔街将目光投向 Solana,一批 DAT(加密财库公司)选手正在陆续进场,而刚出任 SOL 财库公司 Forward 董事长的 Multicoin Capital 联合创始人 Kyle Samani,有可能成为 Solana DAT 的代言人吗?
PANews:近期,SOL 的市场看涨声音不断,币价逼近历史新高,而全球最大规模的 Solana 财库也正在成型。不久前,全球设计公司 Forward Industries 宣布进行 16.5 亿美元私募,以启动 Solana 的财务战略。这场资本聚集的背后,站着重量级投资方 Galaxy Digital、Jump Crypto 和 Multicoin Capital,这些主要投资方承诺投资额超过 1 亿美元,以及多家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的参与。作为 Solana 的核心多头,随着 DAT 成为新周期的重要叙事,Samani 不仅通过 Multicoin 参与了对 Forward Industries 的联合领投,还以个人身份追加 2500 万美元投资,并出任董事长。在外界质疑加密财库可持续性的背景下,他以真金白银表达了对 Solana 财库的信心。
Multicoin 是 Solana 的早期支持者。公开资料显示,从 2018 年至 2021 年,Multicoin 连续参与了 Solana 的三轮融资,包括 2018 年 5 月的种子轮、2019 年 7 月的 A 轮,以及 2021 年 3.14 亿美元的融资。其中,2018 年 5 月,Solana Labs 以每枚 0.04 美元的价格出售了 7925 万枚代币,Multicoin 正是主要买家之一,由此收获了超 5000 倍的回报。在 Solana 市场规模从零发展到千亿美元的过程中,Multicoin 不仅陆续公开发表多篇 Solana 投资论点为其造势,还深度参与 Solana 生态建设,陆续投资了 io.net、Pyth、Jito、Render、StepN 等数十个 Solana 重要项目。Multicoin 也奶量十足,每次投资后,还会发表文章阐述,为什么投资该项目,为项目进行叙事升华和包装。值得一提的是,从近期投资布局来看,Multicoin 明显降低了投资频率。今年上半年,Multicoin 已公开的投资项目仅 6 个,远低于去年周期的投资规模。而今年 6 月以来,Multicoin 尚未公布新的投资动向。
深耕 Solana 生态多年的 Multicoin 无疑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也自称有能力为 Forward Industries 探索额外策略。Forward Industries 将处于独特位置,可通过投资方网络在 Solana 生态中获取折扣及锁定的 SOL,这一网络自 2018 年种子轮以来就已建立。除了传统的链上活动,如质押和 DeFi 参与外,Forward Industries 还可能利用传统金融机构与 DeFi 平台之间的资金成本差异进行套利。该策略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并与不同交易对手进行灵活操作。此外,借助投资方资历、公司国库规模及与 Solana 生态的紧密关系,Forward Industries 可以与主要 Solana 协议和应用达成交易,提高流动性。Multicoin 更表示,其将以增加每股 SOL 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定制策略和积极管理国库资产。( 来源 )
3️⃣ 【英文长推】注意力市场的新前线:Pump 直播如何催生百万美元故事
导读:注意力自始至终就是金钱。Pump 只是把它变得可流动化了。创作者通过持续的节目和真诚的叙事,交易者则通过对社交与链上信号的严格解读。
hitesh.eth:在传统直播平台上,创作者的收益路径通常非常漫长。无论是 YouTube、Twitch 还是 Kick,大多数收入都来自广告、会员订阅或品牌赞助,平台会抽取一部分分成,支付节奏也往往滞后。再加上平台推荐算法的不均衡,只有头部创作者才可能获得稳定收益。而在 Pump 上,逻辑被彻底简化:观众的注意力直接转化为交易量,交易量立刻反馈为创作者费用,并且观众本身也因持有代币而与创作者的势能绑定。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激励结构,观众既是消费者又是推广者,甚至是投资人。举例来说,有位知名的主播,把自己赚取的创作者费用返还给小主播,同时发行了与自己直播绑定的代币,这个币一度涨到 2200 万市值。这样的模式让代币价格成为注意力的公开记分板,创作者只要在直播中设计分润、抽奖、任务,就等于运行一场实时的、链上的忠诚度计划。与传统平台相比,这种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创作者和观众的利益捆绑得更紧,也让单个爆款时刻能更快兑现为经济价值。
在 Pump 上,一个新的玩法是将网络热点与代币化绑定,把片段直接变成资产。比如 bagwork 这个项目,本来只是一个标题,但因知名网红 Bradley 在直播时掌掴主播的片段在社交媒体上疯传,从而吸引了大批钱包涌入、带动代币交易量,短短两天创作者就赚取了 15 万美元。这就是新元游戏的典型:捕捉无法忽视的瞬间,将注意力迅速导入链上资产,再循环为创作者费用和更多内容生产。同样,还有以公益为主的案例,如 feed the people (FTP) 项目,创作者把直播收益用于捐赠食物与庇护所。观众不仅看到直播内容,还能在链上透明追踪资金流向,从而转化为信任,信任催生社区,社区支撑长期性,最终又回馈为创作者的持续费用。相比传统平台只能依赖观众打赏或第三方合作,这种因果驱动流把共情转化为可量化行动,观众不再只是看客,而是参与并见证了善意的循环。可见,Pump 不仅奖励那些会制造话题的主播,也给那些用直播去驱动社会价值的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筹资与凝聚手段。
根据统计,Twitch 上每月约有 730 万人开播,但其中 90% 以上无法获得可观收入,甚至很多头部主播也常抱怨收入不成比例,因为他们依赖会员、礼物、广告和品牌合作,收益不稳定且被平台抽成严重。相比之下,Pump 通过链上即时结算,让小主播也能在 时刻爆发 时迅速兑现价值。比如 bagwork 团队,两位 19 岁新人,48 小时内从无名小卒到坐私人飞机看拳赛,同时赚取 10 万美元创作者费用。这种巨大反差,足以触发大规模迁移。迁移逻辑很简单:一旦中腰部创作者开始公开展示自己在 Pump 的链上收入远超 Twitch,整个群体就会注意到。创作者跟随收益迁移,观众跟随创作者迁移,流动性也随之而来。更重要的是,Pump 相对去中心化,减少了平台单方面更改政策、封禁或拖延提现的风险,尽管带来波动性与个人责任,但很多人更愿意接受这种透明度和掌控感。未来,Pump 有可能重演 NFT 给艺术家带来的剧变:从 OpenSea 解放静态艺术,到 Pump 解放实时内容。对于过去在传统平台上默默坚持却难以变现的长期主播来说,Pump 或许就是他们实现追溯性变现的窗口,把多年积累的作品与社群一次性兑现为资本与认可。【原文为英文】( 来源 )
4️⃣ 120 亿美元的虚假繁荣?Figure 与 DefiLlama 的「RWA 数据造假」之争
导读:一场围绕 RWA 透明度和数据标准的对峙,揭开更大的遮羞布。
Ethan:9 月 10 日,Figure 联合创始人 Mike Cagney 在 X 平台高调宣布,其房屋净值信贷产品(HELOCs)已成功登陆 CoinGecko,但同时指责 DefiLlama 拒绝展示 Figure 在 Provenance 链上的 130 亿美元 TVL。他直指 DefiLlama 的「审查逻辑」存在问题,甚至称对方以「X 粉丝数不足」为由否决其上榜。这一说法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仅一小时后,Provenance Blockchain CEO Anthony Moro 便在同帖下表态,对 DefiLlama 表现出强烈不信任;紧接着,Figure 的 Mike Cagney 又补充称理解集成新 L1 的开发成本,但强调 DefiLlama 与 CoinGecko 从未索要过费用或代币,以澄清付费上榜的暗示。9 月 12 日,Artemis 联合创始人 Jon Ma 也公开抛出橄榄枝。在这一阶段,围观舆论一度明显偏向 Figure,许多人将矛头指向 DefiLlama 的「中立性与可信度」。然而,9 月 13 日,DefiLlama 联合创始人 0xngmi 发布长文《The Problem in RWA Metrics》,系统披露尽调发现并提出四点质疑,舆论风向由此急转。ZachXBT 等意见领袖转发声援,强调「这些指标并非 100% 可在链上验证」,DefiLlama 的立场逐渐获得更广泛支持。
在《The Problem in RWA Metrics》长文中,0xngmi 公布了 DefiLlama 团队针对 Figure 的尽职调查结果,列出多个异常点。第一,链上资产规模与宣称严重不符。Figure 声称其链上 RWA 规模达到 120 亿美元,但实际可验证的资产仅约 500 万美元 BTC 与 400 万美元 ETH,且 BTC 24 小时成交量只有 2000 美元。第二,稳定币供给不足。Figure 发行的稳定币 YLDS 总量仅 2000 万美元,远不足以支撑数十亿美元规模。第三,可疑的资产转账模式。多数 RWA 转账并非由实际持有人发起,而是通过其他账户操作,许多地址几乎无交互,疑似数据库映射。第四,缺乏链上支付痕迹。Figure 的贷款业务几乎完全依赖法币,链上难以找到还款或支付记录。0xngmi 总结道:「我们不确定 Figure 的 120 亿美元资产规模究竟如何形成,大多数持有人似乎并没有用自己的密钥转移资产,这更像是内部数据库的链上镜像。」这些结论直接击穿了 Figure 早前的宣称,成为风向反转的关键证据。
随着风波扩散,社区舆论逐渐一边倒地支持 DefiLlama。ZachXBT 直言 Figure 的行为是「公然施压」,并指出其指标无法完全链上验证。Coinbase 董事成员 Conor Grogan 则批评部分机构在争议尚未厘清时就受 Figure 游说而质问 DefiLlama,质疑这些机构的独立核实能力。另一位行业人士 Ian Kane 提出可在 TVL 之外增加活跃 TVL 指标,以区分真实流动与停滞锁仓。与此同时,ZachXBT 还揭露 Mike Cagney 转发疑似 AI 自动生成的「声援评论」,加剧了外界对 Figure 操作舆论的反感。总体而言,这场风波暴露了 RWA 赛道的核心矛盾:链上原教旨主义与链下映射逻辑的冲突。DefiLlama 坚持只统计可验证资产,Figure 模式则更多依赖传统金融系统,链上仅是数据回显。所谓的 120 亿美元 TVL,如果无法链上验证,等同于零。在以透明度与可验证性为根基的加密行业中,任何绕过链上验证、用数据库数字冒充链上资产的尝试,最终都会损害市场信任。这场风波或许只是开始,未来 RWA 协议更多涌入时,统一的链上验证标准将成为行业必须直面的议题。( 来源)
5️⃣ 做多 Pump,做空人性,在 8B 市值上为 Pump.fun 大儒辨经
导读:Pump 最对的是他早于任何人理解了这一代年轻人是「PVP 世代」。
加密韋馱|Crypto V:预售 + 27+45 滚仓抄底,中间多单打损再上再打损再上,顶着大额亏损现货不怕,$Pump 是我两年大仓位持仓经验最痛苦的币。如今终于处处自有大儒辨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类,我早就说过了这种话就不说了。在我看来,巫师提出的 Pump 直播博弈问题、以及简中绝大多数关于 Pump 的模式、护城河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对 Pump 受众理解的问题。Pump 最对的是他早于任何人理解了这一代年轻人是 PVP 世代,Pump 是基于 PVP 世代价值观而导致的大众传媒,等同于 Truth Social 和 Bluesky。直播币的博弈与其他币没有不同,站在赛道和生态角度理解,Pump 一定要做直播币的原因是必须从交易平台抢夺 Taker 流量。我 Pump maxi 的根本原因是深谙人性的黑暗,和世界走向混沌的必然。任何盘子,真正决定性的是受众。Pump 最大的护城河是他的受众,也就是在开源镰刀 23 我说的 PVP 一代,出生在 05 后的一代人。以往我们说的护城河:流动性、技术、合规门槛等,谈论这些的前提是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经济活动中的个体是自利的,能够理性地权衡利弊,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TC 挖矿博弈、DeFi、代币经济模型等,都是以此为前提。当然实践中不可能人人都理性。而理性的传承是制度性的,只要经济参与者中的话语权影响力的掌握者是理性的,那么这些模型就基本仍然成立。
问题就在这里: PVP 世代是成长于社交媒体话语权下的第一代人。这一代人的特征是:幼年时代不像我们这一代,经历过温饱的挣扎,衣食无忧。社交媒体等非理性放大器对于他们的影响远大于理性教育。绝大多数国家的这一代,从未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体验过全局性的经济增长,反而是因为技术替代、产业转移,导致的就业机会锐减。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的认知方式就是非理性的,基于标签而非理性分析。并且其中最聪明的人,从事零和行业的比例大大提高,包括金融、房产、娱乐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本质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出来装在自己口袋里,是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如果不信,你可以看看过去 10 年,中国最赚钱的企业是不是都在转金融,大量高学历人员都在做直播、当网红。美国的青年是不是大多数都左倾,考虑的不是右派那样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的做蛋糕,而是 social justice warrior 这种分蛋糕。零和,在上一代人看来是割韭菜;而对这一世代,是新常态。因此用以往的普世道德、价值观逻辑去评判他们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对生存问题无感,对于成就的理解是我有多少 follower,我怎么 go viral,而不是像父辈一样,怎样去建立一个 business。甚至他们唾弃父辈的价值观。行为上,这一代人专业性差但行动力强,深知如何有目的性的哗众取宠,厌恶被评判哪怕是一丝一毫,且对于获取反馈的时间容忍度极低,无法忍受延迟满足。
Pump 的核心护城河。Pump 能成功主要是理解 PVP 世代的诉求:没有道德评判,超及时反馈刺激,低门槛。其中后两样是通过产品特性解决的,按照很多人说法,是没有护城河的。所以 Pump 的核心,在塑造了一种不拘泥传统道德评判的价值观,只要你赢了、拉到了注意力,你就是成功。Pump 绝不会像别的项目一样假惺惺的跟你说社区第一、长期价值、团队有格局等等。即使你像 $Quant 小孩哥或者说 $HANDS 没手哥那样 rug 了,官方和社区各个账号只会把你当成新 meme 剪进视频。整个 Pump 是没有维权这回事的。还有各种新闻币、政治币(甚至是所谓死人币),在其他平台甚至 Twitter 本身可能都会被和谐,更不可能变现。但是在 Pump Fun,都可以。PVP 世代的 dev 也好战壕也好,讨厌被抢跑被 Rug,但是更讨厌被说教,被人说自己参与的东西就是骗局,就是割韭菜。对于 PVP 世代的 incel 们来说,战壕事战壕了,但是在价值观上被否定就是强烈的厌恶。不管你喜不喜欢,价值观是大众传媒的底座。就好比右派用户厌恶在 Jack Dorsey 时代的 Twitter 被限制言论,就有了 Truth Social;左派用户厌恶马斯克之后的 X 是 Farcist Rhetorics 于是去了 Bluesky。人因自己的价值观倾向选择属于自己的回音壁。PVP 世代觉得传统的社交平台不适合自己,于是选择了 Pump Fun。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懂这个,可能是因为出生理解出生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