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Glassnode:当前市场卖方风险急剧下降意味着什么?/链抽象:加密生态的十亿级用户从这里来/Binance Research 2024 年回顾与展望:比特币与 L1 领域的核心趋势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24
🔥Pump.fun 联创澄清未创建 ALON 代币,但接手 TG 群组并支付费用
🔥 SEC 撤销加密资产保管义务指南和加密会计政策 SAB 121,要求全面披露相关风险
🔥 Vitalik:大规模政治代币已经超越界限,它们是无限制政治贿赂的工具
🔥 Yzi Labs 成立:Ella Zhang 回归,CZ 将其转型为家族办公室
🔥 特朗普签署加密行政令,设立数字资产工作组并探索建立国家数字资产储备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23
1️⃣ 市场|Binance Research 2024 年回顾与展望:比特币与 L1 领域的核心趋势
2️⃣ 研究|DeSci 将如何重定义科学创新与医疗研究的未来?
3️⃣ 数据|Glassnode:当前市场卖方风险急剧下降意味着什么?
4️⃣ L2|解构以太坊下一代 L2 技术:Booster Rollups
5️⃣ 研究|链抽象:加密生态的十亿级用户从这里来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长推】Binance Research 2024 年回顾与展望:比特币与 L1 领域的核心趋势
导读:加密市场在 1996 年增长了 2024%。Binance Research 撰写的报告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并对 2024 年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此外,还概述了预计将在 2025 年塑造该行业的主要趋势。
Binance Research:在 2024 年,以太坊在市值、交易量和 DeFi TVL 等指标上领先于其他 alt-L1s,而日常交易量和活跃地址等活动指标则被 Solana 主导,Solana 还提供了最低的平均交易费用。2024 年以太坊的重要故事包括 Dencun 升级对网络费用的影响、L2s 的持续增长,以及美国现货 ETH ETF 的推出。展望未来,Pectra 升级(影响以太坊的共识层和执行层)、更多 dApp 启动自己链的潜力(例如 Unichain),以及在并行追求多个领域时的优先级难题是关键问题。Solana 今年表现强劲。从基本面来看,网络增长达到了新的历史高点,并且在许多关键类别中超过了以太坊,从 DEX 交易量到费用等。 从叙事角度来看,Solana 继续处于 memecoin 等关键话题的前沿。
Memecoin 在 2024 年通过 pumpfun 的增长,成为 Solana 的关键费用驱动因素,帮助其收入大幅增长。其他关注领域包括 DePIN、Solana L2s(即网络扩展)以及 Solana 虚拟机堆栈。2025 年,我们将关注 Firedancer(Solana 即将推出的新客户端)、稳定币的增长(Solana 上仍然缺乏稳定币),以及更多创新的用例和 dApp(由于最近开发者对该链的浓厚兴趣)。
BNB Chain 在 2024 年结束时成为领先的 L1,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通过一个 BNB 多链战略实现网络整合,通过 opBNB 引领的可扩展性进展,以及 BNB Greenfield 下的数据存储增长。 BNB Chain DeFi TVL 增长了超过 58%,唯一地址数增加约 18%,达到了 4.86 亿。平均交易费用保持较低水平,日均交易量约为 400 万,表明具有高吞吐能力。opBNB 是 BNB Chain 的 EVM 兼容型乐观 rollup L2 解决方案,2024 年达到了 470 万的日活跃用户(DAU),并且每天处理的交易量平均为 710 万笔。展望未来,他们的目标是超过 1 万 TPS,并将费用减少 10 倍。BNB Greenfield(他们的去中心化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自 2023 年上线以来持续增长。自主网以来,BNB Greenfield 已经看到大约 18.6 TB 的存储量和 1760 万次交易,涉及大约 106,000 个地址。【原文为英文】( 来源 )
2️⃣ 【英文】DeSci 将如何重定义科学创新与医疗研究的未来?
导读:DeSci 是一种新的范式,承诺在更强大的基础上重建科学研究。当前的 DeSci 项目聚焦于改善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健康,其中药物研发成为首要突破点。
Decentralised.Co:去中心化科学的关键特性:1)数据与基础设施,传统模式中数据是私有的、碎片化的,通常难以获取。而 DeSci 模式中,平台聚合并民主化数据访问,创造透明协作的基础。例如 yesnoerror 使用 AI 检查已发表论文中的数学错误,提升研究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2)科学研究,在传统的科学研究模式中,研究通常发生在封闭的学术或公司实验室内,受到资助优先级和知识产权担忧的限制。而在去中心化科学(DeSci)模式中,DAO 直接资助早期研究,使科学家能够跳过传统机构的繁文缛节,探索前沿的想法。例如,VitaDAO 已筹集数百万美元资助抗衰老研究,支持细胞老化和药物发现等项目。
3)在市场与共享方面,传统模式依赖研究人员通过出版商和会议分享成果,而 DeSci 通过去中心化市场将研究者与全球范围的资助者和工具连接起来,Bio Protocol 提供的平台让研究人员创建 BioDAO,并为生物技术资产提供持续资助和代币化知识产权的流动市场。4)在实验与验证方面,传统模式中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费用高昂,且失败往往被隐藏,透明度低;DeSci 则去中心化这些试验,全球参与者通过代币资助并参与实验,Pump Science 利用弧形曲线众筹长寿实验,从蠕虫到苍蝇,再到鼠类测试,直至商业化。5)在知识产权与盈利方面,传统模式中,知识产权被锁在专利垄断中,阻碍创新并推高药品价格;而 DeSci 通过协议将知识产权代币化,研究者可以透明地分享和盈利,Molecule 的 IP 框架让研究人员通过将知识产权分割为 NFT 和代币来资助项目,创造了新的盈利模式。
去中心化科学面临协调复杂任务和保持问责性的挑战。传统科学虽然有缺陷,但已建立了同行评审和质量控制机制。DeSci 需要适应这些系统或开发全新的问责框架。尽管批评者认为 DeSci 目前更多是投机行为,但历史表明,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成功案例。DeSci 的未来或许并非完全取代传统机构,而是通过竞争推动创新,填补传统模式失败的领域。想象一个世界,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们不受边界或预算的限制,携手应对人类最大的医疗挑战。这是去中心化科学正在努力实现的愿景,每一个实验都是通向这一目标的基石。【原文为英文】( 来源 )
3️⃣ Glassnode:当前市场卖方风险急剧下降意味着什么?
导读:经过两个月的盘整,比特币突破了区间波动,飙升至 10.9 万美元的新高。在本文中,我们将评估导致这一走势的条件,以显示即将出现波动的信号。中文版本由金色财经编译发布。
glassnode:随着价格达到 10 万美元的水平,比特币的净资本流入激增,表明投资者正在锁定可观的利润。随着市场整合并适应新的价格区间,这些资本流入量已开始下降。获利回吐的放缓代表卖方力量的净减少,因此需要更少的新资本来将价格维持在交易区间内。目前,实际市值的交易价格为 8320 亿美元,并以每月 386 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净实现利润 / 亏损指标是已实现市值的第一个导数,使我们能够离散地观察以美元计价的链上净资本流动规模。随着市场消化获利回吐分配压力,已实现利润和亏损量的平衡逐渐趋向中立位置。这表明供需力量正在重置,并且目前交易的大多数代币相对于首次收购的价格并没有锁定较大的价值增量。获利回吐量在 2024 年 12 月达到 +45 亿美元的峰值,现在已下降至 +3.167 亿美元(-93%)。
我们已经确定,整体卖方压力明显下降。我们可以使用 Coinday Destruction 等指标和交易所流入量来进一步研究这些动态,以确认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用来更好地描述投资者分配压力的第一个工具是 Binary CDD 指标。该指标跟踪整个市场的持有时间支出,跟踪旧供应持有者何时交易越来越多的数量。我们在 2024 年末和 1 月初看到了持续的严重 coinday 破坏期。最近几周,随着相对较轻的 coinday 破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指标开始降温。这表明,大量计划获利的投资者可能已经在当前价格范围内获利了结。
一般来说,这表明市场可能需要转向其他地方以吸引和解锁下一波供应。 长期持有者 (LTH) 二元支出指标是我们可以用来评估持续卖方压力持续时间的另一个指标。此工具专门针对长期投资者。与之前大量的获利回吐量一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市场在 12 月达到 10 万美元,LTH 总供应量大幅下降。此后 LTH 供应量下降的速度已经停滞,表明最近几周这种分配压力有所减弱。目前,LTH 总供应量开始显示出回升的迹象,表明对于这一群体来说,积累和 HODLing 行为现在大于分配压力。( 来源 )
4️⃣ 【英文】解构以太坊下一代 L2 技术:Booster Rollups
导读:Booster Rollups 不仅建立在 Based Rollups 的基础上,还推动了以太坊可组合性的边界。那么,究竟我们是如何扩展这种可组合性的呢?
2077 Research:Booster Rollups 处理交易的方式像是在 L1 上,能够访问 L1 的状态,但拥有独立的存储,将执行和存储扩展到 L2。每个 L2 扩展了 L1 的区块空间,分配交易处理和数据存储。想象一下,部署你的去中心化应用一次,它会自动扩展到所有 L2 网络。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区块空间,只需添加更多的 Booster Rollups,而无需进一步配置。换句话说,开发人员不会面临额外的工作量、重新部署的费用和其他复杂问题。通俗来说,Booster Rollups 就像是给你的笔记本电脑添加额外的 CPU 或 SSD:它们提升性能,让应用运行得更加高效,并且能够轻松扩展。
任何 Rollup,无论是乐观 Rollup 还是 ZK Rollup,都可以采用 Booster 功能。然而,并非所有 Rollup 都需要完全启用 Booster,因为一些 Rollup 可能会从 L2 特定的优化中受益。Booster 的最佳场景是与 Based Rollup 配合使用,如果目标是实现本地以太坊扩展。通过允许 L1 验证器为整个增强网络提议区块,你实际上在无缝扩展以太坊。Booster Rollups 还解决了当前 Rollup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问题。通过利用 Based 排序,它们保持 L1 排序的优势,同时引入跨 Rollup 的原子交易,使所有 L2 都在 Booster 网络内进行交易。这种设置实现了最初设想的以太坊扩展 —— 集成而广泛,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解决以太坊增长的挑战。
目前,少数几个团队正在构建 Booster Rollups,其中之一是 Gwyneth,它也是一个与以太坊同步可组合的基于 Rollup。Gwyneth 利用以太坊的基础,交易排序由 L1 验证器处理,区块由兼容的 L1 构建者组装。Gwyneth 通过增强和扩展 L1 能力,体现了同步可组合性。通过本地排序,它允许 Rollup 与 L1 状态之间的流畅集成。随着对区块空间需求的增加,部署额外的 Booster Rollups 变得非常简单,就像通过更多的 CPU 或 SSD 升级笔记本电脑来提升计算能力,扩大应用范围。Gwyneth 设想的是一个无缝集成的以太坊,消除了碎片化。Gwyneth 引入了一个预确认机制,L1 验证器可以提前提交 L2 状态,提供快速的交易确认,并确保拥塞和竞争费用在基础层参与者之间公平分配。继 Taiko 测试网的开创性预确认交易之后,这一创新仍在不断推进。Gwyneth 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实现最终性。由 Taiko 自家多证明器 Raiko 提供动力,致力于实现同步可组合性。目前,受信执行环境(TEE)作为执行的最小保护,但未来有望利用优化的零知识虚拟机(zkVM),例如 SP1、Risc0,可能还有更多。【原文为英文】( 来源 )
5️⃣ 链抽象:加密生态的十亿级用户从这里来
导读:Mint Ventures 研究合伙人 Alex 对话 Particle Network 研究员 Lydia,就链抽象的概念、估值、与意图的异同及值得关注的项目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Lydia:在我看来,我觉得给链抽象这种大的概念估值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还是要根据场景来做。就我刚刚举的例子里面,链抽象可以跟预测市场,DeFi,Perp dex,NFTfi 这些场景去做联系,这些方向我相信未来也是会有很多产品去探索的,并且很可能大家慢慢就会发现链抽象架构成了一个行业标准,就是你要是做一个不抽象的产品,大家还会很讶异说为什么要去这么做。我们拿一个场景来说,链抽象加交易,这是我们在所有的场景里面觉得最有可能率先爆发的。这是因为从跨周期的角度去看的话,好像每一个比较厉害的叙事都是对交易者场景做出了巨大的推动的,要么是交易资产,要么是交易效率,毕竟连现在 AI 都在炒 DeFai 了,可见交易这个场景是 Web3 长青的一个叙事跟推动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了 Universal Accounts 这个链抽象基建以后,基于此推出了第一个应用是做链上交易的。至于说 UniversalX 为代表的链抽象的交易产品,其实又集齐了很多 buff,它有链抽象的新叙事,有模块化 Layer1,有下一代交易产品的这样一个称号,也有链上交易入口的定位。我们可以想一下上一个从 CX 中心化交易所的已有理念杀出重围,抢走一杯羹的是 Hyper,当时市值过百亿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震撼,现在 200 多亿了,它停在市值前 30 这么久了。大家想想就觉得好像一个带领了新的范式的链上交易入口,市值这么多,可能它值这么多总比一个荒废了很久的鬼城 Layer1 要好很多。
意图它是支持链抽象的一项具体的技术。我们刚刚说链抽象它不是技术,它是一种理念跟用户体验,那意图它就是支持链抽象的一项具体的技术。这项技术的作用就是驱动复杂的跨链的工作流程,完成资产移动,也就是我刚刚讲解我们产品的时候提到的 LP 这个角色,它就是借用了意图的架构。那我们从头看一下说意图是什么,intent 这个英文单词它本身指的是你计划去做的事情,这很显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基本上囊括了整个 Web2 的产品设计,因为基本上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都是直接服务于用户意图的。那在 Web3 的话,意图就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用法了,没有办法用,它基本上是指向一个很具体很低维度的技术的概念,就是说基于 Solver 网络去做资产转移,尤其是在跨链场景下。那链抽象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有很多项目从不同的切入点去做,有做账户的,有做中间件,跨链通信协议这些的,意图是其中之一。围绕意图的下面有做 Solver 网络,做清算层的,但它们都是服务于跨链资产转移更高效这一个目的的。事实上呢,意图、账户抽象、互操作协议一起是被我们列为链抽象的三大基础的技术组成。
你要说真正可用的,就是不是像开发者开放的 demo 或者演示这些,其实只有 UniversalX。Unichain 他们也在反复地发产品 demo ,但是他们还没有做出来。能用的现在只有 UniversalX ,而且因为只有 UniversalX 是在一个非托管的前提下还原了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这个体验在我们看来就是让用户完全不再需要去考虑 DEX 代币、跨链这些问题,能够去无缝地买卖所有链的代币。为什么说只有 UniversalX ?是因为有一些可能跨链桥的项目,他们现在也开始 pivot 到做跨链 DEX 上面,但是他们的跨链 DEX 只能支持同一个链上的,比如说 Base 上面的 ETH 跟 Base 上面的 MEME 代币的互换,或者是 Base 上面的 ETH 跟 Arbitrum 上面的 ETH 互换。它无法实现 Base 上面的 ETH 跟 Arbitrum 上面的任意 MEME 币互换。而这在我们看来其实是没有能够做到链抽象这样一个目的的。(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