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ETHGlobal New Delhi 黑客松十个获胜项目速览/对话 Anoma 联创:以太坊之后再无创新,而意图将改变一切/Aster CEO Leonard:一年之内复刻 CEX 80% 产品,希望某天超越币安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9.30
🔥 Flying Tulip 完成 2 亿美元私募种子轮融资,Brevan Howard Digital 等参投
🔥 美 SEC 向 DoubleZero 2Z 代币发布不采取行动信函
🔥 Predictive Oncology 完成 3.44 亿美元私募交易,以启动 Aethir(ATH)财库策略
🔥 Stable 开放非托管支付钱包 Stable Pay 等候名单
🔥 zkVerify 将开启 VFY 空投申领第一阶段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9.29
1️⃣ 观点|对话 Plasma CEO:存 1 美金得 1 万符合我们的运营理念,想做一个社区驱动的项目
2️⃣ 项目介绍|ETHGlobal New Delhi 黑客松十个获胜项目速览
3️⃣ 观点|对话 Anoma 联创:以太坊之后再无创新,而意图将改变一切
4️⃣ 研究|Animoca Brands 研报:交易所的新时代,如何走向主流
5️⃣ 观点|Aster CEO Leonard:一年之内复刻 CEX 80% 产品,希望某天超越币安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对话 Plasma CEO:存 1 美金得 1 万符合我们的运营理念,想做一个社区驱动的项目
导读:Plasma 的愿景非常明确:全球商业将逐步转向稳定币,而 Plasma 将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Paul Faecks:在代币分配和分发上的决策,最重要的是以一种开放的方式进入市场,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在链上投入 1 美元,可能会获得 10,000 美元的回报,这其实与我们一贯的运营理念是相符的。在主网上线之前,我们已经与 Binance 达成了一项重要的收益合作。通过这项合作,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Binance 的平台在 Plasma 上存款到 Aave 上。仅仅依赖加密领域的原生用户群体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需要推动真正的有机使用,不能仅仅依赖激励机制来吸引用户,而是要确保平台本身具有吸引力,能够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我们一直希望,这最终能成为一个以社区为驱动的项目。我认为在 Token 分配和分发方面所做出的决策,基本上都是基于这种理念的,旨在让整个生态更加贴近社区需求。稳定币正处于行业转折点的开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稳定币总量约为 2600 亿到 2700 亿美元,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最终会达到万亿级别。我相信未来将会出现专属的稳定币链,这些链上的稳定币总量将达到数千亿美元,每天的交易规模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
稳定币已经成为全球美元货币政策的核心战略工具,因为它能够吸引那些对债务价格没有偏好限制的买家。XPL 整个系统的设计都与社区的利益紧密结合,同时确保 XPL 代币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Plasma 的愿景非常明确:全球商业将逐步转向稳定币,而 Plasma 将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在构建 Plasma 时始终围绕着 USDT 的生态展开。虽然我们支持一个多稳定币的世界,但 Tether 的市场主导地位和广泛的分发网络是非常难以复制的。(来源 )
2️⃣ 【英文长推】ETHGlobal New Delhi 黑客松十个获胜项目速览
导读:ETHGlobal New Delhi 黑客松从 616 个项目中选出了 10 个获胜项目,涵盖 AI、DeFi、预测市场、支付和隐私等前沿方向。
ETHGlobal:1)Autonome 为代理化网络(agentic web)构建支付和身份系统,实现人类与 AI 之间的公平内容访问和链上小额支付。
2)KagamiAI 是一个 Social DeFi 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复制和组合交易机器人,并通过自动化执行来扩展投资组合。
3)IgrisAI 使用 EIP-7702 来保护钱包和社交账号,充当守护代理,并激活「死亡开关」(Dead Man’s Switch)。
4)UniPerp 是基于链上的永续合约 DEX,利用 Uniswap v4 hooks 与 vAMM 来提升资金效率,防护 MEV,并增强可组合性。
5)NoNet 通过蓝牙网状网络实现无互联网环境下的区块链交易,确保全球抗审查、离线优先和多链的金融访问。
6)MemeWarp 借助跨链价格差异,将套利转化为增长引擎,推动在 Flow 和 Hedera 上发行的 meme 代币发展。
7)Nox 通过 ZK 笔记(ZK notes)与暗池代理(dark-pool proxies)实现私密永续合约交易,同时与公共 DEX 基础设施交互。
8)Dike 引入分支预测市场,让用户可以用一次质押的结果进行复合收益,同时结合 AMM 流动性和 KYC 验证的结算机制。
9)ad-402 让出版方能够即时变现,广告商可以直接支付,无需中介或平台抽成,通过区块链小额支付实现。
10)calendefi 将 Google Calendar 转变为 DeFi 钱包,让支付、兑换和多签批准像日历事件一样可被安排。( 来源 )
3️⃣ 对话 Anoma 联创:以太坊之后再无创新,而意图将改变一切
导读:一起走进 Anoma 以意图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哲学、生态建设进展以及未来路线规划。
Adrian Brink:Anoma 是一个 Web3 分布式操作系统,用户喜欢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链上无缝运行,无论它们托管在哪里。我们可以把 Anoma 想象成 Windows 95:无论底层硬件是 Intel CPU 还是 AMD CPU,软件如 Microsoft Word 都能「开箱即用」运行。类似地,Anoma 让你的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存在的地方都能运行。我用 Windows 这个例子是因为它更广为人知,但 Anoma 实际上是完全开源的,更接近于 Linux 的早期版本,只不过 Anoma 更注重易用性。早期的 Linux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难用,而 Windows 在开放性和易用性之间取得了平衡,这也是我们在 Anoma 中所追求的目标。
如果你想要在 Anoma 上构建应用,欢迎在 Telegram 联系我,我们可以讨论如何为你提供最合适的支持。关于 RWA 与 AI 话题,让我现在特别兴奋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仍停留在「前意图(pre-intents)」阶段,虽然有人开始为特定的交易场景设计专用意图解决方案,但在 AI 驱动的 RWA 应用中,我们需要成千上万的通用意图,但当下几乎没有能承载这一切的基础设施。Anoma 是目前唯一能够让你在开放、意图原生的基础设施上开始构建的地方,无论你要做 AI 还是 RWA 应用。我并不偏好某个特定的 RWA 团队,但确实有几支团队很有意思。RWA 与本地市场强相关。比如,若想代币化中国股票,团队几乎肯定会在香港;如果是代币化美国股票,团队大概率在美国。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些在全球范围内打通。我们需要构建多重信任模型,从而让用户在一个应用里同时处理代币化的中美股票。
这正是 Anoma 的优势所在:为这类应用与场景提供良好支撑。当我思考 Anoma 在做什么时,我对我们的发展也感到兴奋:当今的金融系统仍建立在 20 世纪 60 – 80 年代的技术上,而这套系统是为一个互联网仍未大规模普及、用户量仍未爆发、攻击有限的时代而设计的,如今这套系统已经落伍。Anoma 正在重建金融协同层:提供一套现代化的协同基础设施,让银行、国家与社区可以据此构建各自的金融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Anoma 的开源技术栈是将落后的金融系统升级到新时代的理想路径,当互联网规模更大,我们需要更稳健的金融协同基础设施,而 Anoma 是完美解决方案。我对企业尤其是 Web2 企业的采用感到非常期待,因为在我看来,没有哪家公司会信任全球以太坊网络来保护其系统,他们更愿意维护自己的主权基础设施,Anoma 为此而生,你可以在公司内部部署 Anoma,自主决定公开哪些数据与互操作能力。一旦你开始公开一些信息,许多应用不仅能对接你的主权栈,还能连接全球的 Anoma 网络,乃至以太坊上的应用,实现全局协作,用户能够在本地、企业和全球基础设施之间无缝切换。例如,如果你是一家银行,想支持用户存入 ETH,目前基本要做对以太坊的定制集成。未来你可以直接集成 Anoma,在行内运行一套本地的 Anoma 实例,用户即可将 ETH 转入你的本地 Anoma 实例。( 来源)
4️⃣ Animoca Brands 研报:交易所的新时代,如何走向主流
导读:从当前趋势看,交易所向全景交易所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CEX 与 DEX 交易的融合;Launchpad 驱动的万物代币化;特朗普政府推动下的现实资产上链。
Animoca Brands:加密相关活动的早期阶段,主要由技术爱好者和矿工推动。他们最早尝试新工具,从论坛、OTC 聊天群到 2010 年上线的 BitcoinMarket,再到 2013 年崛起的 Mt. Gox,交易逐渐规模化。2013 年,比特币价格上涨引发媒体关注,人们需要更安全、便捷的法币出入金渠道,催生了更多中心化交易所。2017 年 ICO 爆发,新代币井喷,用户开始使用永续合约与杠杆等工具,交易所也随之升级。2020 年,美联储降息吸引更多投资者,加上 DeFi 与新叙事繁荣,推动流动性涌入。专业做市商和交易公司进入,使交易所逐步演进为能提供理财、结构化产品的综合平台。然而,在 2020-2021 年的用户激增后,增长放缓。早期采用者已大多入场,而更广泛的大众依然观望。2022 年 FTX 与 Luna 崩溃后,寒冬持续到 2023 年,交易所用户停滞。例如 Coinbase 月活交易者自 2021 年起维持在 800–900 万,几乎没有增长。与此同时,DEX 与 meme 币平台吸引了风险偏好用户,将流动性转移到链上。Pump.fun 在 2024 年大火,推动万物代币化浪潮。此时,交易所开始调整战略,专注已有用户,通过链上钱包与 DEX 集成来增强粘性。
在增长趋缓的背景下,交易所普遍采取三大战略:公链生态、去中心化钱包、链上交易集成。交易所通过公链与平台代币构建完整生态。BNB Chain 与 Binance Wallet 紧密结合,支持 Meme Launchpad Four.Meme,让用户直接交易新 meme 币。BNB 代币作为桥梁,既能参与 Launchpool,也能通过钱包接入 PancakeSwap。数据表明,BNB Chain 在过去一年用户数与交易量均实现数倍增长。Coinbase 的 Base App 集成 Farcaster,借社交关系网吸引百万级用户,进一步结合内容代币化。CEX 推出的多链钱包逐渐成为 Web3 门户,集成资产管理、跨链兑换、质押与 DeFi 收益。OKX Wallet 典型地扩展至 150+ 链,使用 MPC 提升安全性,并推出任务奖励机制(如 Crypto Quests)增强用户粘性。2025 年上半年,Binance、OKX、Coinbase、Bitget 等纷纷上线链上交易入口。例如 Binance Alpha,允许用户在不离开交易所的前提下接触精选代币,并通过 PancakeSwap 获得积分。这种机制带动了 Binance Wallet 的爆发式增长,其交易量渗透率从不足 1% 提升至 40% 以上。结合 AI 辅助交易工具(如 Bitget GetAgent),交易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2025 年初,美国政策转向亲加密,推出 Project Crypto,推动更多传统金融机构进入。现实资产(RWA)上链浪潮随之加速,涵盖货币市场基金、私募信贷、黄金、股票乃至未上市公司股份。交易所借此拓展资产边界,提供超越传统券商的 24/7 全球化体验。MyStonks 与 Bitget 支持股票永续合约,杠杆远超传统市场;部分平台还尝试私营公司股份代币化,为散户创造新机会。与此同时,传统玩家也反向追赶:Robinhood 推出支持 200+ 代币化美股与 ETF 的服务,并构建基于 Arbitrum 的 Robinhood Chain;PNC 银行与 Coinbase 合作,提供加密即服务;纳斯达克宣布开启 24 小时交易。在这种双向渗透下,交易所的演进方向逐渐清晰:其一是 全景交易所(UEX),融合 CEX、DEX 与代币化资产,打造一个服务所有用户与所有资产的统一平台;其二是 链上世界的门户,通过钱包、支付、社交与应用生态,将更广泛的用户带入 Web3。未来,交易所将不仅是资产买卖的场所,更是全球金融与链上生态的入口。(来源)
5️⃣ Aster CEO Leonard:一年之内复刻 CEX 80% 产品,希望某天超越币安
导读:访谈中,Leonard 坦诚复盘 XPL 事件的教训,也分享了对 Aster Chain、做市商计划以及未来链上治理的思考。
Leonard:外界眼中的 Aster 是一个多链交易平台,一个 multi-chain DEX。但在我看来,我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perp DEX 了。大家印象里 Aster 是 Binance 生态的项目,因为最早我们从 BNB Chain 起家,也有 CZ 的帮助。但我们现在早就不只是 BNB Chain 了,我们也支持 Arbitrum、OP、Linea、Solana,未来还会接更多链。我们最初确实是以 perp 起家的,但最近两周吸引大量新用户的却是我们的现货交易产品,因为大家要买 Aster 代币,只能通过链上订单簿交易。同时我们也是 BNB Chain 上最大的收益资产提供者之一,有 USDS 和 aUSDT 等产品,用户可以一边赚收益一边交易。所以现在的我们,已经从一个简单的 perp 项目,逐步成长为一个综合性的多链交易平台,目标是提升用户资金效率——你可以存钱赚收益,同时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去参与更多策略。未来我们希望支持更多链、更多资产,把所有 CEX 上的主流产品和体验,重构在链上,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可组合的 DEX 产品矩阵。很多人会拿我们和其他项目比较,比如 dYdX 或 GMX。但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其他 DEX,而是 CEX 本身。我们希望做的,是链上版的 Binance。最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反过来超越 Binance——我们最大投资人。一年之内,我们希望复刻 CEX 上 80% 的产品体验,但用完全链上的方式重构出来。五年之后,我希望 DEX 整个行业能超过 CEX,而我们就是其中的领导者。
其实我试用过几乎所有产品。你可以说,这些项目确实开启了 Orderbook perp DEX 的新纪元。但真正 OG 的其实还是像 GMX 这种项目,它为后来的 LP 模型、市场做市框架奠定了基础。不过我觉得也有一些有趣的项目还不太被人所熟知,比如 Surf Protocol。这个我自己也试过,他们也有千倍杠杆的产品,和我们一样,但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利润分配模式——用户只有在赚钱时才需要支付费用,这点蛮有意思的。还有 Base 上的 JoJo,我很喜欢他们的 UI。就是那种一眼看上去你就会觉得「哇,好酷」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现在整个 perp 产品都越来越同质化了。大家都在追着补功能,你这边出了个吸引用户的 feature,别人立马就能抄过来。毕竟 Web3 是个一切公开的世界,很多东西你复制门槛其实不高。那竞争的核心就变成了「你到底专精在哪一块」。有的团队擅长做高杠杆,有的专注在预言机驱动的 LP 模型。说到底,大家各有专长,真的很难说谁更好。
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 TradFi 世界,暗池和 OTC 的体量远超公开交易市场。很多人跟我们聊过这事儿,如果把这套东西搬到链上,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需求?这其实是个蛮有冲突的概念——区块链一切公开,但金融交易又天生有「隐私偏好」。后来正好出现了一段 CZ 和 James Wynn 的公开对话,James 说他在 Hyperliquid 上被人「清算狙击」了,就是因为交易是公开的。CZ 回他说,链上的交易就该保持透明。这段争论启发了我们。我们当时想,也许这正是一个机会。大家都有这个意识,那就不如趁机试试。于是我们基本连夜搞研发,大概一周半就上线了这个功能。CZ 也是我们的顾问,Yzi Labs 也是投资方,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就干了。上线之后我们确实有看到用户试用,但说实话,需求没有我们预期那么大。我们后来意识到,如果有人真的那么在意交易隐私,那可能还是会去 CEX 更方便。不过我们没放弃。我们还会继续探索,继续测试链上的隐私交易和 OTC 是否存在更合适的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既能验证,又不泄露市场信号」。现在还在实验阶段,但目前散户的隐私偏好并没有那么强烈。(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