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EigenDA V2 上线:有哪些性能优化/山寨币投资指南:哪些关键指标值的关注/Galaxy Research: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的崛起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8.2
🔥 美 SEC 加密特别工作组将于全美多地举行系列圆桌会议
🔥 Subzero Labs 完成 2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antera Capital 领投
🔥某包含 306 枚 BTC 的地址在休眠 12.4 年后被激活
🔥 Mill City 完成 4.5 亿美元募资,拟再筹 5 亿美元推进 SUI 财务战略
🔥 Michael Saylor:MSTR、STRK、STRC 视为不同形式的比特币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8.1
1️⃣ 项目进展|EigenDA V2 上线:有哪些性能优化?
2️⃣ 观点|对话 Pantera 与 Lumida 资管负责人:稳定币法案仅是开始,主流机构尚未大规模配置以太坊
3️⃣ 项目介绍|山寨币投资指南:哪些关键指标值的关注?
4️⃣ 研究|Galaxy Research: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的崛起
5️⃣ 研究|锚定资产交易之战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长推】EigenDA V2 上线:有哪些性能优化?
导读:恰逢以太坊诞生十周年之际,EigenDA V2 被正式推出,其吞吐量达 100MB/s。
kydo:在以太坊诞生十周年之际,EigenDA 宣布 V2 版本正式上线,吞吐量达到 100MB/s,是目前最快的数据可用性(DA)解决方案。过去两个月的测试中,团队发现原本的 50MB/s 测试目标过于保守,V2 版本已能稳定运行在 100MB/s。EigenDA V2 的延迟相比旧版降低了 60 倍,平均延迟仅为 5 秒,p99 延迟也控制在 10 秒以内。对于承载高性能 DApp 的以太坊 Rollup 项目而言,EigenDA 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扩展能力。现已有多个项目部署了 EigenDA V2,如 Fuel Network 和 Aevo 正式在主网上运行,MegaETH Labs 与 Celo 则在测试网中集成。EigenDA 当前已安全托管超过 20 亿美元的资产,占以太坊 L2 altDA 市场份额的 75%,是最受采用的 DA 解决方案,正在成为推动整个生态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为了支撑 100MB/s 的吞吐能力,EigenDA V2 对节点软件架构进行了重大升级,核心包括三个方面:控制层与数据层分离、数据分配简化以及定制数据库系统。首先,通过将数据层和控制层的通信分离,V2 在验证费用和限流信息后,节点再从分发器处主动拉取数据,有效优化了高带宽环境下的下载过程。其次,数据编码操作转向无状态,所有 blob 统一编码为 8192 个 chunk,避免了重复编码。此外,当 Rollup 使用自己的 token 来组建 EigenDA 实例的共识组时,只需一次编码,节点只需存储对应其最大权益的份额。最后,团队打造了专为 DA 负载优化的专用数据库 LittDB,具备高写入吞吐能力且不受性能或内存瓶颈影响,支持嵌入式键值存储并可运行于廉价硬件。这些定制化设计让 EigenDA 在数据吞吐、存储效率和系统稳定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随着 EigenDA V2 吞吐能力达到每秒 100MB,它已经超越了全球支付系统的技术需求(例如 Visa 峰值为 65,000 TPS,EigenDA 的等效能力达其 12.8 倍)。这也标志着 EigenDA 不再仅是 Rollup 的数据可用性服务提供者,而是迈向构建可验证云(Verifiable Cloud)的关键组成。未来,EigenDA 将支持包括 AI 推理、游戏、视频流在内的各种高性能计算应用,这些场景的带宽需求将达到 GB/s 级别。目前,Fuel Network 已通过 EigenDA V2 实现主网上线,并将其作为其 150,000 TPS 愿景的核心组件;Aevo 也完成迁移,准备扩展链上衍生品业务。MegaETH 和 Celo 的测试集成正在进行中,更多项目即将加入。这只是开始,EigenDA 将持续优化性能,推动去中心化计算和数据层的发展,构建一个可信、透明且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原文为英文】(来源 )
2️⃣ 对话 Pantera 与 Lumida 资管负责人:稳定币法案仅是开始,主流机构尚未大规模配置以太坊
导读:稳定币迎来首个监管框架,加密行业步入新阶段,市场反应复杂,传统金融与 DeFi 加速融合。
Cosmo Jiang:虽然 ETH 的经济模型等核心问题仍然存在,但几个关键变化正在发生:组织文化革新;以太坊基金会长期存在的效率问题正在改变;新任总监 Tomas 推动的组织文化转型成效显著;与风投、DeFi 协议及传统金融机构的互动模式发生根本转变。此外,监管环境也在改善:稳定币立法落地为行业提供确定性;Circle 上市等里程碑事件提升资产类别可信度;以太坊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价值捕获能力增强。这些变化构成了实质性的基本面改善。当前以太坊生态正在经历的正向循环,是基本面质变的典型特征。
商业模式必须首先通过可持续性验证。当前市场已出现明显的同质化竞争,行业正在经历商品化进程。成功的关键在于规模效应,这要求代币本身具备:足够大的市值(通常需位列前 10-15 名)。主流市场认知度。清晰的价值主张。执行能力是决胜因素。团队需要兼具加密原生营销能力和传统金融工具运用能力。
市场资金呈现两极分化。Coinbase 60 倍市盈率的标杆效应,使得 Pre-IPO 轮次更具吸引力。种子轮等早期投资依然活跃,但 A-C 轮等中间阶段相对冷清。公开市场本就容纳众多合格企业。以资产管理为例,投资组合必然会配置多家加密交易平台,只是权重会有所差异。( 来源 )
3️⃣ 【英文】山寨币投资指南:哪些关键指标值的关注?
导读:牛市行情回来了(至少目前看是这样)。但问题是:哪些山寨币最有可能成为这一轮的领涨者?
The DeFi Investor:当前市场行情回暖,山寨币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但与 2021 年牛市闭眼买都涨的环境不同,如今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项目数量激增,必须更加谨慎地挑选潜力币种。一个项目是否具备叙事市场契合度(narrative-market fit)和高社交心智占领率(mindshare)变得尤为重要。以近 12 个月表现突出的代币为例,如 HYPE、VIRTUAL 以及一批 memecoin,它们虽然基本面有强有弱,但都具备高度的社交话题性,并聚集了活跃、热情的社群不断在 X(原推特)进行宣传。VIRTUAL 是在 AI 叙事爆发时上涨的,memecoin 则主要是在 2024 年 Q4 至 2025 年 Q1 大热时集中爆发。因此,判断某个项目是否值得关注,第一步是:找到当前最受关注的市场叙事(如 AI、Restaking、模因、稳定币等),然后筛选其中社群最活跃、X 上热度最高的代币。这种「叙事 + 社交传播力」组合,往往比基本面更具短期涨幅潜力。
虽然在牛市中,项目的热度往往决定短期价格走势,但如果能在同时拥有良好基本面的项目中提前埋伏,则更具性价比。这类项目通常在多个关键指标上都呈现快速增长,包括 TVL(总锁仓量)、收入、协议使用次数等。例如稳定币协议 Ethena 最近 TVL 在 30 天内增长了 50%,X 上也频繁被提及,最终 $ENA 代币在过去一个月内上涨了 154%。像这样的项目,即兼具增长数据与社交曝光度,涨幅往往更加持续。推荐使用 DeFiLlama 等数据平台,跟踪项目的增长速度,并判断其是否具有产品市场契合度(PMF)。在同等条件下,选择那些增长曲线陡峭、被主流 KOL 看好的项目,是一个相对稳妥的策略。此外,一些尚处早期、尚未被广泛注意到的高速增长项目,更值得密切跟踪。一旦热度跟上,可能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除了叙事和增长,项目的代币经济模型(tokenomics)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打算中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一个代币的释放曲线、持币结构、通胀率、代币用途等,都对其后续价格走势产生巨大影响。以 $TIA 为例,虽然前期热度很高,但由于早期投资人解锁节奏过快,17 个月内跌幅超过 90%。因此,在买入任何代币前,应查看其流通占比(建议至少 30% 以上),年度通胀率是否控制在 20%-35% 内,以及是否即将迎来重大解锁事件(特别是超过流通量 20% 的解锁,建议避开)。同时,代币是否具备真实的经济用途也应纳入考量,例如是否绑定协议收入(Revenue-sharing)、是否有销毁或回购机制、是否有质押获得实际收益等。虽然很多高涨幅代币未必有强大的用途,但一旦基本面和叙事匹配,能让项目具备更持久的生命力。【原文为英文】( 来源 )
4️⃣ 【英文】Galaxy Research: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的崛起
导读:一个全新的上市公司类别正在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TradFi)的交汇处崛起: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这些公司将积累数字资产(通常是比特币)作为其核心业务战略之一。
Galaxy Research:一种新的上市公司类别正逐渐在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交汇处兴起:数字资产金库公司(DATCOs)。这些公司将积累数字资产(通常是比特币)作为其核心商业策略。虽然 MicroStrategy(现称 Strategy)早在 2020 年就开创了通过资产负债表持有 BTC 的先河,但到 2025 年,这一策略已被多家新兴企业采纳,形成了一个新的资本叙事。目前,DATCOs 共计持有超过 1000 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其中以 Strategy(MSTR)、Metaplanet(3350.T)和 SharpLink Gaming(SBET)为首。比特币仍占主导,DATCOs 总共控制了约 791,662 BTC,占流通总量的近 4%;以太坊的持仓量也突破 131 万枚,占流通总量的约 1.1%。Strategy 持有的 BTC 市值高达 718 亿美元,账面未实现利润超过 280 亿美元。尽管这些公司面临估值溢价波动和资本市场变化的风险,但目前它们正形成一个积极的反馈循环,推高加密货币价格。
DATCO 模型的核心机制在于其通过市场上的溢价交易,募集资本并将其高效地转化为每股持有的加密资产数量。最常见的两种融资方式是「市场增发计划(ATM)」和「私募配售(PIPE)」。ATM 允许公司在当前市场价格下逐步增发股份,每募集到 1 美元,如果公司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NAV),那么理论上公司能购买更多的加密资产而不被稀释。相比之下,PIPE 是与大型机构投资者协商进行的私下定价融资,虽然资金到位快,但通常伴随着大量稀释和短期价格风险。像 Metaplanet 这样的公司利用 ATM 策略将资本转化效率最大化,从而维持高溢价并持续积累 BTC。此外,比特币的单位产出效率也成为衡量 DATCO 表现的重要指标,即每单位稀释后股份所能带来的 BTC 增长。这一指标越高,公司越可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溢价。
截至 2025 年 7 月,DATCOs 已成为全球现象。根据 Galaxy Research 的地图数据,DATCO 活跃国家被分为三类:高浓度(如美国、日本),中等浓度(如韩国、德国),以及低浓度(如法国、新加坡)。日本之所以被列入高浓度国家,主要得益于 Metaplanet 拥有大量 BTC 储备。尽管 DATCOs 拥有类似的资产配置策略,但市场给予它们的估值溢价差异巨大。例如,Strategy 的溢价为 58%,反映了其规模与成熟度,而 Metaplanet 的溢价高达 179%,得益于其极具进攻性的资本运作方式。以太坊类 DATCOs 的估值差异更加明显,如 Bit Digital 以 108% 的溢价交易,显示出市场对其 ETH 收益策略的高度认可。此外,一些 DATCOs(如 SharpLink Gaming 和 Tron Inc.)除了持有加密资产外,还拥有实际业务收入或生态整合优势。这类公司往往因叙事符号与品牌联动而获得额外溢价,即使其加密资产总量并不突出。DATCO 模式已经不仅是资产配置行为,更是一种围绕资本效率与市场叙事建立的复杂策略网络。【原文为英文】( 来源)
5️⃣ 锚定资产交易之战
导读:本文探讨了锚定资产交易的历史演变、流动性管理的关键性新势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tokenbrice.eth:曾几何时,在五年多以前,我们在以太坊主网上可供使用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屈指可数,Uniswap、Bancor,以及像 EtherDelta 这种基于订单簿的早期 DEX 是当时的主要选择。特别是在锚定资产交易方面,市场提供的选项极为有限。最常用的 USDC/USDT 交易对只能依赖 Uniswap V2 的恒定乘积做市(x*y=k)模型,而这在实践中效率极低。我们以 USDC 和 USDT 为例,这两种资产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价格几乎一致,价格波动极小,但 Uniswap V2 却将流动性平均分布在极广的价格区间上 —— 从 0.0000000001 到上万亿的价格范围都分配了相同的流动性。这种设计在稳定币交易场景中几乎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在实际交易中,只有价格接近 1:1 时才会有需求,而 Uniswap 却把绝大部分流动性锁定在永远不会被触及的价格区间中。据估算,这种池子中 99.9% 的流动性都处于无效状态,无法参与任何交易。与此同时,Curve 的 StableSwap 模型横空出世,它使用了一种更接近线性的定价曲线,极大提高了稳定币对的资本效率。这成为主网上第一个实现集中流动性的方案,并为后来的 Uniswap V3 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流动性模型的下一阶段,Fluid DEX 引入了一种颠覆性的方式 —— 将债务转化为流动性。传统模型中,借款人使用 ETH 作为抵押,借出 USDC 后将其用于消费或再投资。但 Fluid 的智能债务系统重新定义了这个流程:借款人并非直接借出某一种稳定币,而是从金库中借出 USDC 和 USDT 的混合组合,而这笔负债将自动部署为 USDC/USDT 的交易对流动性。这样一来,借款人通过手续费收入可部分抵消利息成本,而协议也在无需激励的情况下获得高效流动性。这对整个生态来说具有革命性意义。过去,要为锚定资产提供深度,协议通常需要通过发行治理代币、大量激励(如 CRV 奖励)等手段来吸引流动性提供者,这既成本高昂又不可持续。而 Fluid 与 EulerSwap 的模型能够将原本无用的债务转化为主动资产,解决了这一痛点。对于像 GHO、FRAX 这类较新稳定币来说,这种机制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缺乏 USDC 那样广泛的市场基础。换句话说,智能债务机制赋予这些小型稳定币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与生存空间。
Ekubo 是一个近年兴起的以太坊 DEX,看似增长迅速,但其核心交易量几乎全部来自于一个交易对:USDC/USDT。更关键的是,这个交易对的手续费设置低得惊人,仅为 0.00005%,并通过 EKUBO 代币给予额外激励。这意味着平台在进行一场极端依赖补贴的价格战,试图通过低费率与高激励抢占市场份额。然而这种策略本质上不可持续。流动性提供者迟早会因为缺乏实际收益而退出,而激励成本的长期维系也不现实。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 Ekubo 自己开启了这场战斗。数据显示,其 260 万美元 TVL 的池子每日交易量高达 1.3 亿美元,手续费收入却仅为区区几百美元。如果不是依赖激励,它根本无法支撑运营。这与 Fluid 和 Euler 的低成本、高效率模型形成鲜明对比 —— 后者无需依赖激励,就能维持稳定币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一旦行业整体进入手续费压缩时代,传统 DEX 在锚定资产交易领域将彻底丧失竞争力。而 Ekubo 作为新秀,却选择用最旧的方式应战,注定将在自己设下的规则中出局。DeFi 世界虽充满可能,但也不会容忍结构性的短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