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Delphi Digital 深度解析 Sui Q1 生态发展:DeFi 协议、费用市场与技术升级全景图一览/MCP 落地路漫漫,面临哪些困境?/Grayscale:以太坊如何通过执行扩容策略保持定价权?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5.1
🔥Metaplanet 成立美国子公司,专注比特币资金运营
🔥Re7 Capital 推出 1000 万美元新风险基金,专注投资 SocialFi 初创企业
🔥灰度推出 Grayscale Bitcoin Adopters ETF「BCOR」
🔥Movement 基金会正调查是否被诱导与中间商 Rentech 签不平等做市协议
🔥稳定币初创公司 Zar 完成 700 万美元融资,a16z 等领投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4.30
1️⃣ 项目进展|Delphi Digital 深度解析 Sui Q1 生态发展:DeFi 协议、费用市场与技术升级全景图一览
2️⃣ 研究|数据解读:Tron 如何成为全球稳定币结算网络?
3️⃣ 项目进展|主网上线三个月后,Abstract 现状如何?
4️⃣ AI|MCP 落地路漫漫,面临哪些困境?
5️⃣ 以太坊|Grayscale:以太坊如何通过执行扩容策略保持定价权?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Delphi Digital 深度解析 Sui Q1 生态发展:DeFi 协议、费用市场与技术升级全景图一览
导读:Sui 的扩展路线图也随着 Pilotfish 执行分片的推进而不断改进,以实现真正的水平可扩展性和弹性验证器配置。中文版本由 Techub News 编译发布。
Delphi Digital:Sui 上的 DEX 交易量已从上一季度的高点回落,但可以看到的是,在去中心化存储协议 Walrus 的 WAL 代币于 3 月 27 日上线后,交易量有所上升。BTCfi 最近成为 Sui 上的一个新兴利基市场,为传统上被视为被动抵押品的比特币带来了借贷、质押和收益基础要素。据 DeFiLlama 指出,BTCfi 领域总锁定价值(TVL)已从不足 1 亿美元增长至超过 45 亿美元,涵盖了再质押、锚定和去中心化 BTC 等多种资产。2024 年底,Sui 宣布与 Babylon Labs 和 Lombard Protocol 合作,通过 LBTC 引入原生 BTC 质押。LBTC 是 Lombard 在 Sui 和 Cubist 平台上直接铸造的流动性质押代币,旨在帮助用户进行存款、铸造、跨链和质押的管理。几周后,即 2024 年 12 月,Sailayer 与 LBTC 和 WBTC 达成合作,为其启动了 BTC 的再质押机会。在此之前,Lorenzo 协议在 Sui 上推出了 stBTC,这是一款由 Babylon 驱动的流动性质押代币,旨在聚合 BTC 收益,并与 Cetus 和 Navi 等 DeFi 协议集成。2025 年 2 月初,Sui Bridge 增加了对 WBTC 和 LBTC 等包装 BTC 资产的支持,自那时起,已有超过 587 枚 BTC 流入 Sui DeFi 平台。截至目前,超过 1.11 亿美元的包装 BTC 已被存入 Suilend、Navi 和 Cetus 等 Sui 原生协议。
Suilend 是 Sui 生态借贷协议,在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年化收入在 2024 年 2 月达到 1500 万美元,其中 70% 流入 SEND 的金库。该金库最初从「mdrop」中获得 120 万枚 SUI。Suilend 还推出了自动做市商(AMM)Steamm,具有集成的货币市场组件,旨在通过将闲置流动性存入借贷市场来最大化资本效率。该协议具有可组合的架构,支持各种报价系统,包括恒定产品报价、稳定币专业报价和基于市场波动的动态收费报价。通过允许闲置资金在借贷市场产生收益,同时仍可用于交易,Steamm 提高了资本效率,并通过其 bToken 机制为流动性提供者提供额外收益。MetaStables 由 Aftermath 在 Sui 上孵化,作为一个金库系统,其允许用户存入跨链资产或原生资产,以铸造 mUSD(与美元挂钩)和 mETH(与 ETH 挂钩)等稳定币,并计划在未来推出 mBTC 等元代币。它使用基于预言机的汇率在金库资产之间进行无滑点交易,并支持借出资产提升收益。MetaStables 推出后,Aftermath 还上线了基于 Sui 的 Perp DEX,这是一个链上永续合约订单簿。
Mysticeti-FPC(v2)基于 Mysticeti-C(v1)扩展,为不需要完全共识的交易引入「快速路径」,尤其适用于代币转移或 NFT 铸造等情况。这些交易仅涉及单个地址拥有的资产,因此可直接在 DAG 内完成无需额外消息传递的快速执行。Sui 的 Move VM v2 引入了内存区域分配、程序包缓存和低锁争用等机制,提升了系统性能,跨程序包引用速度提升了 30–65%。此外,Pilotfish 作为一种执行分片系统,将 Sui 的共识、排序和执行解耦,采用 Primary、SequencingWorkers 和 ExecutionWorkers 三层架构。每笔交易被定向到测序工作器,再由特定执行器处理对象状态。该模型支持跨片请求对象状态,避免共享内存瓶颈,并通过水平扩展实现 10 倍吞吐提升。验证者可弹性使用云服务器,按需扩展,最终实现无需特殊硬件配置的高性能执行环境。这种架构也为基于对象的本地费用市场提供技术基础,允许 DEX 热门交易对等独立设定费用,有效降低全网拥堵。(来源 )
2️⃣ 【英文长推】数据解读:Tron 如何成为全球稳定币结算网络?
导读:在这个充满新叙事的周期中,Tron 悄然构建了加密领域最成功的用例之一:资金结算网络。
Dune:Tron 网络展现出高度一致且稳健的增长趋势。目前,Tron 总交易笔数已超过 100 亿,总活跃账户数达 2.71 亿,日活跃账户数维持在约 300 万。自 2024 年年中以来,每月交易笔数始终保持在 2 亿以上,呈现出清晰且稳定的增长态势。在稳定币生态方面,Tron 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稳定币总供应量达到 720 亿美元,较 2025 年初的 600 亿美元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Tether 发行的 USDT 占据绝大多数,供应量高达 710 亿美元。整体来看,Tron 链上承载了全球约 30% 的稳定币供应量,仅次于以太坊(55%),远远领先于 Solana(5%)。
USDT 是 Tron 链上绝对主导的稳定币,占据超过 99% 的稳定币供应总量。同时,Tron 托管了全球 46% 的 USDT 流通量,仅次于以太坊(50%),而第三名的 Solana 仅占 1.6%。Tron 上的 USDT 使用活动持续攀升,每周转账笔数稳定在 1500 万笔左右,且大部分交易金额低于 1 万美元。每周交易总量亦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目前已达约 1300 亿美元,相较一年前的 850 亿美元增长明显。发送方和接收方数量持续增长,目前仅有 BNB 链在该指标上可以与之媲美。
随着稳定币的流动方向逐渐清晰,Tron 已成为全球用户偏好的支付和转账网络。数据显示,全球约 50.8% 的 USDT 活跃地址位于 Tron 网络(截至四月以来约为 40%),远高于 BNB Chain 的 26%。这不仅体现了大额资金流动,更反映了数百万普通钱包用户对 Tron 网络的广泛使用。此外,在 Bitget Wallet 内置的 Swap 功能中,尽管 Tron 仅占 Swap 订单总量的不到 3%,但却贡献了超过 35% 的周交易量(约 2 亿美元)。【原文为英文】( 来源 )
3️⃣【英文长推】主网上线三个月后,Abstract 现状如何?
导读:「以用户为中心」区块链基础设施应有的样子:钱包是集成的,而不是外接插件。应用发现与用户互动是原生嵌入的,而非割裂分散。内容直接内嵌在平台中,而不是依赖 Twitter 等外部渠道。激励机制基于实际行为奖励用户,而非奖励闲置资本。
Stacy Muur:在一个基础设施优先的区块链竞争环境中,Abstract 于 2025 年 1 月 27 日正式上线,以从用户出发,而非从开发者测试网出发的战略理念颠覆了常规。Abstract 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以太坊 Layer 2 Rollup,由打造 Pudgy Penguins NFT 系列的 Igloo 团队开发,旨在推动大规模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它基于 zkSync 的 ZK Stack 构建,专注于游戏、社交、NFT 和预测市场等领域,致力于消除传统链上交互的关键摩擦点,如钱包创建、助记词、Gas 费用等。根据 4 月 22 日数据,Abstract 已累计创建超 131 万个独立钱包,处理超 5130 万笔交易,创建 226 万份合约,总安全锁仓价值为 4666 万美元,DeFi TVL 达 1686 万美元,每日交易量在 50–70 万之间,活跃钱包数量为 5–10 万。上述数据反映出 Abstract 在未发行代币前已构建出显著的基础设施和用户基础。
与其他 Layer 2 网络通常先发布开发工具、等待生态逐步增长不同,Abstract 从一开始就掌握了完整的用户旅程:从钱包创建、应用发现、原生交互到用户留存。Abstract 不依赖 MetaMask 或 Farcaster 进行引流,而是为每位用户默认生成智能合约钱包(AGW),并通过内置的 Consumer Portal 提供包括应用探索、直播内容、任务系统和交易功能在内的一站式用户入口。通过嵌入式体验和无感式登录,Abstract 打造了从引导到转化的无缝闭环路径,使得用户无需跳转平台就能体验完整功能,显著提升了链上应用的使用门槛和黏性。
Abstract 的用户增长并非依赖空投或短期激励,而是以 Pudgy Penguins IP 为中心,借助真实世界的消费者分发渠道实现用户引流。Abstract 的上线节奏与 Pudgy 的市场推广高度契合,首日即触发 70 万笔交易。此外,Abstract 的激励设计直接与 Pudgy 的链上体验挂钩,为 NFT 持有者提供更高奖励;核心应用 Pudgy World 和 Pudgy Party 也同步上线。同时,Pudgy 的实体玩具中集成二维码,直接引导用户进入 Pudgy World,从而将现实消费者高效转化为链上用户。凭借 100 万件玩具销量、千万美元营收和超过 170 万社媒粉丝的影响力,Pudgy 成为 Abstract 最强大的分发管道,实现了低成本获取用户和显著的网络效应。 【原文为英文】( 来源 )
4️⃣ MCP 落地路漫漫,面临哪些困境?
导读:对 MCP 祛魅很必要,但也别忽视它作为过渡技术的价值。
Haotian:1)工具爆炸问题是真的: MCP 协议标准,可以链接的工具泛滥成灾了,LLM 难以有效选择和使用这么多工具,也没有一个 AI 能同时精通所有专业领域,这不是参数量能解决的问题。
2)文档描述鸿沟:技术文档与 AI 理解之间还存在巨大断层。大部分 API 文档写给人看,不是给 AI 看的,缺乏语义化描述。
3)双接口架构的软肋: MCP 作为 LLM 与数据源之间的中间件,既要处理上游请求又要转化下游数据,这种架构设计先天不足。当数据源爆炸时,统一处理逻辑几乎不可能。
4)返回结构千差万别: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格式混乱,这不是简单工程问题,而是行业协作整体缺失的结果,需要时间。
5)上下文窗口受限:无论 token 上限增长多快,信息过载问题始终存在。MCP 吐出一堆 JSON 数据会占用大量上下文空间,挤压推理能力。
6)嵌套结构扁平化:复杂对象结构在文本描述中会丢失层次关系,AI 难以重建数据间的关联性。
7)多 MCP 服务器链接之难: 「The biggest challenge is that it is complex to chain MCPs together.」 这困难不是空穴来风。虽然 MCP 作为标准协议本身统一,但现实中各家服务器的具体实现却各不相同,一个处理文件,一个连接 API,一个操作数据库... 当 AI 需要跨服务器协作完成复杂任务时,就像试图把乐高、积木和磁力片强行拼在一起一样困难。
8)A2A 的出现只是开始:MCP 只是 AI-to-AI 通信的初级阶段。真正的 AI Agent 网络需要更高层次的协作协议和共识机制,A2A 或许只是一次优秀的迭代。( 来源)
5️⃣ Grayscale:以太坊如何通过执行扩容策略保持定价权?
导读:智能合约平台费用的前景高度不确定,部分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像以太坊这样的平台在长期内能够保持多大的定价权。中文版本由金色财经编译发布。
Grayscale:以太坊是第一个主要的智能合约平台区块链。与比特币一样,以太坊区块链可用于发送和接收交易。然而,随着智能合约的加入,以太坊还可以运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任何种类,从去中心化借贷平台到身份解决方案,再到视频游戏。由于以太坊充当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基于软件的计算机,有时也被称为世界计算机。如今,以太坊托管着数千个应用程序,并且是我们智能合约平台加密货币板块中市值最高的资产。以太坊拥有比其他领先的智能合约区块链更多的链上资产(例如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但最近其链上活跃度落后于其他一些区块链。Solana 是市值排名第二的网络,在过去 30 天中,其活跃地址、交易量和费用方面都更高,但其市值仅为以太坊的 30%。智能合约平台的投资理念是,新的应用将带来更多用户、更多交易,并最终提高底层协议的费用。
以太坊通过交易费将网络活动货币化,Gas 费是执行交易或与智能合约交互所需的费用。与 Solana 和许多其他区块链不同,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活动同时发生在以太坊主网 Layer1 和一系列 Layer2 网络上。以太坊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至数百万用户,因为 Layer 1 本身无法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充分扩展容量。如果这种分层结构能够协调运作,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吞吐量和低成本的 Layer 2 交易选项,同时保留 Layer 1 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性。然而,活动向 Layer2 的迁移影响了整个网络的费用分配水平。最重要的是,blob 交易减少了 Layer2 支付给 Layer1 的费用。这导致一些观察人士认为 Layer2 是以太坊的寄生虫,因为在短期内,Layer2 的成功是以 Layer1 的损失为代价的。但如果 Layer2 能够从留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获益 —— 例如安全保障和其他网络效应 —— 那么从长远来看,一个庞大的 Layer2 生态系统最终将为以太坊网络和 ETH 带来更大的价值。
智能合约平台费用的前景高度不确定,部分原因是该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我们尚不清楚像以太坊这样的平台能够长期保持多少定价权。智能合约平台之间相互竞争,也与中心化系统竞争。为了长期保持定价权,它们需要提供差异化功能,以防止用户转向更便宜的(中心化或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尽管以太坊区块链比许多竞争对手速度慢且成本更高,但灰度研究公司 (Grayscale Research) 认为,其独特的优势 —— 包括高价值的链上资产以及对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重视 —— 将有助于提升采用率和网络效应,并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以太坊提供一定的定价权。最终胜出的网络很可能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最高交易费,并且其原生代币拥有良好结构性供需条件(例如,由于有限的供应增长和作为抵押资产或支付媒介的结构性需求)的网络。Solana、Sui 和其他一些智能合约平台将凭借高吞吐量、低交易成本和普遍出色的用户体验,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太坊凭借其庞大而多样化的应用和开发者生态系统、大量的链上资本以及优先考虑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中立性的文化,脱颖而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