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通俗解释 Cetus 黑客攻击事件:暴露了什么问题/Sei 新白皮书解读:Giga 升级中引入了哪些关键技术创新/USD1 放大招,涨幅告诉你谁是最热「特朗普概念」标的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5.24
🔥 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晚宴宾客,含 Wintermute、Delphi Digital 等公司创始人
🔥 HUMA 代币预售已面向 Huma OG 和 JUP 质押者开放
🔥 Cetus 悬赏 500 万美元征集黑客线索,Sui 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 Sophon 宣布 SOPH 将于 5 月 28 日 TGE,57% 分配给社区
🔥 特朗普:与欧盟谈判毫无进展,将于 6 月 1 日起对欧盟产品征收 50% 关税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5.23
1️⃣ 安全|通俗解释 Cetus 黑客攻击事件:暴露了什么问题?
2️⃣ 解读|巨鲸打架,亿万美金赌注,一文梳理高杠杆多空精彩交锋全程
3️⃣ 解读|Sei 新白皮书解读:Giga 升级中引入了哪些关键技术创新?
4️⃣ 项目介绍|USD1 放大招,涨幅告诉你谁是最热「特朗普概念」标的?
5️⃣ 项目介绍|Farcaster 社区的新宠儿,Noice 是下一个 Degen 吗?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长推】通俗解释 Cetus 黑客攻击事件:暴露了什么问题?
导读:这次攻击暴露的是一个经典的整数溢出问题,具体表现为类型转换过程中的数据截断。
Haotian:技术细节拆解:1)漏洞定位:问题出现在 get_amount_by_liquidity 函数的类型转换机制中,从 u256 到 u64 的强制转换导致高位数据丢失。2)攻击流程:攻击者通过 add_liquidity 函数传入极大的流动性数量参数;系统调用 get_delta_b 函数计算所需的 B 代币数量;在计算过程中,两个 u128 类型数据相乘,理论结果应为 u256 类型。关键缺陷:函数返回时将 u256 结果强制转换为 u64,导致高位 128 位数据被截断。3)利用效果:原本需要大量代币才能铸造的流动性额度,现在仅需极少量代币即可完成。攻击者以极低成本获得巨额流动性份额,随后通过销毁部分流动性实现资金池套利。
需要明确一点:这次漏洞与 Sui 的底层安全架构无关,属于 Move 语言的安全性「荣光」暂时还可信。Why?Move 语言在资源管理和类型安全方面确实具备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防范双重支付、资源泄露等底层安全问题。但此次 Cetus 协议出现的是应用逻辑层面的数学计算错误,并非 Move 语言本身的设计缺陷。具体而言,Move 的类型系统虽然严格,但对于显式类型转换(explicit casting)操作,仍需依赖开发者的正确判断。当程序主动执行 u256 到 u64 的类型转换时,编译器无法判断这是有意设计还是逻辑错误。
此外,这次安全事件与 Sui 的共识机制、交易处理、状态管理等核心底层功能完全无关。Sui Network 只是忠实执行了 Cetus 协议提交的交易指令,漏洞源于应用层协议本身的逻辑缺陷。说白了,再先进的编程语言也无法完全杜绝应用层的逻辑错误。Move 能够防范大部分底层安全风险,但无法代替开发者进行业务逻辑的边界检查和数学运算的溢出保护。(来源 )
2️⃣ 巨鲸打架,亿万美金赌注,一文梳理高杠杆多空精彩交锋全程
导读:James Wynn 写下胜利,内幕哥则为贪婪与迟疑付出代价。
链捕手:James Wynn,这位链上的传奇 Meme 币猎手,其交易之路起步异常低调。他最初只是一个在几十美元之间辗转的小仓位玩家。但在 PEPE 暴涨行情中,他突然风格大变,重仓押注,激进入局,一举从 7644 美元本金获利超 2500 万美元。PEPE 的行情不只是带来了财富,也将 James Wynn 推上了链上投机者神坛。他的合约风格极为鲜明,三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其策略:大仓位、高杠杆、高频率。每一次仓位变动都伴随着喊单声势,典型如他最近多次喊出 10 万刀的比特币非常便宜,可见其做多信仰之坚定。而他的对手,「Hyperliquid 50x 内幕哥」,则是另一种极端的存在。这位神秘空头自 2024 年初起在 GMX 平台上频繁使用高倍杠杆,累计获利达 253 万美元。他不仅活跃于 Roobet、AlphaPo 等博彩平台,还与 ChangeNOW 等与黑客交集频繁的交易所发生交互。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曾单人从 Hyperliquid 平台撸走 180 万美元,一战成名。
这场链上传奇对决发生于 5 月 21 日凌晨至 22 日清晨,整个过程如剧情一般起伏跌宕,充满火药味。凌晨 2 点,James Wynn 率先出击,加仓 40x BTC 多单至 7764.26 BTC,市值约 8.32 亿美元,开仓价 $105,033,清算价 $100,330,当时即浮盈超千万美元。此举几乎是一次「全押」,显示出他对行情的强烈信心。凌晨 4 点,内幕哥在 BTC 短线触及高点时逆势开出 40x 空单,规模 826.18 BTC,价值约 8841 万美元,清算价设定为 $108,500。在当下市场多头氛围浓烈的背景下,这一仓位显得极为凶险。随着 BTC 于下午突破 $107,500,James Wynn 的浮盈扩大至 1983 万美元,而内幕哥则开始浮亏 37.5 万美元。下午 3 点至 6 点半,James Wynn 开始逐步止盈,多单从高点 8.32 亿缩减至 2.68 亿,累计已实现利润达 1457 万美元,展现出成熟的仓位管理策略。
在这场持续 24 小时的杠杆对决中,最终 James Wynn 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5 月 22 日早间,BTC 价格一度突破 11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James Wynn 把握趋势,不断加仓至 10,200 BTC,总市值达到 11.2 亿美元,浮盈超过 2000 万美元,正式封神。而此时的内幕哥仍持有 449.43 BTC 的空单,在高杠杆下浮亏扩大至 561 万美元,前期利润几乎回吐殆尽。链上数据显示,内幕哥在 BTC 106,670 至 107,410 区间多次加空,错失止盈机会,最终被趋势吞噬。与 James Wynn 的有序减仓、分批止盈形成鲜明对比,内幕哥的贪婪与迟疑使其错过翻盘良机。这场亿级对撞,不只是两个钱包的数字游戏,更是纪律与风控的深刻教训。( 来源 )
3️⃣ 【英文长推】Sei 新白皮书解读:Giga 升级中引入了哪些关键技术创新?
导读:Sei 发布了他们的新白皮书,详细介绍了名为 Giga 的最新升级。Pavel Paramonov 撰文评析了 Sei 在 Giga 升级中引入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异步执行、多提议者共识(Autobahn)、交易并行处理和存储优化等机制。
Pavel Paramonov:Sei 在 Giga 更新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交易顺序已确定,且初始状态一致,那么所有诚实节点都将计算出相同的最终状态。基于这一点,共识机制的目标就不再是共识执行结果,而是共识交易顺序,从而允许执行与共识分离、异步处理。具体实现上,节点在处理区块 n 的同时,可以接收并准备处理区块 n+1,实现执行与区块生产的并行推进。这一机制通过将状态提交延迟至下一个区块,实现执行流程的解耦。Giga 使用 Autobahn 共识协议,该协议采用多提议者(multi-proposer)模型,每个验证者拥有一个车道来独立提出交易排序方案,系统再通过 tipcut 机制汇总各提议生成最终交易顺序。每条车道上的提议最终形成一个可用性证明(PoA),确保数据已被网络中至少一个诚实节点接收。这一架构在同步网络条件下仅需两轮通信即可完成提议确认,并在执行与共识间构建起高效的并行协作机制。这种模式对于扩展吞吐量具有显著作用,也使 Sei 成为第一个真正实现多提议者架构的 EVM Layer1 区块链。
虽然区块执行是按顺序处理的,但 Giga 引入了交易内部的并行执行模型:只要交易间没有状态冲突,它们就可以被分发至多个处理核心同时执行。这种机制建立在交易无依赖即可并行的原则之上。Giga 假设大多数交易不会互相冲突,因此系统会将交易并行处理,并在每笔交易完成后,临时将状态变更写入私有缓冲区。执行完成后系统会检查是否存在状态写入冲突:如有冲突,则重新执行;若无冲突,交易结果才被正式写入链上状态。这一设计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同时在检测到高频冲突时,系统会自动回退至串行执行,确保链的最终性不受威胁。更重要的是,Giga 完全取消了传统 mempool,交易由节点直接接收并纳入出块流程,从而减少了交易排队和重排序带来的延迟。结合异步执行模型与多线程处理能力,Sei Giga 在执行吞吐量方面实现了约 50 倍 的性能提升,为构建高频交互型 DApp 铺平了基础设施路径。
面对并行执行与高速出块带来的数据写入压力,Sei Giga 采用了全新的存储架构来支撑系统扩展性。首先,状态数据以简化的 键值对格式(Key-Value) 存储,结构相对扁平,减少了状态更新的路径深度。其次,系统采用了分层存储设计:高频数据保存在 SSD 上,提升读取速度,而冷数据则迁移至成本更低的慢速存储中。所有写入操作均通过日志记录机制(write-ahead logging)实现可恢复性,系统崩溃时可通过重放日志恢复状态。同时,Giga 在存储中引入了加密累加器(Cryptographic Accumulator)机制,允许节点无需读取完整数据结构即可验证数据正确性。这种机制不仅降低了计算开销,也为轻节点提供了状态验证能力,有助于提升网络中数据可用性的整体保障水平。此外,结合 Autobahn 的 PoA 模型,节点可在异步条件下从多个验证者中恢复遗漏数据,为整体系统的健壮性与同步性提供强支撑。正是这些基础设施层的改进,使得 Sei 能够支撑高频、高并发、高可用的交易处理需求,为其进一步拓展 EVM 场景下的性能极限打下了底层基础。【原文为英文】( 来源 )
4️⃣ USD1 放大招,涨幅告诉你谁是最热「特朗普概念」标的?
导读:伴随着 USD1 的强势出圈,市场也迎来了一波「美元热钱 + 特朗普标签」的联动行情。
BlockBeats:USD1 是由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于 2025 年 3 月发行的美元锚定稳定币,旨在 1:1 锚定美元,背后资产由短期美债、美元存款等组成,并由 BitGo Trust Company 提供托管服务。在特朗普家族强力背书下,联合创始人之一包括 Eric Trump,使得 USD1 自上线起就吸引了大量市场关注。上线仅两个月,其市值便从 1.28 亿美元飙升至 21 亿美元,跃升为全球第七大稳定币。其在 BNB 链上的流通占比高达 90%,显示出其对 BNB 生态的深度绑定。与此同时,USD1 也迅速在 HTX 等主流交易所上线,并通过 Chainlink 的 CCIP 协议实现多链部署,目前已支持以太坊与 BNB Chain。此外,阿布扎比 MGX 于 5 月通过 USD1 向 Binance 注资 20 亿美元的举措,使得 USD1 的热度再度上升。有市场传言称,Binance 可能正在通过 Alpha 平台测试 USD1 的接受度,或意图将其打造为 BNB Chain 的核心稳定币。围绕 USD1 的新叙事正在逐步构建。
随着 USD1 热度飙升,市场上围绕其概念的 meme 币也纷纷涌现并快速上涨。最具代表性的为 BUILDon,该代币在 5 月 21 日于 Binance Alpha 上线后,6 小时内涨幅高达 480%,当日市值突破 2.2 亿美元,创下新高。BUILDon 是通过 Four.meme 平台公平发射的代币,其核心定位是宣传 BSC 建设文化的吉祥物,目前已启动 USD1 建设计划,被视为 USD1 概念的重要延伸。另一热门代币 usd1doge 在 5 月 22 日 24 小时内暴涨 10 倍,从 13 万美元上涨至 200 万美元,随后迅速回落至 73 万美元左右。类似的还有 wlfidoge 及 EAGLE,后者是以太坊上首个与 USD1 相关的代币,最高市值一度达到 374 万美元,随后回落至 179 万美元,显示出市场对 USD1 概念 meme 币的高度投机热情。此外,还有多个 Four.meme 上的项目尝试搭上 USD1 的热度,但未形成持续势能。这些短期涨幅虽令人惊叹,但整体仍需关注资金持续性与背后叙事能否落地。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自 2024 年末起开始频繁布局加密市场,陆续购买多种主流资产构建其战略储备。TRX 是其中最早也是最大宗的持仓之一,从 2025 年 1 月至 3 月累计购入约 4099 万个 TRX,总价值近千万美元。此外,WLFI 还购买了 BTC、ETH、LINK、AAVE、SEI、AVAX、MNT、ENA、ONDO、MOVE 等资产,展示出其在多条公链上的战略投放意图。例如,在 SEI 上,WLFI 分三次购入合计 598 万枚 SEI,布局均价约为 0.167 美元。而在 LINK 和 AAVE 上的投入也分别达到 670 万和 570 万 USDC,表现出其对蓝筹资产的重视。除投资外,WLFI 还推进 USD1 的原生部署,联合创始人透露将支持 Tron 等更多链,同时在 DEX 平台如 Pancake、1DEX 上大额购入 EOS 与 Vaulta(A),金额合计约 600 万美元。WLFI 还与 Lista DAO、StakeStone 等合作伙伴展开深度整合,为 USD1 提供借贷与收益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生态闭环构建。这一系列行动表明,WLFI 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在推进一个更系统化、跨链布局的加密稳定币生态。( 来源)
5️⃣ Farcaster 社区的新宠儿,Noice 是下一个 Degen 吗?
导读:Noice 是一个内置于 Farcaster 客户端的 Mini App,产品形态结合了 Degen、time.fun、Frien.Tech 等多个此前经过验证的社交产品。
BlockBeats:Farcaster 协议近期迎来显著增长,不仅宣布即将推出 Pro 协议付费订阅功能,还将在客户端更名为 Farcaster 的节点上,正式接入 Solana 钱包与 Mini App 架构。更为关键的是,其在社交互动经济上的探索也进入了新阶段。BlockBeats 发现,在该协议联创 Dan 分享的一张钱包截图中,出现了多个来自 Noice 与 Tipn 的小额转账记录,这正是近期 Farcaster 生态中崛起的两款打赏类 Mini App。Noice 已成为 Farcaster 上最受关注的互动工具之一,它内置于客户端,支持用户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等日常互动行为,向内容创作者打赏 USDC 小额资金。同时,它支持用户主动向其他人请求点赞、私信、关注甚至一对一通话等互动内容,并设有每日 Top Tipper 奖励机制,鼓励更多交互行为。随着 Noice 的兴起,Farcaster 正逐步将社交互动与资金激励机制相结合,试图建立起去中心化语境下的新型用户行为经济闭环。
Noice 的操作门槛极低,用户仅需在 Farcaster 的 Mini App 市场搜索进入应用,即可设置自己每一次互动所附带的打赏金额(如 0.01 USDC),并自动在点赞、评论、转发时同步支付打赏金。目前 Noice 使用 USDC 作为默认打赏币种,但未来将支持任意代币。与此同时,Noice 团队也于 5 月 22 日在 Clanker 上线了平台币 $NOICE,市值高峰达 911 万美元,24 小时涨幅达 93%。其中 30% 的代币供应被锁仓 1 个月,其中 20% 用于空投,10% 分配给核心团队。空投总额目前设定为 180 万美元,并将依据用户交互热度实时动态增长。Noice 的设计还包括 Creator Tokens 模块,允许创作者发行个人代币,用于回应用户互动请求,如点赞或评论时销毁代币,并借助 Zora 集成实现创作者代币持有者的内容收入分成。此外,Noice 也正计划将打赏逻辑引入 Twitter(X),实现原生页面内直接打赏互动,并支持 Solana 链上任意代币流通,强化跨链兼容与资产流动性。
Noice 的机制与 Farcaster 上最早的打赏代币 DEGEN 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但其方向与落点已发生显著转变。DEGEN 更多承载的是一种社区文化与幽默价值共识,强调情绪表达与群体认同。而 $NOICE 则更聚焦于建立清晰的资金激励路径,把每一次交互行为直接量化为资金流动,推动社交资产从「文化象征」向「功能性激励工具」的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设计试图为内容互动建立明确的经济回报模型,提升创作者长期参与的积极性。然而这种转向也伴随着新风险:Noice 当前的活跃度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空投预期驱动,代币模型与治理体系尚未完全落地,长期可持续性仍待观察。尽管如此,在 Zora 空投后 Base 生态热点相对平淡的背景下,Noice 的爆发性增长或预示着 Mini App 赛道可能成为 Farcaster 生态中最具 Alpha 潜力的方向之一。BlockBeats 建议用户在参与 Noice 相关互动或购买代币前,务必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保持理性判断,警惕短期情绪带来的价格波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