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木头姐访谈:为什么重点关注 BTC ETH SOL 以及 HYPE/Perp DEX 如何穿越虚假繁荣周期/学术研究印证机构预测,BTC 5 年后价值 300 万美元?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0.10
🔥 Vitalik Buterin 获 Starknet 解锁空投 629 万枚 STRK,价值约 101 万美元
🔥 多链交易基础设施 LAB 完成 500 万美元融资,将于 10 月 14 日 TGE
🔥 Four.Meme 与币安钱包合作推出 Meme Rush
🔥 Falcon Finance 完成 1000 万美元战略轮融资,M2 Capital 领投
🔥 DeFi Development 在日本推出以 Solana 为重点的数字财库项目 DFDV JP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0.09
1️⃣ 观点|木头姐访谈:为什么重点关注 BTC ETH SOL 以及 HYPE
2️⃣ 项目介绍|Hyperliquid 的来时路(二):发芽
3️⃣ 观点|Perp DEX 如何穿越虚假繁荣周期?
4️⃣ 项目介绍|可验证云:EigenCloud 如何开启加密应用与 AI 新纪元
5️⃣ 市场|学术研究印证机构预测,BTC 5 年后价值 300 万美元?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木头姐访谈:为什么重点关注 BTC ETH SOL 以及 HYPE
导读:Cathie Wood 是 Ark Invest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她分享了自己为何坚信比特币会成为领先的加密货币,并详细解释了稳定币 (Stablecoins) 在加密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她还提到自己与 Fundstrat 的 Tom Lee 在观点上的友好分歧。尽管她认为以太坊不会超越比特币,但她对以太坊的态度有所改变,最近还投资了 BitMine。
Cathie Wood:我们并不认为所有加密货币都有发展潜力。实际上,我们认为真正有前景的加密货币并不会很多。在纯粹的加密货币领域,比特币占据了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还有稳定币,它们也是加密货币,但主要与美元挂钩,因为它们通常由国债作为抵押。因此,我们认为比特币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加密货币,并且它将成为市场中最大的那一个。比特币是一种基于规则的货币系统,其规则遵循货币数量理论。比特币的总量上限为 2100 万枚,目前已流通约 2000 万枚。这就是所谓的数量理论。而稳定币则是基于美元的数字资产。如果你能找到使用稳定币的方法,比如在 DeFi 中,你还可以赚取收益。就在上周,Coinbase 推出了一款产品,允许用户将 USDC 借给 DeFi 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人。尽管由于监管原因,这些借贷无法获得传统的利息支付,但用户仍然可以赚取高达 10.4% 的收益。
Tether 主要流通于美国和欧洲以外的地区,而 Circle 在美国的监管合规性更强。此外,Circle 还推出了基于欧元的 USDC 稳定币,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在欧洲,随着 Mica (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 的实施,Tether 和 Circle 已占据了稳定币市场 90% 的份额。那么,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人也需要稳定币呢?我们理解新兴市场的需求,比如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人们可以通过稳定币保护自己的财富。我们曾认为比特币会承担这一角色,但稳定币的出现确实分走了比特币的一部分市场,这是我们最初分析时未预料到的。在区块链技术的世界里,我们正在逐步消除金融服务中的中介角色。这些中介,我曾戏称它们为收费站。它们存在的目的是降低交易风险,并保护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安全。然而,在区块链的点对点交易模式中,这些中介将被完全取代。简单来说,传统信用卡每笔交易通常会有 2.5% 的手续费,这是中介带来的成本。而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费用可以大幅降低。在发达国家,这些费用可能从 2% 到 4% 降至 1% 以下,而在新兴市场,比如尼日利亚的汇款费用可能高达 25%,这些费用也有望显著减少。最终,区块链技术将使全球交易成本压缩到极低的水平。
这些变化需要时间才能实现。比如,我刚刚提到 USDC 的例子,有人说:“我可以以 10.4% 的利率借出资金,对吧?这样的利率在其他地方是无法获得的。” 这对储户来说是一种高收益的储蓄方式。而那些以 10.4% 的利率借款的人,通常因为规模太小而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DeFi 正在改变这一现状,让过去难以获得贷款的人现在有了机会,同时也为储户提供了更高的收益。链上的生态系统是非常透明的,许多贷款都是超额担保的。我们从 3AC 和 Luna 等加密货币崩溃事件中学到了这一点。在区块链上,任何人的抵押品如果价值不足都会被自动清算,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迅速收回资金。而在像 FTX 这样不透明且高度中心化的系统中,资金可能会完全损失。因此,从安全性角度来看,链上的透明机制实际上比 FTX 更可靠,而 FTX 显然是一个欺诈性的公司。(来源 )
2️⃣ Hyperliquid 的来时路(二):发芽
导读:HyperEVM 上的资产仍旧是 HYPE 的再发行渠道,距离成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还有很远的路。
佐爷:Hyperliquid 与做市商结盟,为 HyperCore 提供初始流动性,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对 $HYPE 的预期之上 —— 做市商通过代币换取长期利润分成。HyperBFT 节点的扩张方式是换仓,即基金会将代币份额逐步转移至做市商节点,以利益绑定他们的长期承诺。由此,$HYPE 成为 Hyperliquid 的核心负债,需要同时满足做市商、HLP 和代币持有人的多方需求。然而,这三者的诉求并不一致:若 $HYPE 价格长期停滞,散户将抛售导致做市商亏损;若价格暴涨,又可能引发巨鲸套现与系统性风险。因此,团队选择让 $HYPE 在 $50 左右区间震荡,这一价格既保留了升值空间,又在熊市中具备较低下行压力。Hyperliquid 的策略并非直接售卖流动性,而是将其包装成安全性的资产,以换取节点的信任和承诺。这种以安全性为核心的出售逻辑,成为项目在 HyperEVM 启动前的重要过渡,也奠定了未来代币经济体系的基础。
Hyperliquid 在 HyperCore 成功复刻 CEX 流动性后,开始构建开放式公链架构,让 $HYPE 不再只是激励代币,而是逐步具备真实消费场景。然而从 App Capital 数据看,HyperEVM 上的资金流仍主要来自 $HYPE 的再发行与衍生资产,生态尚未形成独立的内生循环。LST、借贷与收益协议大多围绕 $HYPE 展开,而 DEX 等中立基础设施难以起量。以 Kinetiq 为例,它像是链上再发行商,通过包裹 $HYPE 发展 LST、借贷和稳定币业务,同时作为 HyperBFT 节点参与协议收入分配。相比之下,HyperEVM 的主力 DEX——HyperSwap TVL 仅约 4400 万美元,远逊于主流公链的流动性水平。这意味着 HyperEVM 目前仍是 $HYPE 的杠杆放大器,而非独立生态。Hyperliquid 想要复制以太坊的开放式增长,必须让 $HYPE 从回购支撑转向真实消费,即通过协议使用和交易活动形成正向循环,否则代币与流动性的关系仍然是单向依赖。
Hyperliquid 推出的 HIP-3 提案与 CoreWriter System,构成 HyperEVM 与 HyperCore 的价值桥梁。HIP-3 允许用户在 HyperCore 上自建合约市场,包括预测市场、外汇与期权等,每个项目需质押 50 万枚 $HYPE 作为保证金。表面上这是一种去中心化拍卖机制,实际上却通过 CoreWriter 系统建立了 HyperEVM 与 HyperCore 的循环杠杆关系 —— 即生态中产生的 $HYPE 会重新回流至 HyperCore,引发事实上的通缩。由 Kinetiq 发起的众筹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循环:项目方集资参与竞拍,部署后需以 $HYPE 支付手续费并分润 50% 给 Hyperliquid;若出现违规行为,质押的 $HYPE 将被罚没。这样,HyperEVM 的交易行为最终都转化为对 HyperCore 的价值支撑。可以说,Hyperliquid 通过开放访问权限 + 强制质押机制,实现了代币价值的闭环放大。HIP-3 不仅重新定义了 $HYPE 的经济模型,也标志着 Hyperliquid 从单一撮合系统走向公链 + 交易所的混合形态,为其成为下一个 Binance 式平台奠定了结构基础。( 来源 )
3️⃣ 【长推】Perp DEX 如何穿越虚假繁荣周期?
导读:谈一谈关于 Perp DEX 后市演变的若干洞察。
Haotian:1)刷交易量换空投预期的「数字游戏」不持久。若大量用户奔着空投预期来刷量(wash trading)而不是真正的使用产品,若专业套利者低成本剥夺了大部分激励预算,若项目方为了数据好看默许甚至鼓励这些行为。长此以往整个积分系统就变成了没有真实价值创造挂钩的预期游戏,总会有泡沫破裂的一天;
2)平台间的低费率 War 存在用户「隐性买单」。平台之间的内卷竞争会把「收入模型」压缩到极致,但维持零手续费的价值捕获平衡点到底是什么?若看似「零手续费」实际损耗却在清算罚金、资金费率等用户看不到或不在意的地方,长此以往这种打法都是短暂不可持续的。要么像 Robinhood 把 PFOF 卖给做市商,要么做增值服务的 Broker,这些都是需要长期迭代的产品力才能成就;
3)CLOB 主导的 perp dex 繁荣还只是场内狂欢。perp dex 不是一个新物种,但这一波万亿级的虚假繁荣背后更多是 BTC、ETH 等 Crypto Native 资产刷出来的量。未来 TrdfFi 资产向链上转移,比如真正有需求的股票、外汇、大宗商品等,CLOB 的全链订单簿模型就未必奏效了,反倒 Oracle 或 RFQ 模式会更高效。问题来了,是提前谋局拥抱传统增量资产,还是 10 万刀购买 CLOB Dex 代码搞激励大战,谁在真正创造价值就一清二楚了。
4)靠黑盒执行层撑起来的高估值无法被有效验证。虽然一些 perp dex 都标榜自己的差异化,但天量的交易数据和藏着捂着的黑盒技术并无法真正让高估值 Price in。若用户连订单怎么处理、流动性从哪来、价格怎么形成都不知道,若所谓的「最优执行」实际上是在吃用户 MEV、靠信息不对称赚钱,这并不是真正的技术护城河。用 zk proof 证明逻辑没错,但实时追踪订单,订单数据指标和技术手段能不能经受市场考验都是关键;
5)perp dex as a Service 会稀释整个赛道的总体价值。若大家都做 CLOB、都支持类似交易对、都是 maker/taker fee、都有积分系统,若差别只是 UI 好看点、空投预期高点、KOL shilling 猛点,长此以往整个 Perp DEX 赛道的总体价值会被严重稀释。是继续「一键发链」搞内卷,还是真正去解决用户痛点建立差异化?前者只会让整个赛道陷入死亡螺旋,后者才有可能跑出真正有价值的项目。( 来源)
4️⃣ 可验证云:EigenCloud 如何开启加密应用与 AI 新纪元
导读:加密领域的应用层过于狭窄,现有技术栈缺乏可编程性,区块链无法满足现代应用所需的计算能力。而 EigenLayer 推出的 EigenCloud,通过云规模可验证计算来解决这一问题。
Delphi Digital:在现有区块链架构中,运行高强度计算任务(如 AI 推理、游戏渲染或大规模数据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去信任机制带来了确定性与安全性,但同时也使得每一次计算都需要全网节点共识,从而让复杂任务的执行成本呈指数级上升。结果是,大多数应用不得不迁移至链下运行,而这种迁移也意味着信任保障的消失 —— 开发者与用户都必须重新依赖中心化的服务器或云提供商。区块链原本试图解决的信任问题,反而在应用层被重新引入。EigenCloud 正是针对这一核心矛盾提出的解决方案。它让链下计算变得可验证,在规模化环境中仍能保持智能合约级的信任保证。通过将验证逻辑与计算逻辑解耦,EigenCloud 让开发者可以像在 AWS 或 GCP 上一样灵活调用算力,同时通过加密证明机制确保执行结果的正确性与可追溯性。这样的设计为 AI 智能体、zkTLS、安全数据上链及可验证预测市场等新应用形态打开了新的可能,使重计算场景不再与去信任理念相冲突,而成为加密基础设施可扩展的关键路径。
EigenCloud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加密网络抽象为可验证的云基础设施,让开发者能够以模块化方式构建应用。系统由三大原语构成:EigenDA、EigenVerify 与 EigenCompute。前者提供大规模的数据可用性层,确保链下执行的数据仍能被追踪与验证;EigenVerify 则通过客观与主观两种机制来验证结果正确性,可在不同参与方间达成共识;EigenCompute 负责验证链下逻辑,使复杂计算在脱离区块链主网的情况下依旧具备加密安全性。这一组合相当于为 Web3 建立了一个 去中心化 AWS—— 开发者可以像调用容器或微服务那样,将任务拆解为多个独立模块,通过 EigenDA 记录并在 EigenVerify 层链接起来。整个执行路径中的每一步都可被单独验证和惩罚,既保持灵活性,又保障了信任。这种架构不仅让 AI 推理、数据分析或链下订单撮合等重任务成为可能,也预示着 Web3 基础设施的范式转变:从链限制应用到应用定义链,真正实现让基础设施为应用弯曲。
在可验证计算成为现实后,EigenCloud 进一步提出了主权 AI 智能体的设想。当前,大多数能访问用户钱包或交易账户的 AI 系统都是黑箱操作,用户既无法验证其决策逻辑,也无法追踪错误来源,更无法在损失发生后追责。而 EigenCloud 通过链上承诺机制让这种关系被彻底重构:智能体的策略(即权限范围)、代码(容器哈希)和数据来源都以可验证方式存储在链上,并由可罚没的抵押金支撑。当智能体偏离既定规则时,操作者将自动失去抵押资产,从而实现责任与自治的平衡。这正是所谓的 Cloud Chain Thesis 比特币带来了可验证的货币,以太坊实现了可验证的金融,而 EigenCloud 则成为可验证应用的底层载体,连接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中最薄弱的信任环节。公有云的崛起曾创造出超过 10 万亿美元市值,如今,可验证云有望复刻这一奇迹 —— 不同的是,新的信任基础不再是相信 AWS,而是相信密码学与可惩罚机制。这意味着加密行业正进入一个以可验证性为核心的新纪元。(来源)
5️⃣ 学术研究印证机构预测,BTC 5 年后价值 300 万美元?
导读:100 万美元,可能在 2028 年到来。
深潮:为期一天的币安人生狂欢结束后,少数人收获巨大收益,多数人陷入懊悔和自省。相比短期未抓住 Meme 币的遗憾,长期无法持有比特币并实现稳健收益,是另一种周期性出现的循环式遗憾。例如国庆期间一张比特币收益预言图在社交媒体上热议,即使三年前买入并长期持有 BTC,也依然获得可观收益。稳健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作为加密市场风向标的比特币还能涨多高?此前,MicroStrategy 预测 2036 年 BTC 将达 240 万美元,ARK Invest 则在 2030 年预测 380 万美元,这些预测被认为过于乐观。但最新来自 Satoshi Action Education 的学术研究显示,基于纯供需分析,比特币在 2036 年有 75% 概率超过 481 万美元,高于机构最激进预测 25%。同时,该研究预测 2030 年 BTC 有 50% 概率超过 335 万美元,与 ARK 的预测相差不大。该研究方法不依赖历史价格走势或市场份额假设,而是基于固定供应量与当前可观测购买行为计算供需平衡,优势在于关键变量可持续追踪和验证,如 ETF 流入、企业购买及矿工囤币等。
研究进一步指出,未来比特币突破 100 万美元的时间最可能在 2027 年底至 2028 年底之间。中位数情景显示 2027 年底已达 110 万美元,75% 概率区间则在 2028 年内实现,这与 ARK Invest 的时间线基本吻合。相比机构预测,这项研究仅关注供需变化,避免了其他市场假设的干扰。截至 2025 年 7 月,比特币总量已达 1990 万枚,剩余 110 万枚将在未来 115 年缓慢释放。研究统计显示,中本聪早期挖出的约 97 万枚未动,约 157 万枚因私钥丢失永久损失;剩余 1736 万枚有效流通供应中,有 1440 万枚超过 155 天未动,被归类为非流动供应。研究假设其中 40%(约 576 万枚)会永久退出市场,用作企业储备、DeFi 抵押或长期锁定。如此计算,可能回流市场的流动供应约为 864 万枚,加上交易所流通的 300 万枚,总流通量约 1164 万枚。链上数据显示,非流动供应在 2025 年 1 月至 6 月已从 1390 万枚升至 1437 万枚,每天约 2650 枚进入长期持有状态,且 70–90% 超过 155 天未移动。一旦这些 BTC 离开交易所,可能长期不再回流,这种供需失衡已在加速。
研究发现,当流动供应降至 200 万枚以下时,比特币价格可能进入非线性增长阶段。模拟显示,不同每日退出流通数量对价格有明显影响:每日退出 1000 枚,2036 年价格约 139 万美元;2000 枚约 160 万美元;4000 枚约 241 万美元;6000 枚则可能飙升至 586 万美元,年化收益率超过 45%,接近临界点。按照当前速度,这一临界点可能在 3–5 年内到达,若每日退出 7000 枚,则时间提前至 2028–2029 年。研究也指出最大不确定性在于那 1440 万枚沉睡比特币,有多少会在价格上涨时回流市场。假设其中 40% 永久锁定,10000 次模拟显示,即使最乐观情况下(1300 万枚可流通),2036 年 BTC 仍有 50% 概率超过 600 万美元。这说明,当前比特币市场正在经历流动供应收紧的现实过程,而这将推动价格在未来几年加速上涨,形成类似 2019–2021 年的牛市效应,但可能更加剧烈和快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