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减半来袭:Bittensor 的经济模型和生态系统将如何演变/我与以太坊的八年/Kraken 即将 IPO,有哪些标的可以炒作?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8.1
🔥 Coinbase 第二季度净利润达 14.3 亿美元,总收入环比下降 26%
🔥 Strategy 第二季度净利润达 100 亿美元,拟筹资 42 亿美元增持比特币
🔥 Figma 将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曾披露其持有近 7000 万美元的比特币 ETF
🔥 Tether 第二季度净利润 49 亿美元,USDT 流通量突破 1570 亿美元
🔥 灰度推出 Grayscale Story Trust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7.31
1️⃣ 项目进展|减半来袭:Bittensor 的经济模型和生态系统将如何演变?
2️⃣ 以太坊|贝莱德 20 年老兵 all in 以太坊,Joseph Chalom 加盟 SharpLink 争当以太坊版微策略
3️⃣ 项目进展|Fluid V2 即将发布:能否引领 DeFi 交易体验新革命?
4️⃣ 以太坊|我与以太坊的八年
5️⃣ 项目介绍|Kraken 即将 IPO,有哪些标的可以炒作?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长推】减半来袭:Bittensor 的经济模型和生态系统将如何演变?
导读:TAO 的减半将构成一种筛选机制,这可能对 TAO 构成利好。流动性注入减半,将削弱那些依赖代币激励维持生存的弱势子网的安全缓冲区,迫使整个生态从依赖通胀激励转向真正的收入驱动。
Lucas:Bittensor 的 TAO 减半预计将在 2025 年 12 月至 2026 年 2 月之间发生,当前预计日期为 2025 年 12 月 13 日。与比特币类似,TAO 的总发行量被硬性限制在 2100 万枚,每当流通量达到其中的一半(即 1050 万枚)时,区块奖励就会减半。当前网络流通约为 940 万 TAO,离阈值不远。然而,与比特币不同的是,Bittensor 的激励机制分布在多个子网中,每个子网都有自己的原生代币 Alpha(α)和独立的流动性机制。因此,这次减半带来的连锁反应将远比比特币复杂得多。减半后的主要变化如下:首先,区块奖励将从每个区块 1 枚 TAO 降至 0.5 枚,即每天新发行的 TAO 数量将从约 7200 降至 3600 枚。其次,网络的年通胀率将从 25% 降至 12.5%。再者,注入每个子网交易池的 Alpha 数量(Alpha_in)也将减少一半。由于 Alpha_in 由 TAO 排放量除以 Alpha 价格计算而来,TAO 排放的减少直接导致 Alpha_in 减少。这意味着交易池深度变浅,导致任意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加剧,特别是对于原本流动性较差的子网。需要注意的是,矿工、验证者和子网拥有者获得的 Alpha 奖励(Alpha_out)保持不变,只有在各个子网自身的减半事件中才会被削减。因此,减半带来的不是参与者奖励减少,而是整体生态结构的复杂调整。
TAO 减半对子网拥有者而言是一次极大的挑战。由于每个子网交易池中可注入的 TAO 数量减少,新子网在启动初期面临更大困难。假设一个子网在减半前的六个月内积累了约 10 万美元的 TAO 作为交易池支撑,那么一个在减半后启动的子网,即使在同样时间内,也可能难以吸引到 5 万美元的 TAO 注入。流动性减半直接导致每一笔买卖订单对 Alpha 价格造成更剧烈的波动,放大价格下跌压力。这对缺乏预留资金的新子网来说是致命打击。因此,子网拥有者需要迅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首先,他们需要在几周内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PMF),否则矿工和投资人将迅速转向更具流动性的替代子网。其次,外部收入的获取将变得至关重要。这可能包括向客户收取推理服务费用(如 Targon)、销售数据或授权许可(如 Data Universe 或 Masa)等方式。实际上,目前已有部分子网运营者表现得更像初创公司 CEO,而不是仅靠挖矿奖励维持运营的收益农民。TAO 减半将迫使所有子网团队尽快转向这种以收入为导向的可持续经营模式。未来的成功子网,必须既能吸引流动性,也能创造实际业务收入。
减半对矿工与验证者的直接奖励机制几乎没有改变:他们获得的 Alpha(Alpha_out)数量保持不变,运营成本也没有减少,例如电费、硬件维护等。但问题在于,支撑这些奖励的子网交易池的流动性大幅缩水,这使得他们的收入风险陡然上升。Alpha 的市场价格表现将成为决定矿工和验证者盈利与否的关键。如果某个子网 Alpha 的价格因流动性不足而暴跌,即使奖励数额不变,最终换算成 TAO 或法币的收益也可能无法覆盖成本。因此,可以预见,大多数矿工和验证者将逐步退出流动性差、波动性高的子网,转而聚集到 TAO 储备充足、商业模型清晰的优质子网中。过去那种撒网式挖矿模式将不再奏效,矿工将需要专注于一两个高质量子网,并持续提供高价值的计算工作,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 Alpha 奖励。而验证者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子网的选择上,虽然他们运行的是由子网提供的验证脚本,无需太多技术调整,但在收益来源不稳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将 Alpha 和 TAO 质押转向更稳定的子网,以保证持续回报。【原文为英文】(来源 )
2️⃣ 贝莱德 20 年老兵 all in 以太坊,Joseph Chalom 加盟 SharpLink 争当以太坊版微策略
导读:SharpLink 花千万美元挖角,贝莱德加密货币负责人 Joseph Chalom 加盟争夺「ETH 版微策略」。
PANews:以太坊凭借质押及再质押等机制,持续吸引机构资本进入。近日,曾在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任职二十年的高管 Joseph Chalom 宣布加盟上市以太坊财库公司 SharpLink Gaming(代码:SBET),担任联合首席执行官(co-CEO),开启职业生涯新阶段。Chalom 加盟后,SharpLink Gaming 在短时间内大举购入逾 7.7 万枚 ETH,并全部进行质押。公司现持有约 43.8 万枚 ETH,与另一家财库策略公司 Bitmine 竞争 ETH 版微策略地位。Bitmine 在著名分析师 Tom Lee 号召下吸引了 Ark Invest 重金买入,而 SharpLink 团队以币圈背景为主,急需 Chalom 这位拥有传统金融人脉的领袖,帮助引入华尔街资本。Chalom 以其丰富的传统金融与法律背景,将成为 SharpLink 的关键人物,助力公司战略实现快速发展。
Joseph Chalom 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早年从事公司与监管法律顾问工作,后进入金融科技领域。2005 年加入贝莱德,担任 BlackRock Solutions 首席运营官,推动全球机构级风控及投资管理平台 Aladdin 产品化,使其服务全球超十万亿美元资产。2020 年,Chalom 晋升为董事总经理,全面负责贝莱德在数字资产、技术生态系统等领域的战略规划,主导与 Coinbase Prime、Securitize、BNY Mellon、Circle 等数字资产机构合作,推动传统资产管理与区块链生态深度融合。2023 年 7 月,Chalom 宣布加盟 SharpLink Gaming,担任联合 CEO,开启加密货币领域的新征程。Consensys 创始人 Joseph Lubin 也对 Chalom 加盟表示高度认可,认为这是 SharpLink 以太坊财库战略的重要背书。
Joseph Chalom 是贝莱德数字资产战略的核心推手,领导推出了全球最大比特币 ETF iShares 比特币信托(IBIT),管理资产超过 800 亿美元,稳居市场领先地位。今年 7 月,贝莱德又推出了 iShares 以太坊信托(ETHA),为传统投资者提供合规且便捷的数字资产投资渠道。ETHA 上线仅一年,管理规模已突破 100 亿美元,成为历史上第三快达到此规模的 ETF。Chalom 还推动了基于以太坊的国债代币化产品 BUIDL,创新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早在 10 年前,贝莱德便开始探索加密货币领域,Chalom 领导下的数字资产团队与行业巨头如 Coinbase、Consensys 等密切合作,致力于打造合规、安全且高效的数字资产生态。面对市场波动,Chalom 依然坚定看好区块链技术的未来,认为其将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中扮演重要角色。( 来源 )
3️⃣ 【英文长推】Fluid V2 即将发布:能否引领 DeFi 交易体验新革命?
导读:Fluid 的实力已经开始显现 —— 在多个主流交易池中,协议持续从 Uniswap 手中抢占市场份额,表现强劲。
Castle Capital:以太坊的 DeFi 生态远未达到理想的效率状态,夹心攻击(Sandwich Attack)仍广泛存在,成为 MEV(最大可提取价值)机器人榨取价值的常见手段。例如最近在 Ekubo(以太坊上最活跃的 DEX 之一)的一笔交易中,用户将价值约 7740 美元的 USDT 兑换为 USDC,却因夹心攻击损失了近 200 美元,而攻击者却因此获利约 9000 美元。所谓夹心攻击,是指当某个用户发起大额交易,并允许一定滑点范围时,这笔交易会先进入内存池(mempool)等待打包上链。而 MEV 机器人通过监听 mempool,发现有利可图的交易后,会向区块生产者(通常是验证者或打包节点)支付贿赂,让自己的交易(通常金额更大)优先打包,从而先一步改变交易对价格,对用户造成不利影响。之后攻击者再将代币反向兑换,吃下因套利机会而产生的价格差。这些夹心攻击交易通常被称为 DEX 上的毒性流量(toxic flows),虽然损害用户体验,却是许多 DEX 收取手续费的重要来源。例如有数据显示,Uniswap 上高达 79% 的交易量都来自夹心攻击交易。这不仅对普通用户极不友好,也逐渐腐蚀 DeFi 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为应对夹心攻击泛滥、交易效率低下等问题,Fluid 正式推出「Fluid DEX Lite」版本,作为其原有交易平台的延伸补充。与主流 DEX 不积极遏制 MEV 相反,Fluid 选择从机制设计上出发,构建一个更高效、更友好的交易环境。Fluid DEX Lite 是建立在 Fluid 核心协议上的信用机制产品,目标是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性优化:首先是 Gas 成本极低,交易逻辑仅消耗约 10,000 Gas,相比之下,行业中最佳 DEX 的交易逻辑也需要约 24,000 Gas;保留了 Fluid DEX v1 的核心逻辑以及单例架构(Singleton architecture),可实现更高效的路由与多交易池兼容;初期只支持 USDT-USDC 交易对,未来会由社区治理决定是否开放更多交易池;该池由 Fluid 的流动性层提供 500 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这部分资本并非来自金库补贴,而是以信用额度形式启动,目的是为协议本身创收。
随着 Lite 版本的上线,Fluid 的整体战略更加清晰。其目标不仅是改善交易环境,更是通过机制创新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从 Uniswap、Ekubo 等现有 DEX 中争夺高频交易对的流量。Fluid 的流动性层所提供的 500 万美元不仅承担启动角色,还带来了多重协议收益:所有借贷费用将直接回流至 Fluid 的借贷市场,进一步增强协议收入能力;每一笔交易产生的 Swap 费,将直接归入 DAO 国库,提升社区治理资产;据估算,整个池子的年化收益(APR)可达到 10% 左右;如出现任何损失,由 DAO 金库兜底,为 LP 提供一定安全保障。更令人期待的是,Fluid 即将推出 V2 版本,包含多个维度的优化升级,不仅对交易效率和流动性结构进行调整,还将进一步整合钱包基础设施与用户体验组件。这种「Lite + V2」的双轨并进模式,是 Fluid 团队过去两年重构协议方向的核心成果。【原文为英文】( 来源 )
4️⃣ 【长推】我与以太坊的八年
导读:以太坊这条网络,已经平稳运行 10 年,3650 个日夜,没有任何中断和维护窗口。
0xTodd:2015-2016 年,以太坊刚诞生时,仅凭智能合约这一项,就显得足够新颖。在当时,市面上的主流加密货币如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等,均缺乏通用计算的能力。而以太坊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编写逻辑的合约平台,尽管彼时人们对它的应用还非常浅显,基本上只用来发币。彼时参与者甚至还在使用极其原始的钱包工具(如 MyEtherWallet),难以想象开发 DApp 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以太坊仍然因发币这一爆款功能迅速走红。ICO(首次代币发行)不再需要深度定制或技术团队,任何人都可以轻松部署智能合约,创造属于自己的 Token。由于参与 ICO 需要使用 ETH,市场形成了巨大的购买需求,推动以太坊价格一路上涨。2017 年 ICO 热潮达到巅峰,甚至在中国九四禁令后,以太坊价格由人民币 1400 元上涨到美元 1400 元。但随着太空链、英雄链等明星项目相继破发,市场泡沫开始破裂。大量项目方将募集来的 ETH 套现,投资者被套,FOMO 逐渐反转。以太坊从高点一路下跌,最终在 2019 年跌至 80 美元,跌入谷底。
2020 年,Compound 推出代币奖励机制,标志着 DeFi(去中心化金融)时代开启。它不仅是以太坊上第一个可落地的金融应用,更重要的是,其效率甚至超越了传统金融。人们能以更低的利率借款,获得更高的存款回报,甚至出现补贴高于借款利息的电表倒转局面。这不同于之前的炒概念项目 ——DeFi 让人们看到区块链技术真正的生产力。Uniswap、Sushiswap 等 AMM(自动做市商)协议需要大量 ETH 作为流动性,市场需求再次上升。持有 ETH 可以参与流动性挖矿,获取超过 100% 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ETH 价格随之上涨至 4800 美元新高。然而,DeFi 的爆发也带来了竞争。以太坊链的高昂 Gas 费成了劣势,催生了 Solana、BNB Chain 等低费用替代方案。2022 年 Terra/Luna 崩盘、FTX 和 3AC 接连倒下,DeFi 一夜入冬,ETH/BTC 汇率持续走低。面对困境,以太坊及时调整战略,从 L1 扩容转向 L2(Layer 2)解决方案,推出 Arbitrum、Optimism、ZK-rollup 等项目。这样做一方面保住了以太坊的生态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阻止了 Coinbase、Uniswap 等龙头另起炉灶。只要 EVM(以太坊虚拟机)生态仍在,以太坊就依旧是「天下共主」。这一时期,以太坊虽然饱受质疑,但也证明了自己的韧性与适应力。
随着 2022 年以太坊成功完成从 PoW 到 PoS 的转型,Staking 成为新核心。Lido、EtherFi 等 Liquid Staking Token(LST)协议迅速崛起,占据 DeFi TVL 的半壁江山。Staking 锁仓虽减少了抛压,但也限制了 ETH 的流动性和经济活性。LST 相关应用(如循环贷)大量涌现,推动 AAVE、Morpho 等借贷平台 TVL 飙升。此阶段以太坊虽维稳,却缺乏新叙事,难以激发市场热情。3% 左右的年化利率虽吸引机构参与,但对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这使以太坊进入了又一轮价格低迷期。Gas 费用下降,链上活动乏力,市场陷入寒冬。与此同时,LST 与 DeFi 形成强绑定关系,反而限制了以太坊生态的叙事发展空间。直到 2024 年,美国批准现货 ETH ETF,ETH 正式进入主流资产行列。Bitmine 与 SharpLink 两家公司,仿效 Saylor 的微策略模式,通过买入 ETH、抵押再融资的方式不断放大头寸,带动市场 FOMO 情绪回暖。加之以太坊社区长年累积的商誉(V 神未曾站台空气项目,持续推动 ZK、隐私、简化方案等研发),ETH 再次获得机构青睐。( 来源)
5️⃣ Kraken 即将 IPO,有哪些标的可以炒作?
导读:Kraken 融资再次点燃上市预期。
BlockBeats:随着 OpenAI、SpaceX 等顶级公司长期维持私有化,大量原始员工和早期投资者希望在上市前提前变现手中股权。而 Forge 正是连接这些想卖的人和想提前买的投资者的交易市场。如今 Kraken 的上市预期被炒热,若其员工或机构开始抛售股权,Forge 等私募股权交易平台可能成为散户押注的间接入口。在 Forge 平台上,投资者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购买未上市公司的股份:第一种是直接交易,即你找到某位愿意出售 Kraken 股权的持有者,与之协商价格。Forge 会协助完成 KYC、尽调与合约签署流程。第二种是通过 SPV 交易(Forge Funds),Forge 会设立专门的特殊目的实体(SPV),汇集买家资金后统一购买目标公司股权。你所持有的是 SPV 的份额,而非公司股票本身。这种方式绕开 ROFR,更适合想快速入场的投资者,甚至可在几天内完成交易。等 Kraken 真正 IPO 后,SPV 也有望获得流动性兑现。目前 Forge 平台上的价格为 36.13 美元,一年内涨幅高达 200%,体现了市场对 Kraken 上市预期的热情。估值约为 100 亿美元,如果 Kraken 能够顺利以 150 亿美元估值上市,当前入场者或将获得超过 50% 的超额收益。
继 Coinbase 推出的 Base 链成为 Layer 2 板块的流量中枢后,Kraken 也正式入局,以 Ink 网络打响了其 Layer 2 战略的第一枪。Ink 是一条基于以太坊 OP Stack 构建的 Layer 2 区块链,主打高速吞吐、低延迟和对以太坊虚拟机(EVM)的原生兼容,旨在成为 Superchain 上的 DeFi 中枢,为未来的交易、支付及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坚实的底层支撑。该网络由 Kraken 牵头推动,其原生代币 $INK 将由子公司 Ink 基金会发行,并通过 Kraken 交易平台的空投计划分发给符合条件的活跃用户与生态参与者。尽管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分发标准与时间表,但这一消息已成为市场的焦点。6 月 17 日,Ink 基金会宣布 $INK 总量将永久封顶为 10 亿枚,无增发、无治理权,仅用于生态激励与用户层使用,定位更接近于燃料属性,而非传统的治理代币。首个明确的应用场景是由 Aave 驱动的原生流动性协议,这是 Ink 推进 onchain capital stack 的关键一环。该协议将借贷机制原生集成至 Ink 链上,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链上资金调度服务。
Kraken 联合 CEO Arjun Sethi 表示,Ink 的使命是将生产级的链上系统深度整合至 Kraken 产品体系中,推动中心化平台向链上金融体系的战略性迁移。而 Ink 基金会董事会则将此称为一个关键时刻,认为 Ink 的启动标志着 CeFi 与 DeFi 开始融合,也是全球统一资本市场愿景迈出的实质一步。随着主网已正式上线,Ink 的生态初具雏形。平台已开放 memecoin 发射工具 Inkypump,首个吉祥物代币 $ANITA 曾一度冲上 800 万美元市值,目前稳定在 400 万美元附近。虽然 $INK 的 TGE 尚未公布,但在 Base 等 L2 项目的成功案例刺激下,市场对 Ink 的潜力已有强烈预期。参考 Base 链在生态活跃度、TVL、项目数量上的快速爬升以及 $VIRTUAL、$ZORA 等围绕其构建的生态代币表现,具备 Kraken 团队直接背书、且将自带流量和资源倾斜的 Ink,无疑具备成为下一条热门 L2 主线的可能。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一旦 $INK 启动流通并开放交易,势必将成为 CeFi 炒作叙事下的正统代表之一,尤其是在 Kraken 有意将其交易能力与链上场景深度绑定的背景下,Ink 不仅是一个 L2,更可能成为 Kraken 的 onchain 战略核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