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BASE 代币经济学提案/ZK 叙事如果彻底引爆会如何/七大中心化交易所深度对比:谁才是投资者的真正印钞机?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0.11
🔥 过去 12 小时全网爆仓 191.03 亿美元,其中 Hyperliquid 爆仓 102.69 亿美元
🔥 知情人士:Polymarket 代币即将推出,但预计不会在今年发布
🔥 Galaxy Digital 从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获得 4.6 亿美元战略投资
🔥 MetaMask 将于 10 月底推出多链账户
🔥 Monad:代币代码为 MON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0.10
1️⃣ 研报|IOSG 周报:一文读懂稳定币公链
2️⃣ 研报|a16z:推动负责任加密创新的五项举措
3️⃣ 项目进展|BASE 代币经济学提案
4️⃣ 市场|ZK 叙事如果彻底引爆会如何?
5️⃣ 项目介绍|七大中心化交易所深度对比:谁才是投资者的真正印钞机?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IOSG 周报:一文读懂稳定币公链
导读:Artemis 2025 年的研究报告指出,2024 年通过稳定币结算的经济规模已高达约 26 万亿美元,其体量已然达到了主流支付网络的水平。相比之下,传统支付领域的费用结构如同一种隐形税:约 3% 的手续费、此外的外汇点差、以及无处不在的电汇费。
IOSG Ventures:Plasma 是专为 USDT 打造的区块链,目标是成为 USDT 的原生结算层,并针对高吞吐、低延迟的稳定币支付进行优化。其私有测试网于 2025 年 5 月下旬启动,7 月转入公共测试网,并在 9 月 25 日成功上线主网测试版。在稳定币支付公链赛道中,Plasma 是首个进行 TGE 的项目,并在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首日 TVL 与流动性均创下记录,并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自主网测试版上线以来,其增长势头显著。截至 9 月 29 日,Plasma 链上 Aave 存款突破 65 亿美元,成为第二大市场;截至 9 月 30 日,注册生态钱包 Plasma One 的用户超过 7.5 万。DeFiLlama 数据显示,Plasma 上的 Aave TVL 为 57 亿美元,稳居第二,仅次于以太坊和 Linea。同时,Veda、Euler、Fluid 和 Pendle 等项目在 Plasma 上也有客观的 TVL,这得益于主流 DeFi 项目在上线第一天便成功部署。外界对其早期增长也存在争议,认为主要由激励驱动,而非完全有机。Plasma CEO 保罗强调,依赖加密原生用户和激励并非可持续模式,未来真正考验是实际应用情况,这也是持续关注的重点。
Plasma 的市场进入策略以 USDT 为核心,聚焦新兴市场,特别是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等地区,这些地区 USDT 网络效应强,稳定币已成为汇款、商户支付和日常转账的必备工具。要实现战略落地,需依靠地推式分发:逐条支付走廊推进、建立代理网络、本地化用户引导,并把握各地监管时机,同时划定清晰风险边界。Plasma 将开发者体验视为护城河,计划为 USDT 提供友好的开发者接口,类似 Circle 对 USDC 所做的投入。其支付技术栈上提供统一 API,让开发者无需自行拼装底层设施,内置预集成合作伙伴模块,即插即用。同时,Plasma 探索合规框架下的保密支付,其最终目标是让 USDT 极易集成和开发。所有市场和开发者战略的落地点是 Plasma One—— 面向消费者的前端入口,整合存储、消费、赚取及发送数字美元的功能,定位为稳定币原生数字银行及卡产品,为数亿依赖稳定币但仍受本地化摩擦困扰的用户提供统一界面。2025 年 9 月 22 日发布 Plasma One,访问通过等候名单分阶段开放,主打功能包括稳定币余额支付、消费返现、即时零费用 USDT 转账及跨 150 国商户卡片使用。
Stable 是专为 USDT 支付优化的 L1 区块链,旨在解决传统基础设施低效问题,包括不可预测费用、结算缓慢及复杂用户体验。其市场策略是直接与支付服务提供商、商户、业务集成商及数字银行合作,消除运营难题,如管理 Gas 代币波动和承担转账成本。目前以服务工坊模式运行,未来将固化为 SDK 供 PSP 自助集成;并引入企业级区块空间,确保 VIP 交易优先打包,实现首个区块内结算保证及成本可预测性。Stable 9 月 29 日发布面向消费者应用 app.stable.xyz,定位为满足 P2P 转账、商户支付、房租等日常需求的简易 USDT 钱包,提供即时结算、零 Gas 费支付及透明费用。通过 EIP-7702,用户可在单次交易中临时使用智能钱包结算网络费用,所有费用均以 USDT 支付。其架构包括共识层 StableBFT、EVM 层、预编译合约及高性能 RPC 层,兼顾高吞吐、低延迟与开发者易用性。Stable 定位为 L1,而非 L2,确保支付场景核心保障,并保留 EVM 兼容性,实现支付功能优先部署和代码迁移便利。未来还将原生支持 PayPal 稳定币 PYUSD,实现免 Gas 费支付,扩大稳定币支付生态。(来源 )
2️⃣ 【英文】a16z:推动负责任加密创新的五项举措
导读:联邦加密货币立法进展迅速。在过去三个月里,特朗普总统签署了《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GENIUS 法案),而众议院则以压倒性两党支持推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资产市场明晰法案》(CLARITY 法案)。
a16z:美国加密立法正在快速推进。过去三个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 “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众议院也以压倒性两党支持推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资产市场明晰法案(CLARITY)。但联邦政府并非唯一制定加密规则的机构,2024 年有 27 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通过了 57 项与加密相关的法案。虽然联邦立法着重于消费者保护、监管明确性和创新促进,从而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各州自行制定全面加密法规的必要性,但各州仍可在推动负责任的加密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各州可以采取多项针对性、前瞻性的措施,以保障公民利益并支持本地区块链企业。例如,州政府可以采用 DUNA(去中心化非注册非营利协会法案),为区块链网络提供合法身份,使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能够与第三方签约、上法庭、缴纳税款,同时保护成员免于因他人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自 2024 年 3 月怀俄明州率先通过 DUNA 法案以来,Uniswap DAO 等项目已采用这一结构,确保去中心化治理的同时满足合规要求。这种模式将帮助 DAO 在竞争中胜过集中化企业网络,并推动开放、用户掌控的互联网生态发展。
各州还应确保现有法律不会错误分类或滥用令牌(token),以避免对企业和用户造成不必要负担。令牌是记录信息的数据单元,其独特之处在于运行于去中心化区块链上,可依据预设规则变更,赋予持有人可执行的数字产权。虽然令牌可分为七类,但用途广泛,很多并非金融性质。例如,游戏或餐饮行业的街机令牌用于系统内部操作,非投机或投资;收藏型令牌(NFT)用于证明对物品或权利的所有权,如歌曲、演唱会门票等。这类非投机性令牌不应被归类为金融工具,否则会迫使小企业、艺术家或用户遵守不必要的金融监管规则,增加运营成本,抑制创新。以伊利诺伊州 2025 年 8 月签署的《数字资产与消费者保护法案》(DACPA)为例,该法明确区分非金融令牌与金融资产,为非金融令牌业务提供豁免,避免了不必要的监管负担。其他州可效仿这一做法,确保法律正确分类令牌,既保护消费者又不阻碍创新,从而促进本地区块链生态发展。
各州可通过成立区块链工作组或试点公共部门应用,推动负责任的加密创新,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工作组由政府与行业专家组成,旨在共享信息、评估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风险及联邦政策对州政策的影响,例如加州区块链工作组自 2018 年成立以来,评估了区块链应用,并向立法机构提出调整现行法律的建议。公共部门试点包括 DMV 的车辆产权数字化、犹他州的公共项目区块链凭证、海外选民移动投票、政府支出上链透明化以及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等。这些试点不仅提升州政府对技术的理解,也带来实际效益。稳定币也是各州的重要机会,可用于提高政府采购和资金分配效率,并通过 GENIUS 法案探索本地稳定币发行机制。例如,加州已制定稳定币立法,怀俄明州推出 Frontier Stable Token。通过实验不同的发行制度,各州可在符合联邦框架的前提下,为数字美元发展提供政策实验场,从而巩固美国在全球加密领域的领先地位。( 来源 )
3️⃣ BASE 代币经济学提案
导读:BASE 进入了一个现有 L2 代币难以捕获网络价值的格局。
Outlier Ventures:Layer 2 目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经济问题:为了保持低交易费用而产生的竞争压力削弱了其收入能力。以 Base 为例,其拥有 49.5 亿美元 TVL、100 万日活用户和 510 万美元的月交易费用,但主要收入来源受到 Coinbase 原生连接、极低交易费用(平均每笔仅 0.02 美元)以及与更广泛的 EVM 生态深度整合的限制。本提案提出了一种为 Base 设计代币的解决方案,核心在于减少对交易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依赖,通过结合经过验证的报价货币机制和自适应经济学,为 Coinbase、Base 和 BASE 代币创造可持续价值。传统 L2 代币设计过度关注交易费用,而忽视了成功加密资产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ETH 和 SOL 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作为报价货币被锁定在 AMM 池中,而非 Gas 费用,这为 BASE 提供了机会,使其在经过白名单批准的 Base 生态 DEX 上确立自己作为主要报价货币的地位,从而通过实际流动性需求驱动代币需求,而非依赖日益减少的费用收入。
BASE 代币通过锁定机制赋予持有人治理权。用户锁定 BASE 代币以获得 veBASE(投票托管的 BASE),可对费用分配算法进行治理。veBASE 持有者将奖励引导至使用 BASE 作为报价货币的 AMM 池,分配比率根据网络健康指标自动调整,生态系统的增长直接增加对锁定 BASE 的需求。该系统借鉴了 Virtuals 的成熟报价货币概念,同时融合 Aerodrome 式投票托管机制,但不将流动性池费用分配给投票者。一部分定序器收入用于可持续激励 BASE 报价池的投票决策。此外,与静态分配不同,动态费用分配通过微调的机器学习算法实时响应网络条件,分析网络利用率、DEX 交易量和生态增长指标,以确定激励排放。这将引发类似 Curve Wars 的流动性竞争,协议通过积累 BASE 治理代币确保流动性激励,随着 Base 生态扩张,更多协议需要 BASE 流动性,从而减少流通供应并创造自然需求压力,同时提供跨协议代币互换机会,加强生态系统去中心化所有权。Base 还可利用其他生态代币建立 BASE 报价流动性池,并将协议自有流动性产生的交易费用作为长期可持续收入来源。
BASE 代币化标志着收入模式的根本转型。Base 当前因竞争保持低定序器费用,但代币化通过战略储备立即创造超过 40 亿美元的价值,同时缓解收入与增长的悖论。20% 的战略储备确保 Coinbase 与 Base 长期成功利益对齐,代币排放为生态增长提供资金而不影响资产负债表,可匹配其他 L2 激励。代币化还使 Coinbase 可为 BASE 持有提供机构托管服务,产生经常性托管费,将其定位为 BASE 风险敞口的首要机构入口。通过 Coinbase One 集成,用户可获得 BASE 奖励、折扣及平台特权,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用户黏性和生命周期价值。分配策略兼顾 Coinbase 客户和 Base 链上生态参与者,通过 Discord 社区角色和活跃用户验证结合 BASE 空投,实现公平且防女巫攻击的分配。BASE 代币成为连接 TradFi 与 DeFi 的机构级抵押品,可同时用于链上 DeFi 抵押和传统信贷链下抵押,形成双重抵押功能,为企业信贷市场提供专门设计的加密代币,使传统金融机构能够安全访问加密流动性,同时保持监管合规。( 来源)
4️⃣ 【长推】ZK 叙事如果彻底引爆会如何?
导读:Privacy → Scaling → General。
Haotian:1)ZK-Privacy(隐私),通过 ZK 实现交易的匿名性,核心逻辑是把交易细节中的发送者、接收者、金额等信息隐藏,未来在 KYC 合规增强、AI 大模型训练数据保护领域等都有强需求。这一波 Zcash 的爆火,得益于 Grayscale 私募配售等机构兴趣和 Naval Ravikant 将 $ZEC 视为比特币保险的名人背书,而且 Zcash 的可选隐私特性还符合合规要求。
2)ZK-Scalling(扩展),主要基于 ZK-Rollups 实现 layer2 的高吞吐和低 Gas 费交易,这两个周期市场关于 ZK 的叙事炒作都是源于 ZK 在 layer2 场景下的 Endgame 应用;但问题是,通用 layer2 infra 足够多了,应用生态发展能不能跟上是个大问题。所以这一波,就和 Zcash 有点关系的 Starknet 享受了一波连带增长,StarkWare 创始人 Eli Ben-Sasson 正是 Zcash 团队的核心成员,不清楚,在隐私热退潮后,会不会成为第二波 ZK 主升浪;
3)ZK-General(通用),支持将 ZK 技术通用化,在跨链桥、私有化智能合约、身份验证、AI 推理等垂类场景嵌入 ZK 技术,目标将 ZK 技术成本压缩并实现大规模 ZK 商业化应用。市场上有一大片类似的项目,包括 Mina、Aleo,以及最新的 Boundless 和 Succinct。讲真 ZK 技术的通用化本来应该是近期 ZK 爆发的第一波 Wave,再向扩展和隐私赛道传导才对,现在看情况完全返过来了,看来机构和政策面的驱动比纯叙事影响要大的多。(来源)
5️⃣ 七大中心化交易所深度对比:谁才是投资者的真正印钞机?
导读:交易所的选择,真的会影响赚钱概率吗?
Lucida: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新手,常认为在哪个交易所买币无所谓,只要选对标的就行。然而,LUCIDA 的系统性数据对比显示,不同中心化交易所(CEX)在盈利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覆盖 Binance、OKX、Bitget、Gate、MEXC、Bybit、KuCoin 七家主流交易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维度:盈利能力、风控能力及新币上架速度。盈利能力分析以过去两年加密牛市的核心上涨段为时间切片(Backdrop1: 2023-01-01~2023-05-06,Backdrop2: 2023-10-01~2024-04-01,Backdrop3: 2024-09-01~2025-07-23),确保统计公平。研究采用涨幅区间统计、跑赢 BTC 币种比例、涨幅超过 500% 币种占比、对数平均收益率及概率密度等五个层面来评估造富能力。结果显示,不同交易所在不同行情阶段的表现差异巨大,例如 Bitget 在 Backdrop1 超额币种比例最高,但在 Backdrop3 排名倒数;MEXC 在 Backdrop3 表现最佳。这说明交易所盈利能力与市场背景高度绑定,没有哪家交易所能够在所有行情中持续提供大量跑赢 BTC 的币种。
LUCIDA 进一步分析了交易所中币种跑赢 BTC 的比例,Backdrop1 数据显示 Bitget 超额币种占 31.31%,OKX 为 30.7%,Binance 为 28.79%;Backdrop3 则由 MEXC 排首位。分析表明,部分交易所在特定行情下具备显著的超额捕捉能力,适合追求行情 beta + 交易所 alpha的策略型投资者。然而,跑赢 BTC 本身是小概率事件,即便在牛市偏暖时期,各交易所涨幅超过 BTC 的币种占比也大多低于 30%,反映 BTC 的市场锚定地位突出。与此相对,OKX 与 Binance 的表现更稳定,更适合中性广谱行情,而在极端行情下的超额收益稳定性反而较弱,部分中小交易所如 Bitget、MEXC 更容易在极端波动中突围。与此同时,LUCIDA 也统计了涨幅超过 500% 的神话币比例,Backdrop1 排序为 MEXC > Gate > OKX > Bitget > KuCoin > Binance > Bybit;Backdrop3 则 MEXC、KuCoin 和 Bybit 排名前列,显示这些交易所更适合追求极端高回报的冒险型投资者,具备币海战术优势。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交易所内币种整体盈利水平,LUCIDA 使用对数收益率分析所有上市币种,避免普通收益率的非对称性问题。统计结果显示,不同交易所的表现差异更加清晰:KuCoin、Gate 和 MEXC 的币种对数收益率分布体现出明显高上限潜力,更易出现突破性涨幅;Bybit 与 MEXC 的对数收益率均值和中位数相对更优,说明其币种整体收益水平较高且分布均衡。这进一步表明,加密交易收益与风险高度绑定,市场环境是核心变量;不同交易所的赚钱能力差异显著,投资者在选择交易所时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市场行情以及对高收益币种的偏好谨慎决策。整体而言,盈利能力不仅与交易所平台有关,更受到市场周期、行情强弱及交易策略等多重因素影响,没有通吃型选手,投资需理性布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