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比特币费用中的财富:如何通过 Alkimiya 交易网络费率?/ Multicoin 谈以太坊:ETH 哪里出问题了?/ 浅析 Cosmos Hub 和 Osmosis 合并提案,谁支持谁反对?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4.9.3
🔥 TON:The Open League 第六季将于 9 月 12 日启动
🔥 Vitalik 发文呼吁使用「Glue 和协处理器架构」新计算模型
🔥 Ethena Labs:第二季 ENA 空投将于 9 月 30 日开放申领,第三季空投积分已开始累积
🔥 LayerZero 启动社区计划,拟分配 500 万枚 ZRO 奖励
🔥 Nubit 发布消费级 Minichain 构建方案
🔥 稳定币发行商 IDA 完成 6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MCC Global 领投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9.2
1️⃣ 研究|区块链和知识产权(IP),如何相互作用?
2️⃣ 观点|如何改善以太坊 L1 与 L2 之间的失衡
3️⃣ 研究|OP_NET 与 Arch:两种最新比特币智能合约实现方案能带来生态复兴吗?
4️⃣ 研究|比特币费用中的财富 —— 如何通过 Alkimiya 交易网络费率?
5️⃣ 研究|浅析 Cosmos Hub 和 Osmosis 合并提案,谁支持谁反对?
6️⃣ 观点|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存在结构性经济缺陷
7️⃣ 访谈|Multicoin 谈以太坊:ETH 哪里出问题了?
8️⃣ 研究|EigenDA 如何变革 Rollup 经济学?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区块链和知识产权(IP),如何相互作用?
导读:本文从版权和知识产权开始,分析了知识产权的痛点,探讨了区块链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探讨网络效应如何与知识产权(IP)相互作用,并对比了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timtimtim.eth: 在这个网络化的世界里,每个应用的核心都是人 —— 或更准确地说,是网络中的节点。类似地,如果我们把每一项知识产权也看作一个节点,那么这些「IP 节点」有可能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然而,当前的知识产权体系似乎还未能完全适应这一网络化的趋势。具体来说,现有体系存在如下问题:
版权不透明:权益方往往难以追踪其作品的使用情况。
权利不透明:权益方也很难了解到哪些人或组织拥有哪些使用权。
平台与 IP 始于利益,终于传播。现有内容品牌和 IP 面临着平台经济的压迫,平台可以精准控制各品牌 IP 的曝光流量。新 IP 只能不断优化获客成本来维持生计。总结以上几点,Story Protocol 想解决分发问题,保障作者权益,创建新体系。那么,他们究竟做了什么?S.Y 说了一个词,Git。
Git 是一个在传统软件开发中至关重要的工具,核心功能在于版本管理和团队协同,解决了开发团队在协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诸多挑战。如果我们将 Git 的逻辑应用到 IP 管理上,将每个 IP 视为一个独立的仓库(repository),而各种权利则相当于不同的分支(branch)或版本。这样,每个 IP 不仅在扩展性、可编程性和追溯性方面得到了增强,而且每个「子版本」都能保持其独立性。
当 IP 从一个抽象主体转变为具体节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玩乐高」了。通过模块化,IP 获得了更多有趣和有用的玩法。结合 Story Protocol 提一些想法:
IP 构建块:像乐高一样,不同的 IP 元素(如角色、故事情节、设置等)可被设计为可插拔模块。允许创作者、投资者或粉丝组合这些模块以创造全新的作品或衍生品。
动态权利管理:模块化的 IP 元素意味着更灵活的权利管理。例如,一个模块可能只包含「表演权」,而另一个模块可能只包含「出版权」。
去中心化共创:通过区块链或其他分布式技术,各方可以在不侵犯彼此权利的情况下,共同开发和改进 IP 模块。
智能合约与自动化版税:使用模块化设计,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分发由多个创作者共同创作的作品的版税。
模块化金融化:每个 IP 模块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资产进行交易,这不仅增加了流动性,也为小型创作者提供了资金。
模块互操作性:不同 IP 模块之间可以实现互操作性,这样一部小说中的角色就可以轻易地出现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电影或游戏中。
社区驱动的 IP 开发:粉丝或社区可以通过投票或其他机制选择或改进 IP 模块,IP 开发将更加民主化和多样化。
实时数据反馈:每个模块的使用情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追踪,从而为创作者提供实时反馈,以优化其创作或营销策略。【原文为英文】( 来源 )
2️⃣ 【英文长推】观点:如何改善以太坊 L1 与 L2 之间的失衡
导读:目前,以太坊 L1 与 L2 之间的关系相当不平衡。L2 获得了以太坊安全性的好处,却没有为以太坊贡献多少价值。加密研究员 cygaar 提出了两条路径,有助于恢复平衡。
cygaar: 1. 增加最低 blob 费用:现在,blob 的价格对于 rollup 来说基本上为零,这意味着以太坊几乎没有从 L2 DA 费用中获得任何价值。在 EIP-4844 之前,rollup 一直是 ETH 的最大消耗者,导致 ETH 面临强大的通缩压力。然而,由于 DA blob 基本上是免费的,因此 rollup 不再消耗大量 ETH。再加上以太坊 L1 执行活动减少,导致 ETH 再次出现通胀。
一个可能更短期的解决方案是提高基础 blob 费用。L2 应该支付一定费用才能使用以太坊 DA。人们可能会说,增加以太坊 DA 费用会导致 L2 转向替代 DA 解决方案,但我认为,想要真正继承以太坊安全性的链仍将支付这些费用。
增加 L2 使用率:目前 blob 的定价曲线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研究人员预测 L2 会有更多需求。然而,除了几个重大事件(最初的 blob 发布、blobscriptions、LZ 空投)之外,blob 的费用并没有超出最低费用多少。如果 L2 的需求和使用量增加,我们可能会达到这样的状态:blob 定价曲线为 DA blob 充分定价,从而导致 L1 上销毁大量 ETH。除了 DA 费用大幅增加外,用于 rollup 结算的 gas 量也可能大幅增加。
从长远来看,这是对以太坊生态系统最有利的路径,但也需要对 L2 区块空间的内在需求。我们需要更多有趣的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来吸引用户,推动更多链上使用。这样,blob 费用几乎永远不会达到最低价格,而 rollup 将支付大量费用来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原文为英文】( 来源 )
3️⃣ OP_NET 与 Arch:两种最新比特币智能合约实现方案能带来生态复兴吗?
导读:过去半个月,OP_NET 与 Arch 这两个比特币主网上的智能合约实现方案引发了较多的讨论。本文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介绍,探讨了二者在技术实现上的相似以及在定位风格上的不同。
c00k1e: OP_NET 的框架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比特币主网在 OP_NET 的技术框架中扮演「行为发起层」与「最终确认层」。而 OP_VM 和 OP_NET 节点共同组成「执行层」。OP_NET 有一个有意思的机制就是它实际上是「烧比特币」的。OP_NET 的交易费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最基本的比特币网络费用,另一部分是 OP_NET 交易费。
如果 OP_NET 交易费用大于 0.0025 比特币,就会有 330 聪被「燃烧」,多出来的部分则给到节点运行者当作奖励。所谓「燃烧」,其实有点像以太坊经常出现的打到合约地址里的钱取不出来的情况,因为 OP_NET 实际上用了一种特定类型的比特币交易「Taproot 脚本路径支出」将比特币地址抽象成了合约地址,这个合约地址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因此也就起到了「燃烧」的效果。
Arch 的定位和 OP_NET 完全不同。如果说 OP_NET 至少在短期内还是更偏向「新协议、新资产」风格,那么 Arch 则完全是「建造在比特币主网基础上的智能合约层」,或者说,「比特币 1.5 层」。Arch 的官方文档中在如何保证网络稳定性以及其它与「执行层」相关的技术阐述中要比 OP_NET 更详细一些。比如他们使用了「FROST + ROAST」的签名方案,使得 Arch 确保只要 51% 的网络成员诚实且合作,就可以签署签名来保证网络的稳健性。
最后,虽然 Arch 有自己的 Token 作为「执行层」也就是 Arch 网络的 Gas 费用,但是用户在通过 Arch 进行合约交互的时候还是可以用比特币支付,费用转换会在后端进行。因此在使用上,Arch 不会出现需要另一套钱包这样的情况。( 来源 )
4️⃣ 【英文】比特币费用中的财富 —— 如何通过 Alkimiya 交易网络费率?
导读:2024 年 8 月 22 日,Babylon 比特币质押计划第一阶段的推出导致 BTC 交易费用大幅飙升。在该期间产生的 53.4 BTC 的交易费用中,共有 16.039 BTC 通过 Alkimiya 进行了对冲。本文介绍了质押者和矿工如何通过 Alkimiya 获取利润以及锁定溢价。
Alkimiya: Alkimiya 如何帮助质押者获取利润:Alkimiya 是一种合成区块空间协议,用户可以在其中铸造 gas / 费用代币,以跟踪网络费率的起伏。网络费率越高,多头头寸的 BTC 价值就越高。比特币网络对拥堵并不陌生。过去,普通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无力应对这种剧烈的峰值。有了 Alkimiya,一些用户能通过做多费率获利,而一些参与质押的 LST 项目也能够抵消部分交易成本。
费用的波动使 LST 项目和活跃用户被迫面临如下挑战:要么完全自行承担这些成本,可能会威胁到财务稳定;要么将这些成本转嫁给用户,可能引发用户不满和抵制。区块空间的供应缺乏弹性,需求则受外生因素驱动。虽然扩展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全节点资源的消耗量,但对实时访问这些资源的权利进行定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基于市场的挑战,需要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通过抽象代表区块空间资源的属性(如网络平均 BTC 交易费用),Alkimiya 使区块空间资源的准确价格发现成为可能。
Alkimiya 如何帮助矿工锁定溢价:减半后,交易费用已成为矿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为矿工收入带来了新的波动。现在,矿工的费用与奖励比率(fees-to-reward ratio)波动剧烈,从 3% 到 300% 不等。这种波动为矿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使他们必须面对更加不可预测的收入流。面临高运营成本的矿企一直在寻求对冲工具,以减轻波动性加剧带来的风险。从历史上看,BTC 费率买家始终支付高于现货费率的溢价,以对冲波动性。波动性越高,溢价越高。由于矿工是交易费用的天然生产者,他们可以在 Alkimiya 上出售未来的 BTC 费用,通过锁定未来的费用收入来获取高溢价,尤其是在网络高度拥堵的情况下。
这些事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模式的一部分。随着 BTC 生态系统的发展,预计会有更多此类事件发生。资源定价的波动性阻碍了经常在链上结算的组织的发展,并造成影响普通用户的负外部性。交易费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区块链的采用。高昂且波动的费用会带来风险,可能损害用户关系和品牌声誉。【原文为英文】( 来源 )
5️⃣ 【长推】浅析 Cosmos Hub 和 Osmosis 合并提案,谁支持谁反对?
导读:近日,Cosmos Hub 和 Osmosis 的合并提案引发了大量社区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加密研究员 yyy 撰文总结合并提案概要,梳理双方观点,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yyy: 合并提案概要:Cosmos Hub 和 Osmosis 合并为统一区块链生态系统:Hub 作为 Cosmos 生态的安全中心,Osmosis 作为 Cosmos 生态最大的 AMM Dex,合并可以整合各自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提案流程:在 Cosmos Hub 上发起一个扩展提案,Osmosis 上发起一个接受提案。即双边提案都要通过才有效。
换币细节: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存入 OSMO 得到 ATOM。换币价格固定,按 12 个月平均值 + x% 溢价(具体溢价比例还在讨论)。转换期为 3 个月。
合并机制:第 1 阶段:Osmosis 作为无原生代币的 ATOM 消费链(ICS Chain),Osmosis 作为 Cosmos 生态 AMM Dex 的核心定位不变,ATOM 作为唯一的质押代币和治理代币;第 2 阶段:将 Cosmos Hub 和 Osmosis 链的状态合并为一个,即双链变成单链。社区讨论:合并草案一经发出,在 Cosmos 社区掀起轩然大波,支持者和反对者观点针锋相对。
支持者认为:1)合并有利于资源整合,扩大在 Cosmos 生态的整体影响力;2)合并有利于引入 BTC 流动性(Osmosis 创始人 Sunny Aggarwal 的观点,他指出带来的效果类似于 THORChain 的产品 RunePool )
反对者认为:1)已经有过前车之鉴,没必要重蹈覆辙。Cosmos Hub 上之前有过 Gravity Dex,但由于种种原因下线,Osmosis 不应该走上这条老路;2)Osmosis 质押者的治理权限被极大削弱。OSMO 全流通市值为 4 亿美元,仅为 ATOM 流通市值 1/5,转换将极大削弱原 OSMO 质押者的治理权限。3)潜在的来自 ICF 和 AiB 的抛压 + 从有硬顶的 token 变成无限通胀的 token。我的想法:保持中立。Cosmos Hub 和 Osmosis 的合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并购,并不动用社区池的资金进行回购,而是直接在 Hub 上新增等值 4 亿美元 ATOM 流动性(对应在 Osmosis 链上销毁 4 亿美元的所有 OSMO)。此外,在转换比例上要给 Osmosis 持有者一定溢价。如果按照草案提出的 50% 溢价,相当于 ATOM 凭空增加了 6 亿美元市值。权衡点在于,合并引发 ATOM 稀释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合并带来的功能完善、资源整合、空投预期等一系列正向效应权衡。( 来源 )
6️⃣ 【英文长推】观点: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存在结构性经济缺陷
导读:Ryan Berckmans 在关于以太坊 L2 收入和 Blob 费用的讨论中,假设 DA 成本上升至 L2 总收入约 50%。ambient 创始人 Doug Colkitt 认为,DA 不可能达到 L2 费用的 50%,因为排序器产生的价值总是会比 DA 高得多。
Doug Colkitt: 区块链基本上是在销售区块空间。而且由于区块空间在链之间不易互换,它们接近于垄断。但并非所有垄断企业都能赚取超额利润,关键在于能否对消费者进行价格区分(discrimination)。没有价格区分,垄断利润只能勉强高于商品。L2 和 Solana 通过将排序器优先级作为一种价格区分形式实现了高吞吐量和高收入。边际交易支付的费用很低,因此可以获得巨大的 TPS。而对价格不敏感的交易会被榨干,并支付大部分网络收入。
从 Base L2 中随机抽取 5 个区块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帕累托分布,使得价格区分极为有效:前 10% 的交易支付 30% 的费用,后 10% 的交易支付的费用不足 1%。问题是,虽然排序器从中大赚一笔,DA 层却不参与,因为它的价格区分能力为零。超高价值套利和 1 Wei 垃圾交易支付给以太坊 DA 的费用相同,因为它们在单个批次中结算。边际交易的价值很低,因此只有中位数交易的成本接近于零,才能获得高 TPS。但在 DA 中,每个交易的成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DA 层可以有高吞吐量,也可以有高收入,但两者不可兼得。
这使得 rollup 基本上不可能在以太坊网络收入不崩溃的情况下进行扩展。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存在根本性缺陷,因为它放弃了网络中有价值的部分(排序),却认为可以通过无价值的部分(DA)赚回来。我最初看好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因为我认为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认识到价格区分的经济学原理,而且它将与 L1 扩展并行。价格不敏感的高价值用户会使用 L1,L2 则专门服务于被 L1 费用淘汰的边际低价用户,以太坊仍将获得大量排序器租金。但以太坊领导层一再强调,L1 作为应用层实际上已经死亡,且永远无法扩展。因此,用户和开发者做出了理性回应,现在 L1 应用生态系统正在消亡,以太坊网络收入也随之消亡。
如果你认为 ETH 的长期价值主张是货币资产,这可能还可以。让更多人持有 ETH,使其成为一种货币形式。对基础层零价值累积的 L2 应该有助于实现这一点;但如果你认为 ETH 的长期价值主张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协议中的网络权益(「我」认为这比 ETH 作为货币更有可能),那么你需要价值累积。很明显,基于糟糕的经济假设,我们把事情搞砸了。【原文为英文】( 来源 )
7️⃣ Multicoin 谈以太坊:ETH 哪里出问题了?
导读:比特币的市值与高度带来了关于以太坊相对弱势的疑问,然而以太坊的创新潜力仍不可忽视。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总结以太坊近年来的表现与未来趋势。讨论集中于以太坊路线上去中心化的价值,以及对 Layer 2 与 Solana 等平台的竞争优势分析。此外,分析稳定币发行者与中心化交易所的桥梁作用。
Bankless: 以太坊 VS 比特币哪家强?:以太坊 3000 亿美元的市值使其增长面临「重力效应」,且价值捕获机制上的不明确性进一步拖累了表现。Kyle 主张将价值分散在生产性资产中,而不是依赖非生产性资产如比特币或黄金。同时强调以太坊等区块链全球性和无许可共识使其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 API 来管理多种资产。
Layer 2 大冒险之破解互操作性难题: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和独立的标准削弱了 L1 的价值捕捉能力,以太坊将 MEV 和执行外包给 L2 是一个错误的决策。KyleKyle 对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持怀疑态度,认为 L2 团队逐渐壮大会与 L1 产生竞争导致合作关系破裂。
价值捕捉的秘密:Ryan 认为去中心化在抗审查性和抗通胀性方面至关重要,因此支持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Kyle 则认为,以太坊更应该关注构建一个无许可的金融系统,过度优化节点去中心化并非最佳策略,尤其在稳定币发行者和中心化交易所成为连接加密与传统金融中发挥关键时刻。
以太坊和 Solana,谁会赢?:探讨以太坊和 Solana 在价值观上的差异。Solana 旨在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交易所,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和无许可访问,而以太坊则更注重去中心化和验证者的分布,尽管以太坊在监管地位和人力资本方面占有优势,但系统设计上的限制可能阻碍了这些优势的发挥。( 来源 )
8️⃣ 【英文】EigenDA 如何变革 Rollup 经济学?
导读:如今,就再质押资本和独立运营商而言,EigenDA 是最大的 AVS。本文深入研究了 EigenDA,探索构成其设计的独特机制,同时审视竞争格局,分析该市场领域的潜在发展。
Kairos Research: EigenDA 建立在数据可用性不需要独立共识来解决的简单原则上,因此 EigenDA 在结构上设计为可以线性扩展,因为运营商的主要作用是简单地处理数据存储。EigenDA 架构中有三个主要齿轮:
运营商(Operators):负责运行 EigenDA 节点软件的各方或实体,在 EigenLayer 中注册并被委托。这些运营商的作用主要是存储与有效存储请求相关的 blob,而不是负担共识。有效存储请求指已支付费用并且提供的 blob 块根据提供的 KZG 承诺和证明进行验证的请求。简而言之,KZG 承诺允许将一段数据与唯一代码(承诺)链接起来,然后使用特殊密钥(证明)证明给定的数据是原始数据,确保数据未被更改或篡改,从而保持 blob 的完整性。
分散器(Disperser):EigenDA 文档中提到的「不受信任」的服务,由 EigenLabs 托管。主要职责是在 EigenDA 客户端、运营商和合约之间建立接口。EigenDA 客户端向分散器发出分散请求,分散器对数据进行 Reed-Solomon 编码,然后计算编码 blob 的 KZG 承诺,并为每个块生成 KZG 证明。接下来,分散器将数据块、KZG 承诺和 KZG 证明发送给 EigenDA 运营商,然后运营商返回签名。分散器汇总这些签名,并以 calldata 形式上传到以太坊。
检索器(Retrievers):用于向 EigenDA 运营商查询 blob 块,验证 blob 块是否准确,然后为用户重建原始 blob。虽然 EigenDA 托管了检索器服务,但客户端 rollup 也可以托管自己的检索器作为其排序器的附加组件。
按需定价会将所有 rollup 的成本降低约 99%,但最终它们所需的吞吐量将成为它们是否选择使用 EigenDA 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我们可能会看到通过创建多个高吞吐量 rollup(如 MegaETH)降低成本,从而刺激需求。未来这些高性能 rollup 也可能通过 AltLayer 和 Conduit 等 RaaS 提供商进行部署。然而,在短期内,要达到每月 16 万美元的收入大关,仍有一些工作要做。总体而言,EigenDA 开辟了新的潜在设计可能性,有可能带来非常高的附加值,但尚不完全清楚 EigenDA 将捕获多少价值并将其返还给再质押者。尽管如此,我们相信 EigenDA 已做好准备作为提供商捕获大部分 DA 市场份额。【原文为英文】(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