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从概念到生态:AI Agent 叙事一周年的加密变局/ x402 在 BASE 狂欢,BSC 和 Solana 上的资产机会在哪/对话 Aptos 基金会 SVP:四大生态维度布局,构建全球最快美元流通网络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1.1
🔥 Aster 将销毁回购地址中 50% 的代币
🔥 Arthur Hayes:当加密圈的人问我近况如何时,我总是说 ZEC
🔥 Tether 发布前三季度财报,净利润突破 100 亿美元
🔥 知情人士:Coinbase 计划以 20 亿美元对价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 BVNK
🔥 Vitalik 再次出售收到的 meme 代币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0.31
1️⃣ 项目进展|从概念到生态:AI Agent 叙事一周年的加密变局
2️⃣ 观点|对话 Aptos 基金会 SVP:四大生态维度布局,构建全球最快美元流通网络
3️⃣ 数据|散户撑起半壁江山?Coinbase Q3 财报拆解
4️⃣ 项目介绍|Brevis 研究报告:zkVM 与 ZK 数据协处理器的无限可验证计算层
5️⃣ 项目介绍| x402 在 BASE 狂欢,BSC 和 Solana 上的资产机会在哪?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长推】从概念到生态:AI Agent 叙事一周年的加密变局
导读:对于那些「公平发行」的 AI Agents,其核心目的其实是打造一种带有「投资科技」魅力的交易体验,尽管多数项目本质上只是给大语言模型(LLM)包了一层壳,再配上一个代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没有价值。如果这个「壳」被设计成一个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它依然可能独特且有意义。
0xJeff:距离 2024 年第四季度「AI Agent 热潮」开启已过去整整一年。那时由 @virtuals_io 率先提出「AI Agent Tokenization」的概念 —— 让 AI 应用或代理与公平发行的代币绑定。短短一年间,加密与 AI 的交汇领域发生了地壳级的变化:开源浪潮从通用 AI 向 Crypto AI 蔓延,开发门槛显著降低,个人与团队能更快构建原型。最初,那些由独立开发者和小团队推动的、估值低廉的代币化 AI 项目,如今演化成数百个高质量团队并存的完整产业景观。早期 AI Agent 热点多围绕娱乐应用,例如 @truth_terminal 与 a16z 合伙人互动、@aixbt_agent 发表加密分析、@luna_virtuals 打造虚拟偶像等;而如今娱乐性消退,焦点回归加密世界的核心 —— 金融。a16z 在《The State of Crypto》中提出的 30 万亿美元代理经济市场虽然略显激进,但随着企业采用率提升与 AI 工具深入工作流,AI 经济总量达到数万亿美元并非幻想。对于天生以「创造收益」为目标的加密产业而言,这股浪潮正驱动一场关于 DeFi 自动化、风险管理与策略优化的重构。
AI Agent 叙事的金融落地主要集中在 DeFi 与交易场景:从现货、永续合约到借贷市场、稳定币生态、收益协议与 RWA 资产上链,超过 1500 亿美元的锁仓量与 3000 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值正在吸引机构资本入场。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动化与基础设施的强烈需求 —— 能简化交互、隐藏复杂度、提高执行效率的代理将成为关键入口。与此同时,Crypto AI 的「框架热」逐渐退潮。过去像 ai16z(现更名为 ElizaOS)、Arc、Pippin 等框架让构建 AI Agent 变得简单,如今焦点转向更强通用性的 Web2 工具。随着 Google 的 A2A 协议、ERC-8004 信任注册标准及 n8n 等无代码工作流崛起,原有 Web3 框架纷纷转型,例如 @arcdotfun 转向可视化工作流、@openservai 聚焦 Web3 企业级 AI 工具。更大的结构性变化来自融资模式 —— 过去流行的公平发行(Fair Launch)模型虽然利好散户,却难以支撑长期建设。现在由中大型团队、VC 与天使共同推动的融资浪潮成为主流,他们依托更高质量产品与资金支持,推动 AI Agent 项目的专业化与商业化。
大多数 AI Agent 项目的难题在于:如何协调产品逻辑与代币经济。代币激励设计需兼顾用户增长、付费转化与长期价值循环,但现实中多数团队将 30–80% 代币抛向市场,缺乏自循环机制。采用订阅或积分制并不新鲜,但高波动的代币难以作为支付媒介。相比之下,「Darwinian AI」模式被视为替代方案与资本形成机制。@opentensor(Bittensor)通过子网激励吸引开发者、矿工与投资者共建 AI 网络;@flock_io 则以隐私计算与联邦学习框架吸引政府与企业参与,打造领域特化 AI。@BitRobotNetwork 专注机器人生态,@FractionAI_xyz、@the_nof1 与 @openservai 则将模型竞争与实盘交易结合,让 AI 以真实绩效竞争。这些「进化式 AI」项目不仅推动了模型优化,也提供了可验证的收益与娱乐属性,成为加密 AI 创新的新驱动力。整体来看,Crypto AI 正从早期的代币热与娱乐叙事,转向以自治、信任与绩效为核心的产业化阶段 —— 真正的 AI Agent 经济,正在从「概念」走向「生态」。(来源 )
2️⃣ 对话 Aptos 基金会 SVP:四大生态维度布局,构建全球最快美元流通网络
导读:走进新周期新公链竞争格局下 Aptos 的生态差异化布局,以及在「全球交易引擎」核心愿景下的未来增长策略。
Ash Pampati:虽然机构和企业的关注很重要,但我们需要每天都在 Web3 行业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帮助引导发展,这也是我们筛选生态项目时的核心标准之一。具体而言,Aptos 生态围绕四个重要维度展开:
1)DeFi 领域:我们视 DeFi 为全球交易引擎的基石。通过引入原生 DEX,Aptos 正在集中流动性并在交易平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 2 月与我们的官方华语社区组织 Movemaker 合作孵化的 Hyperion,6 月已成为 Aptos 生态顶级 DEX,该项目 7 月即完成 TGE,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生态增长范式。
2)货币市场与借贷领域:我们与 Aave 合作部署了其首个非 EVM 链版本,这体现了机构对 Aptos 的信任,尤其是在与 Chainlink 等企业级技术的配套上,诸如此类合作为机构资金上链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像 XBTC、BTC Fi 等产品显著增长,它们让比特币在 DeFi 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亚洲市场。3)创新项目布局:我们对 Aptos Labs 孵化的原生交易所 Decibel 极为看好,Aptos 打造的高性能区块链对实现数十亿用户上链至关重要,无论是加密资产、传统资产还是流媒体、AI 等尚未进入 Web3 领域的创新事物,交易都是核心环节,我们正在构建支撑这些创新的全球交易引擎。与 Jump Crypto 联合开发的去中心化存储项目 Shelby 同样关键:它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我们坚信云存储有更好的解决方案。Shelby 既提供比 GCP/AWS/Azure 等 Web2 服务更低成本的无折损体验,又通过 Web3 激励模型重塑创作者与用户的价值交换。4)突破数据瓶颈:数据一直是 Web3 走向主流的核心障碍。Shelby 通过颠覆性存储方案解决该痛点,为十亿级用户应用扫清道路。当我审视 Aptos 生态系统时,我可以自信地说,它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正处于一个更宏大的时代的开端,我们正在进行的创新将为 Web3 发展的下一阶段提供动力。
Aptos 的长期战略核心是 DeFi。首先是稳定币,自我们起步以来就高度关注稳定,我们的初衷就是让每一美元能够在拥有数十亿用户的应用生态中高效且安全地流转。我们最近已经集成了三大主流稳定币:USDT、USDC、USDe,以及通过 LayerZero 接入了 PayPal USD。相比以太坊、Solana 等,我们虽年轻但却能在短时间内集成如此多稳定币的公链,而仅以 USDT 为例,目前 Aptos 已成为 USDT 的第二大原生部署链,仅次于 Tron。这说明什么?稳定币为了获得更好的采用,它们天然会选择最优秀的技术栈。对我们来说,现在不仅是 Aptos 的关键时刻,也是技术应该在 Web3 中被真正看见与赞赏的时刻。当前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把十亿用户带上链。第二,我认为 DeFi 的普惠非常重要,比如让我的父亲、或你的亲友也能上手。这种普惠与市场行情的相关性更低,但是一种更为可靠的方式,让资金进入一个全球、无许可的经济体并产生利用价值。无论晴雨,我们都相信普惠式 DeFi 是大规模用户入场的关键。接下来是如何把这套机制用于交易,这正是 Decibel 有意思的重要原因。Decibel 是部署在 Aptos 上的交易平台,它不只是高风险的永续合约交易,更强调通过赚取收益、用收益作为抵押、以及一系列让资金更高效流动的功能组合我之所以戏称「DeFi 有点无聊」,只是因为这个词我们已经说了十年。我们更愿意打造「全球交易引擎」,这个词也许不那么抓耳,但意义极其重大。( 来源 )
3️⃣ 散户撑起半壁江山?Coinbase Q3 财报拆解
导读:Coinbase「全品类交易所」加速成型。
Foresight News:三季度总营收达 18.69 亿美元,环比增长 25%,核心驱动力来自交易业务复苏与订阅服务稳步增长。其中,交易营收同比增长 82.7% 至 10.46 亿美元,环比增幅 37%。在这之中,个人零售用户的交易营收达到 8.44 亿美元,占到总交易营收的 80% 以上;机构交易营收为 1.35 亿美元,环比增长幅度高达 122%,这主要得益于 Deribit 收购后的业务协同。订阅与服务营收达 7.4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4%,稳定币相关收入(3.55 亿美元)、区块链奖励(1.85 亿美元)、利息和金融相关服务费(6480 万美元)等多元化收入来源持续发力。运营成本环比下降 9% 至 13.88 亿美元,不过,技术研发、营销等核心投入有所增加(包括收购 Deribit)。净利润为 4.33 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 4.21 亿美元,调整后 EBITDA 高达 8.01 亿美元。
Coinbase 于第三季度增持 2772 枚 BTC 和 11933 枚 ETH,比特币总持有量增加至 14,458 枚,以太坊总持有量增加至 148,715 枚。平台资产方面,Coinbase 代表客户持有或管理的资产达 5160 亿美元,其中,托管资产首次突破 300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部分原因是由于 Coinbase 作为绝大多数加密货币 ETF 的主要托管机构。流动性储备上,截至三季度末,Coinbase 拥有 119 亿美元的美元资产(含货币市场基金 70.42 亿美元、企业现金 15.24 亿美元、USDC 32.16 亿美元),环比增长 28%,增长主要来自 30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及营收增长。若计入用于投资的 26 亿美元加密资产与 10 亿美元加密抵押资产,总可用资源达 155 亿美元。交易规模方面,三季度,Coinbase 全球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38%,美国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29%,总交易量为 2950 亿美元。其中,散户的的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37% 至 590 亿美元,活跃度显著提升。
财报显示,三季度 Coinbase 机构交易营收达 1.35 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 22%,其中 Deribit 贡献了 5200 万美元营收,占机构交易收入的近 39%,这一贡献主要来自其期权交易业务的持续增长。收购后,Deribit 推动 Coinbase 在全球加密期权市场的名义交易量显著提升,双方合计在 Q3 实现了超 8400 亿美元的衍生品名义交易量。同时,Deribit 的加入直接推动了 Coinbase 在核心衍生品市场的份额突破。综合 Q3 表现来看,Deribit 已初步完成从「收购标的」到「战略资产」的转变:短期为 Coinbase 带来了营收与市场份额的双重增长,中期通过产品与客户协同完善了业务生态,长期则为其在合规衍生品市场的竞争构建了壁垒。后续随着机构对加密期权需求的持续增长,Deribit 有望成为 Coinbase 未来 1-2 年核心的增长引擎之一。( 来源)
4️⃣ 【英文长推】Brevis 研究报告:zkVM 与 ZK 数据协处理器的无限可验证计算层
导读:Brevis 通过整合通用 zkVM(Pico/Prism)与数据协处理器(zkCoprocessor),构建了一个多链可验证计算层。
Jacob Zhao:「可验证计算」(Verifiable Computing)已经成为区块链的通用计算模型,其核心理念是「链下计算 + 链上验证」。这一范式使区块链在保持去中心化与信任最小化安全性的同时,获得近乎无限的计算自由。零知识证明(ZKP)是这一体系的支柱,应用方向主要包括可扩展性、隐私保护与互操作性 / 数据完整性。其中,可扩展性是最早落地的方向,通过将计算迁移到链下执行并在链上验证简洁证明,实现高吞吐与低成本的信任扩容。ZK 技术的演化路径可概括为:L2 zkRollup → zkVM → zkCoprocessor → L1 zkEVM。L2 zkRollup 首次实现链下执行与链上验证,极大提升性能;zkVM 则进一步扩展为通用的可验证计算层,支持跨链验证、AI 推理与密码学任务;zkCoprocessor 将此模型模块化,成为 DeFi、RWA、风险管理的即插即用证明服务;L1 zkEVM 最终将零知识验证嵌入以太坊执行层,实现实时证明(Realtime Proving, RTP)。这一演进代表区块链从「可扩展性」向「可验证性」转型,迈入无信任计算时代。以太坊的 zkEVM 之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22–2024),L2 Rollup 迁移执行层但引入流动性与状态碎片化;第二阶段(2025–),L1 RTP 以 1-of-N 证明取代 N-of-N 复验,在提升吞吐的同时保持去中心化。
在以太坊之外,零知识计算正迈向更广阔的可验证计算领域,核心体系包括 zkVM 与 zkCoprocessor。zkVM(零知识虚拟机)是通用可验证执行引擎,支持在 RISC-V、MIPS 或 WASM 指令集上运行任意程序,证明结果可在链上验证,用于区块验证、AI 推理及跨链任务。其优势在于通用性与灵活性,但生成证明的成本高、并行优化复杂。代表项目包括 RiscZero、SuccinctLabs 的 SP1 与 Brevis 的 Pico zkVM。相比之下,zkCoprocessor 更像是「特定场景的可验证模块」,为 DeFi、RWA 等提供标准化的计算与证明接口,应用只需调用 SDK 或 API 即可获取结果与证明,集成快、成本低,但通用性有限。两者共享「链下计算 + 链上验证」逻辑:执行计算的链上成本远高于链下生成与链上验证的综合成本。业务上,zkVM 属于「Proving-as-a-Service」模式,为基础设施提供计算引擎;zkCoprocessor 则是「Proof-API-as-a-Service」,以任务计费的 SaaS 化结构服务应用层。前者构筑技术护城河,后者推动商业落地。它们共同形成去信任化计算网络的两极:zkVM 打造计算底座,zkCoprocessor 推动生态繁荣。
Brevis Network 将 zkVM 与 zkCoprocessor 的架构融合,打造通用高性能可验证计算基础设施,被称为「无限计算层」。其 Pico zkVM 采用模块化架构,将通用执行层与硬件加速协处理层解耦,实现「General + Specialized」双层体系,支持多种证明后端与递归压缩模块,开发者可用 Rust 编写业务逻辑自动生成证明,大幅降低门槛。Pico Prism 进一步突破多 GPU 集群性能,在 64×RTX5090 环境下实现平均 6.9 秒证明、96.8% RTP 覆盖率,性能成本比领先同类 3.4 倍。Brevis 的 zk Data Coprocessor 让智能合约具备「记忆」,能在无需信任的前提下访问历史数据并执行验证,用于流动性奖励、跨链身份与数据驱动型 DeFi。其 Incentra 激励层通过 ZK 证明实现链上透明分发,已服务 PancakeSwap、Euler、UsualMoney、Linea 等协议。根据 Brevis Explorer,至 2025 年 10 月,网络已生成 1.25 亿份 ZK 证明,支持超 28 亿美元 TVL、验证交易量超 10 亿美元。Brevis 依托以太坊与 EigenLayer 安全层扩展至 BNB、Linea、0G 等多生态,为链上激励、流动性优化及跨链验证提供底层支撑,构建出技术与应用双向反馈的飞轮式可验证计算网络。【原文为英文】(来源)
5️⃣ x402 在 BASE 狂欢,BSC 和 Solana 上的资产机会在哪?
导读:盘了盘当前市场上 BNB Chain 和 Solana 相关的 x402 项目,帮助大家在这轮叙事里更好的识别资产。
深潮 TechFlow:如今打开 x402 的链上数据,你会发现一个显著现象:几乎所有交易都集中在 Base 链上。过去 24 小时的数万笔交易中,没有以太坊主网、BSC 或 Solana 的身影。这并不意外,毕竟 x402 是 Coinbase 提出的协议,首先落地在自家生态属顺理成章。随着 $PING 的暴涨与各种模仿项目涌现,Base 借助这张王牌,日活跃度与关注度飙升。然而,从技术角度看,x402 的核心只是「HTTP 402 状态码 + 链上稳定币支付」,本质上任何支持智能合约、Gas 费合理且具备稳定币流动性的链都能运行。因此,x402 并非 Base 专属,而是 Coinbase 的生态战略选择。协议是开源的,意味着其他链依然有机会构建自己的版本。如今市场格局呈现有趣分化:以太坊与 Base 拥有技术正统(ERC-8004 与 x402),却缺乏炒作热度;而 BNB Chain 与 Solana 拥有庞大用户与流量,却缺乏技术落地。这种错位为新项目提供了成长空间,也让跨链版本的 x402 成为新一轮叙事焦点。
在 BNB Chain 上,虽然生态显得平静,但多个团队正在低调推进 x402 类协议。其中最核心的项目是 b402 —— BNB Chain 上的首个 AI Agent 支付标准。它旨在解决 BSC 上代币缺乏 EIP-3009(代付 Gas 标准)的问题,让任何 BEP-20 代币都能实现 AI 支付功能。b402 不仅复刻了 x402 的支付逻辑,还通过 facilitator、b402scan 与 SDK 构建完整堆栈。其中 b402scan 的定位更接近加密版「阿里巴巴 + Shopify」,让 AI 服务提供者能快速上线并被市场发现。另一项目 Unibase 则直接移植 Coinbase 的 x402 协议至 BSC,通过自创的 XUSD 稳定币解决 EIP-3009 兼容问题,实现「一键迁移」Base 应用至 BSC。配合其 BitAgent 与 Memory 模块,Unibase 打造出「支付 + 发行 + 记忆」的一体化生态。此外,Pieverse 则聚焦企业级支付合规,其 Facilitator 能在结算时自动生成符合司法辖区要求的发票并上链存证,解决企业使用 AI Agent 时的财务合规痛点。Pieverse 已获 Animoca Brands 领投 700 万美元融资,并入选 Binance MVB 计划。
相较于 BSC 的基础设施导向,Solana 生态在 x402 叙事中更强调社区创新与开发者激励。10 月 28 日,Solana 官方联合 Trends.fun 发起 x402 黑客松,总奖金 5 万美元,设立五个方向,包括最佳信任代理、最佳 x402 API 集成与最佳 Agent 应用。这推动了多个项目快速崛起。Daydreams 以社区驱动模式位居 Facilitator 榜第三,通过「一天构建的微型生意」计划,资助开发者创建可付费 API 服务,形成自循环经济。Switchboard 成为首个兼容 x402 的预言机,支持 AI 代理以 SPL 代币按需购买实时数据;Frego 专注安全审计与风控,确保 x402 交易免受漏洞攻击;Foundry 聚焦自主 AI 代理创建;NICO 构建 Solana 上的链上 AI 助手,支持 USDC 微支付;Opus Genesis 则探索 M2M 自主经济与社交融合。总体而言,Solana 的策略更开放、实验性强,通过黑客松与多层协作,正形成一个由支付、开发框架与应用组成的完整 x402 创新生态。(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