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加密 AI Agent 估值定价逻辑已变?/对话 Backpack 创始人:CEX 和 DEX 并不对立,别试图在一个牛熊周期内暴富/流动性退潮时刻:谁在守护以太坊的巴别塔?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3.19
🔥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宣布增持 150 枚比特币,持仓量升至 3200 枚
🔥Vitalik 出售 DHN、FML 等 Meme 币,获得 71.69 枚 ETH
🔥Nillion 推出新版空投分配查询工具,并取消 90 天预质押锁定期
🔥EOS 更名为 Vaulta,转型专注 Web3 银行业务
🔥以太坊基金会:3 月 26 日测试网 Hoodi 将激活 Pectra 升级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3.18
1️⃣ AI Agent|加密 AI Agent 估值定价逻辑已变?该如何调整叙事方向及落地路线?
2️⃣ 项目介绍|Mubarak 周末暴涨 1300 倍, CZ 又让 BSC 多了几个 A8 玩家
3️⃣ 观点|对话 Backpack 创始人:CEX 和 DEX 并不对立,别试图在一个牛熊周期内暴富
4️⃣ 以太坊|流动性退潮时刻:谁在守护以太坊的巴别塔?
5️⃣ 安全|2025 加密资产安全指南、防护秘籍及工具推荐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长推】加密 AI Agent 估值定价逻辑已变?该如何调整叙事方向及落地路线?
导读:在我看来,真正的 Web3 AI Agent 的攻克重点应该在于如何让 AI Agent 的复杂工作流和区块链的信任验证流如何尽可能契合。
Haotian: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一个旨在让各类 AI LLM/Agent 无缝连接到各种数据源和工具的开源标准化协议,相当于一个即插即拔 USB「通用」接口,取代了过去要端到端「特定」封装方式。简单而言,原本 AI 应用之间都有明显的数据孤岛,Agent/LLM 之间要实现互通有无则需要各自开发相应的调用 API 接口,操作流程复杂不说,还缺乏双向交互功能,通常都有相对有限的模型访问和权限限制。MCP 的出现等于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让 AI 应用可以摆脱过去的数据孤岛状态,实现动态访问外部的数据与工具的可能性,可以显著降低开发复杂性和集成效率,尤其在在自动化任务执行、实时数据查询以及跨平台协作等方面有明显助推作用。说到此,很多人立马想到了,如果用多 Agent 协作创新的 Manus 集成此能促进多 Agent 协作的 MCP 开源框架,是不是就无敌了?没错,Manus + MCP 才是 web3 AI Agent 此番遭受冲击的关键。
但匪夷所思的是,无论 Manus 还是 MCP 都是面向 web2 LLM/Agent 的框架和协议标准,其解决的都是中心化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作的问题,其权限和访问控制还依赖各个服务器节点的主动开放,换句话来说,它只是一种开源工具属性。按理说,它和 Web3 AI Agent 追求的分布式服务器、分布式协作、分布式激励等等中心思想完全背离,中心化的意大利炮怎么能炸掉去中心化的碉堡呢?究其原因在于,第一阶段的 web3 AI Agent 太过于 Web2 化了,一方面源于不少团队都来自 Web2 背景,对 Web3 Native 的原生需求缺乏充分的理解,比如,ElizaOS 框架最初就是一个,帮助开发者快捷部署 AI Agent 应用的封装框架,恰恰就是集成了 Twitter、Discord 等平台和一些 OpenAI、Claude、DeepSeek 等 API 接口,适当封装了一些 Memory、Charater 通用框架,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落定 AI Agent 应用。但较真的话,这套服务框架和 web2 的开源工具有何区别呢?又有什么差异化优势呢?
该如何破局呢?就一条路:专注于做 Web3 原生的解决方案,因为分布式系统的运转和激励架构才是属于 Web3 绝对差异化的优势。以分布式云算力、数据、算法等服务平台为例,表面上看似这种以闲置资源为由头聚合起来的算力和数据,短期根本无法满足工程化实现创新的需要,但在大量 AI LLM 正在拼集中化算力搞性能突破军备竞赛的时候,一个以闲置资源、低成本为噱头的服务模式自然会让 Web2 的开发者和 VC 天团不屑一顾。但等 Web2 AI Agent 过了拼性能创新的阶段,就势必会追求垂直应用场景拓展和细分微调模型优化等方向,那个时候才会真正显现 Web3 AI 资源服务的优势。(来源 )
2️⃣ Mubarak 周末暴涨 1300 倍, CZ 又让 BSC 多了几个 A8 玩家
导读:复兴 BSC 的核心在于双轮驱动:稳住 BNB 价格预期为基石、持续制造新 memecoin 作燃料。
BUBBLE:事情要从 3 月 12 日阿联酋主权基金 MGX 宣布投资币安 20 亿美元开始说起,市场的所有注意力都被这个事件所吸引,大大小小的 KOL、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解读。而精彩的是第二天下午 2:38 币安华语的推特官方号发布了一张衣服上写着「小编」阿拉伯形象的 Meme 图,3 小时后 CZ 转发该条推文并配文「Mubarak」,几分钟内 Four.meme 便发射了几十个以 Mubarak 为 Ticker 的代币。其中一个 CA 以「6f6」结尾的 memecoin,迅速冲上高点 155 万美元市值并迅速回调至 23 万美元市值。随后该代币便在 20-80 万美元市值徘徊。直至 CZ 再次亲自下场,3 月 14 日凌晨 6:07,他转发了 $Mubarak「6f6」的社区成员的推文并配上表情包,可能是为了避免发生像之前西兰花大乱斗的疯狂分流,也可能是其他原因,CZ 从侧面认证了该 CA 作为「龙头」。
随着 CZ 的认证,在 10 个小时内该代币市值从 40 万迅速上涨到 1300 万美元。随后的 12 个小时,代币市值又从回落至 350 万美元。此时是东八区的夜晚,舆论开始发酵,各种讨论 BSC 和 CZ 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价格逐渐反弹。到了早上 8:40,CZ 在币安广场发了一则将 Mubarak 的头像 P 成自己的脸的迷因图并配文「周末去见个朋友」。市场反应激烈,代币市值从 700 万美元拉升至 4700 万美元。当天在正好 CZ 见朋友贴文的 12 小时后,币安 alpha 上新了 Mubarak,此后就是一天的上下震荡,代币价格持续在 3000 万 -4000 万美元区间徘徊。直至 3 月 16 晚上 7 点,CZ 的公开钱包购买了 1BNB 的 $Mubarak,社区对其上线币安的预期信心倍增。17 小时后,截止截稿的当下 $Mubarak 市值超过 1 亿 3 千万美元,24 小时交易量达到了 8000 万美元。
事实上,Mubarak 带起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整个 BSC 生态。CZ 和何一仿佛找到了流量密码,转发 3 年前的推文「Inshallah」,并转发自己与阿联酋主权基金 MGX 的实际掌舵者 Tahnoun 的合照,并附文「Mashallah」。前者 100 万美元市值,后者轻松 1500 万美元市值。知名 KOL 加密韋馱对近几日 BSC 的行情评论道,CZ 的思路是正确的。复兴 BSC 的核心在于双轮驱动,稳住 BNB 价格预期为基石,持续制造具备传播爆发力的新 memecoin 作燃料,并通过拆分盘式流动性管理「旧币高位换新盘低位重启」维持生态债务可控,让散户在百倍叙事轮动中反复复投而非沉淀套牢。而 BNB 作为终极流动性终点自带破局优势,不同于 Solana 需外部输血,币安只需在生态泵出新狗→吸引坐庄→沉淀 TVL→反哺 BNB 的飞轮成型后,随时可推出 BN 本位 memecoin 市场完成致命一击。( 来源 )
3️⃣ 对话 Backpack 创始人:CEX 和 DEX 并不对立,别试图在一个牛熊周期内暴富
导读:BackPack 创始人 Armani Ferrante 深入探讨了加密行业的多个核心话题,从 Meme 币的市场意义到 NFT 的独特价值,从中心化交易所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角色差异到如何设计用户友好的自托管解决方案。中文文章由深潮整理发布。
Armani Ferrante:以太坊上发生了很多投机活动,可能比任何其他网络上的投机和赌博活动都多。所以我认为这种评论有点荒谬,只是为了站在道德高地上,而不是讨论任何实质内容。如果你想讨论 Solana 上发生的事情,那就是交易。这就是 Solana 上的主要活动。我认为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Solana 的主要用例之一是链上的去中心化交易。目前被交易的资产主要是 Meme 币。这些 Meme 币成为了人们使用这项技术的载体,而这项技术最终是这些去中心化交易引擎的一种形式。我认为 Chris Dixon 最优雅地总结了这一点,他有一句著名的话,‘下一个大事件一开始看起来像个玩具’。Meme 币只是那个玩具。将资本市场带到链上,比如 Anatoly 所说的‘光速版纳斯达克’,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且崇高的目标,可以真正改善全球资本市场的状况。所以今天,不管是 Solana 还是其他链上的用例,主要还是投机性的。是的,确实如此。但你可以说美国资本市场在 20 世纪初或 19 世纪末也是一样的。这是完全相同的成长痛苦和经验教训。这一切归结为世界学习新的市场结构,学习新的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正在改变世界。
我不会说自己是个 Meme 迷,也不会说自己讨厌 Meme。我认为 Meme 币表达了一种市场情绪,而这种情绪是过去几年行业中好事和坏事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表达了对所有空气项目、诈骗以及市场不公平现象的挫败感。它表达了对监管不确定性的失望。这种情绪就像是向整个世界竖起了中指,有点粗鲁,但它的意思是你们对我们做了这些事。每个人都很沮丧,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任何试图真正构建有用东西的人,比如过去几年所有的实用型代币,都遭遇了执法和监管行动。那些试图站在技术前沿,为世界构建有用东西的人也受到了阻碍。所以 Meme 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然后你再看看这些去中心化交易引擎,它们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新颖的用例,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 Meme 币狂潮。这是一个完美的风暴,导致了 Meme 币的热潮。但你必须知道自己在参与什么。Meme 币是一种投机狂潮,它绝不是行业的最终状态。我绝对不会建议任何人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其中,而是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消费,就像你去玩轮盘赌或去赌场一样。
很多人认为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中心化交易所(CEX)是对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存在是为了取代中心化交易所。但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而且从根本上误解了中心化交易所在市场中的作用。让我用我最喜欢的例子来说明。Circle(USDC 的发行机构),虽然他们不称自己为中心化交易所,但从实际功能来看,Circle 本质上是一个中心化交易所。你可以从任何链上存入 USDC,比如从 Solana 链上存入 USDC,然后将其兑换为以太坊链上的 USDC,或者存入法币并将其兑换为 Solana 链上的 USDC。他们解决了所有复杂的合规性问题,并完成了大量工作,比如与财政部门对接,将法币兑换成美国国债收益,并将这些收益引入链上。这是 Circle 和其他稳定币项目所做的令人惊叹的事情。如果你看看 DeFi,比如 Solana 上的 DeFi 生态,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在使用 USDC。所以你可以说,一个中心化交易所实际上在为整个 DeFi 生态提供燃料。因此,这种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对立的观点在我看来是荒谬的。我认为,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因为这更多是一个实现细节,而不是核心问题。真正的讨论应该围绕合规性与抗审查性展开。合规性本质上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审查。如果你是合规的,那就意味着你必须对违反法律的用户进行审查。这就是合规的含义。( 来源 )
4️⃣ 流动性退潮时刻:谁在守护以太坊的巴别塔?
导读:Kaito 的胜利让 KOL 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注意力被定价并且可以快速变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以太坊生态,了无生机,空心化理想化的号角无人追随,这是现实的重击。
IOSG Ventures:Denver 之行还是看到很多触目惊心的场景,那些稳扎稳打 build 了好多年的 founder 和开发者,有些人突然被告知大清要亡了,他们选择不相信这个事情,似乎以太坊生态一直有包办文化,他们一路融资都很顺利,也看到很多不如他们的项目在代币的投机市场得到不错的表现,他们或许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融不到钱,自己发的币也会和其他空气币一样归零。等到 runway 只剩下最后 6~9 个月的时候,才缓然明白要真正做一款有收入和用户基数的产品,也开始认真思考以太坊的问题是什么。当然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是晚的,只是对他们而言需要大刀阔斧的裁员以及对过去的自己全盘否定,这对于创始人挑战是巨大的,因为他只是在赌一个不确定的方向,但是要为此豁上全部身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耕和建立在以太坊和 EVM 生态之上的项目融资额超过数千亿美金,其总体一级二级市场估值加总超过万亿美金,因此摆在这些项目面前的问题是,继续留在以太坊还是离开?
一开始大家都在说 Denver infra 毫无热点和生息,但是随着我们平均每天聊了 3~4 个 AI Web3 新项目之后,我们看到了以太坊社区对 AI 等新兴技术的积极拥抱,以及在 DeTraning/Inference/DePIN 等领域的创新尝试。以太坊正在积极适应新的技术趋势,并探索新的应用场景。资本和创业者已经成为行业的先知鸟,Paradigm 以 10 亿美元估值领投了 Web3 LLM 公司 Nous research,Groq 作为 Inference 在过去一年创造了超过 10 亿美金的收入,Openmind 联合宇树科技做出了 RobotAI,DePAI 的开源产品在 denver 亮相,Hyperbolic 也成为在 web3 开发者集成支持度最高的 inference 网络之一,还有诸如 Open Gradient 和 Pluralis 这样的开源 Intelligence 平台,在 Denver 这样的以太坊大会,聪明的开发者和创始人已经开始全面帮助 Web3 拥抱 AI,所有人都在 Brainstorm 如何让 AI agents 和更多应用出现在 Web3 场景里。行业从来没有结束和停止的时间点,研究和好奇心一直会让那些 builder 越走越远。
其实 Vitalik 遇到的问题和所有创业者们都一样,队伍大了,不好带了。懂得研究个人性格特征的朋友可以试着剖析 V 神的心路历程,从 Milady 表情包的推特头像到对加密 OG 的失望,换上了魔兽世界的半人半鸟形象 Druid,这也代表着他内心对于社区呼声的和解,在第二天正式宣布以太坊新的团队架构。以太坊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组织和经济体,我们应该对这个刚刚三十而立的男人多一些宽容,他确实在组织架构管理和以太坊应用商业化上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但是让谁去领导这个组织又可以创造更多的辉煌和结果呢?或许以太坊也可以学习下 Elon Musk 开创一个 DOGE 纪委,专门负责裁撤一些不负责的 dev 和虚职,如何衡量贡献价值与 KPI 是摆在 V 神眼前重要的问题。另外给内部核心开发者更清晰的价值主张和开发需求,给管理团队更具体的路线图和管理时间限制要求,更好的让以太坊回归社区和民选治理。以太坊作为 Web3 的基石,也在积极探索 Layer2 解决方案和技术升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来源 )
5️⃣ 【长推】2025 加密资产安全指南、防护秘籍及工具推荐
导读:近期黑客盗窃案件频发,Bybit 被盗 15 亿,Infini 被盗 5000 万。作为散户,在撸毛、DeFi、套利等场景,如何守护住自己的钱包?OneKey 产品经理阿小小海分享了从钱包授权、设备隔离到社会工程学防范的经验。
Web3Brand:钱包授权安全:定期撤销授权(Revoke)是最基本的安全习惯。主钱包每月清理一次授权。低频使用的钱包每三个月清理一次。无论是否出现问题,都要定期清理。推荐工具为 RevokeCash。支持 100 多条链的授权撤销。同时,转账建议使用白名单。转账永远先小额后大额。小额测试(如 10 - 100U),确认安全后再转大额。转账后在链上确认相关信息,确保地址安全。
设备和使用习惯:使用不同设备(电脑、手机)处理不同事务。专门用于 DeFi 操作的设备与日常使用设备分开。考虑使用硬件钱包增强安全性。使用设备自带的输入法,避免第三方输入法。同时,谨慎选择浏览器、杀毒软件。在手机和电脑桌面放置清除剪贴板的快捷方式。养成定期清理剪贴板的习惯。培养「半点被迫害妄想症」的安全意识。
社会工程学防范:对所有链接保持怀疑态度,特别是社交媒体链接。即使是熟人发来的链接也要谨慎,可能其账号已被盗。警惕各种认证机器人,特别是声称账号被风控的消息。避免使用非官方的软件如一些 Telegram 汉化包等等。警惕在 TG 上投放的广告,特别是在官方 Bot 下方的广告。不要购买或使用他人的助记词(有用户说他花 10 块买了助记词……)。每年设立安全周,定期自查安全漏洞。(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