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混乱中的加密秩序重建期:下一波流动性主力从哪里来/去中心化社交的技术基础、应用陷阱与未来演进/为什么说最终局面将比市场预期更糟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1.21
🔥 Solana 预告将有大事发生
🔥 前贝莱德高管创立的 HelloTrade 完成 460 万美元融资,Dragonfly Capital 领投
🔥 Zoomer:Polymarket 拟以 120 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
🔥 Tether 投资拉丁美洲数字资产平台 Parfin
🔥 Vitalik:建议用分布式预言机应对 Polymarket 行情操纵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1.20
1️⃣ 市场|混乱中的加密秩序重建期:下一波流动性主力从哪里来?
2️⃣ 市场|比特币暴跌 30%,真的进入熊市了吗?用 5 种分析框架综合评估
3️⃣ 项目介绍|去中心化社交的技术基础、应用陷阱与未来演进
4️⃣ 观点|为什么说最终局面将比市场预期更糟
5️⃣ 比特币|比特币二次探底,2026 年或是布局良机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混乱中的加密秩序重建期:下一波流动性主力从哪里来?
导读:加密金融正在从草创阶段,迈向由合规与机构主导的成熟结构。
ODIG:本月,管理资产逾 11 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巨头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Corporation,简称 Schwab)宣布入局加密货币市场,将于 2026 年上半年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其执行长 Rick Wurster 表示,公司已完成监管与技术评估。嘉信管理资产庞大,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根深蒂固,拥有大量的客户基础。以嘉信为代表的传统券商及金融平台的加码,意味着加密资产正走向主流平台,并可能后续将面向更多的「传统投资者」。 该平台称「已完成监管与技术评估,准备推出加密交易服务」,是一个规范化通道建立、采用门槛下降的信号。 考虑到其客户群(包括保守型投资者、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客户)和其资金规模,这可能开启更多传统资产向加密资产配置的路径。
这并非单一事件,或预示传统金融巨头集体行动,例如: 其他经纪商(如 Fidelity、Vanguard):这是一个数万亿美元(AUM 总和超 10 万亿)的市场规模。例如,Fidelity 也预计 2026 年扩展加密服务。 银行与托管服务(如 Standard Chartered):潜在的机构托管需求预计在数千亿美元的范围。我们看到,渣打也预计于 2026 年 1 月推出 BTC 托管,吸引银行级资金。 更多的 ETF 与指数基金:随着更多 ETF 的审批,在现有 ETF 基础上或还有数百亿美元的空间。同时,Schwab 这样的平台或将进一步放大零售流入。 养老与企业基金:数千亿美元(IRA/401k 账户,个人退休账户及雇主提供的退休计划),在市场成熟的前提下,这类保守资金也可能通过 Schwab 等平台间接接触加密市场。
在当前的事件密集周期中,市场对后续行情预期的分歧加大。加密市场当前总市值约 3.02 万亿美元,但机构采用信号仍在出现,预计宏观环境好转将进一步注入流动性。 中长期来看,这类大型机构的逐层布局,往往会在后段发生乘数效果。市场仍需要时间消化。今年早些时候,随着三大法案落地,监管、机构、合规都在同步到位。但目前似乎仍处于秩序混沌期,或者秩序重建的阶段。另一方面,中心化交易所(CEX)的用户「黄金增量期」似乎已经到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选择:ETF、传统券商渠道、机构订阅式购买、上市公司囤币、银行 Crypto 服务等等,之前周期中的「入口稀缺、监管缺位、流量集中」等背景情况已经改变。(来源 )
2️⃣ 比特币暴跌 30%,真的进入熊市了吗?用 5 种分析框架综合评估
导读:进一步回调,探底 7w,概率是 15%;继续盘整,上下震荡,用时间换空间,概率是 50%。
岳小鱼:那到底现在是不是进入熊市了呢?我相信不只是我,很多人也都想知道答案。为了避免各种市场噪音影响自己的判断,当然,其实也是为了给自己心理按摩,我用了各种分析框架综合评估了一下,结论还是很乐观的。大家可以一起来心理按摩下。恐惧贪婪指数当前指数为 15(极度恐惧),市场恐慌情绪已经持续一个月了。极端恐惧往往伴随抛售循环,强化下行压力。如果指数持续低于 20,可能引发进一步清算。但是从历史数据看,极度恐惧是买入机会。当前恐慌可能已接近底部了,短期会有反弹。这个分析框架说明现在是短期熊市,但不是牛转熊。
50 日 /200 日 MA 指标,死亡交叉(短期 MA 下穿长期 MA)已确认,类似于 2022 年熊市起点。技术面上看,现在是强熊市信号,趋势正在反转,下方目标 74,000-80,000 美元。RSI(14 日)指标,从 70+(超买)快速跌至 35(超卖),伴随高波动,短期超卖暗示反弹,但未破 30 则无强反转。所以,从技术指标看,明确熊市了,但超卖状态暗示 1-2 周内可能反弹。ETF 流入方面,全年 619 亿美元流入,但 Q3 后转为流出。机构(比如 MicroStrategy)仍在积累筹码,但散户恐慌加剧卖压。市场流动性上,先是美国政府停摆,财政部资金没有投放到市场,再加上 12 月降息分歧加剧,整体不确定都变强了。比特币与传统市场相关性升至 0.6-0.7,受利率、通胀和流动性影响,2025 年主要还是宏观紧缩。从基本面上看,现在还是牛市,甚至是长期牛,大放水还没有来,但短期流出算是市场修正。
活跃地址从峰值下降 20%。交易量暴跌 30%。长期持有(>1 年)地址占比升至 65%,UTXO 年龄分布显示还是积累,非恐慌卖出。链上疲软,说明现在市场很熊,但持有行为数据显示现在并不是全面崩溃。比特币减半驱动的传统 4 年周期在 2025 年变形了,主要是受 ETF 影响,传统资本入场。减半年后 19 个月,通常应历史最高价应该更高,但 ETF 吸收供给改变了动态,峰值影响减弱了。类似于 2017 晚周期,会在跌 20% 后反弹。所以,牛市可能会延续至 2026 年,目标价还是 20w。( 来源 )
3️⃣ 去中心化社交的技术基础、应用陷阱与未来演进
导读:本文将通过拆解 Social Fi 的产品结构,分析去中心化社交协议的技术演进与结构性陷阱;并预测未来 Social Fi 的发展趋势。
Waterdrip Capital:去中心化社交协议(Social Fi)概念虽已存在多年,但赛道的产品却在不断迭代。年初 Kaito 首次让「注意力」具备可量化和可流通属性,通过激励获取 C 端用户后服务 Web3 项目方运营;近期欧美加密圈爆红应用 FOMO 通过链上地址绑定真实交易行为与社交关系,使用户能直观看到聪明钱的链上行为与社交账号之间的关联,从而触发强烈共鸣,产生典型的「FOMO」效应。然而,在应用层创新玩法涌现背后,真正决定行业上限的仍是底层协议在身份体系、数据存储和搜索推荐机制三个维度上的产品结构。本文围绕这三大维度拆解 Social Fi 的技术演进与结构性陷阱,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身份体系方面,各协议采用了不同技术路径:Nostr 采用密码学本地存储架构,不依赖客户端或服务器,实现完全去中心化账户体系;Farcaster 则采用链上 DID 并依赖特定 Hub 存储数据;Mastodon / ActivityPub 的账户体系依赖域名与特定服务器绑定,一旦服务器宕机,对应账户即失效。数据存储层方面,Web2 完全依赖中心化服务器,而去中心化社交协议趋向使用分布式节点或 Relay 网络。Farcaster 依靠数量有限的 Data Hub 进行高效存储,区分链上与链下数据;Mastodon 依附独立服务器,缺乏跨服务器互通;Nostr 允许任何人部署 Relay,数据可跨 Relay 同步,即便部分 Relay 离线内容仍可被发现。搜索与推荐是最难攻克的部分。早期 Nostr 搜索体验差,但现已通过用户名映射优化;Bluesky(AT Protocol)采用部分中心化推荐算法改善体验;Nostr 目前尝试从 Relay 层构建去中心化搜索推荐机制。整体而言,当前去中心化社交协议已解决 2.5 个核心问题:身份体系完全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机制成熟,而推荐算法仍在探索阶段。
大量 Social Fi 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踩入结构性陷阱,导致用户热情消耗后难以保持黏性。典型陷阱包括:功能复刻 —— 照搬 Web2 社交模块难以构成迁移动力;缺乏小众强用户(niche users)—— 如 Nostr 虽小众但拥有强比特币文化驱动力,单客户端的活跃度就超过 Farcaster;误用代币激励 —— 许多项目将代币视为增长逻辑替代品,堆叠 DID、Passport、Web2 功能、代币发行等模块,但缺乏真实生态与持续场景。应用形态也将继续被重构,未来社交应用不会是 Web2 延伸,而是基于新交互逻辑的形态。此外,资源与叙事驱动也是 Social Fi 难以跨越的门槛。Nostr、Bluesky 虽未发币,但背后拥有强大资源或派系支持。展望未来,两个方向更具潜力:其一,社交客户端作为支付入口(Payment Gateway),天然具备身份绑定与社交关系链,适合作为跨境支付、小额结算、内容变现场景;其二,社交客户端作为 DeFi Gateway,将社交关系链与链上资产行为整合,引发新一代社交驱动链上金融入口,FOMO 的爆发正是这一趋势早期体现。( 来源)
4️⃣ 【英文长推】为什么说最终局面将比市场预期更糟
导读:抵达下一个阶段之前,必须先穿越一段充满以下特征的时期:更紧的金融环境,更高的信用敏感性,更大的政治波动,以及日益非线性的政策反应。
arndxt:过去几个月里,我的市场立场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悲观到极致反而看多」的阶段 —— 一种由拥挤的悲观情绪所形成的典型「逼空前兆」—— 转变为「悲观到真正担心系统正在进入更脆弱的阶段」。这并非源自某一个事件,而是五个相互强化的动态叠加而成:其一,政策错误风险正在上升,美联储在数据不确定与增速放缓的迹象下仍继续收紧金融环境;其二,AI/科技巨头从现金充裕转向杠杆增长风险,使风险结构从单纯的股票波动转向更经典的信用周期问题;其三,私募信贷与贷款定价出现分化,早期但令人担忧的「模型估值压力」开始浮现;其四,K 型经济正固化为政治变量,越来越多群体认为社会契约已不可信,从而把政治表达转向极端化;其五,市场高度集中使科技巨头成为系统脆弱性与政治目标,40% 的指数权重大幅放大了政策与地缘风险传导。基准情况也许仍然是政策制定者最终会像以往一样重启流动性以托底资产价格,但通往这个结果的道路比传统「逢跌买入」假设更具信用风险、更政治化,也更不稳定。在政府停摆造成的统计数据受损下,美联储仍转向鹰派,从利率预期与资产负债表两端收紧,使系统在不确定与压力中继续紧缩,而不是在风险出现前预先放松。
科技巨头与 AI 领跑企业的特征发生结构性改变:过去十多年,它们像类债券角色,拥有强品牌、巨额自由现金流、低杠杆与稳定回购;而过去两三年,越来越多的自由现金流被引导至 AI 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大规模资本开支。如今,新增 AI 开支越来越依赖债务融资,而不再完全来自企业内部现金,导致信用利差与 CDS 开始扩张,比如 Oracle 的信用利差因杠杆上升而走阔。这意味着风险不再仅表现为股市波动,而进入典型信用周期结构,并因这些公司在指数中的巨大权重而影响整体风险结构。同时,私募信贷市场出现早期裂缝:同一贷款在不同管理人中出现 70 美分和 90 美分的巨大估值差异,这是「模型 vs 市场」冲突的经典早期信号,与 2007 年、2008 年初期金融产品压力的模式相似。储备体系也出现重要变化:回购市场中更多交易开始贴近或触及 IORB 利率,这在 2019 年回购危机前出现过;此外,日内透支、美国存款机构在联邦基金市场的购买量、以及延迟支付等指标均同步上升。整体图景表明,虽然没有危机必然性,但信用与储备环境在暗中收紧,与政策仍坚持数据依赖形成结构错位。
K 型经济正成为政治变量:家庭经济预期出现明显分化,有些群体认为未来几年将稳定或改善,另一些群体则预计显著恶化。现实压力指标正在上升,包括次级汽车贷款逾期增加、首次购房年龄被推迟、部分国家青年失业率攀升。对越来越多人而言,系统不仅是不平等,而是无法运作:缺乏资产、工资增速有限、也没有机会参与资产价格上涨,使传统「努力工作→积累财富安全感」的叙事失效。这会改变政治选择,人们不再寻求系统的最佳管理者,而是支持更激进候选人,因为他们感到最坏情况大概也就这样。与此同时,市场集中度成为系统与政治双重风险:前十家公司占主要指数约 40%,它们既是养老金与散户组合的核心资产,又依赖 AI、对中国需求与利率路径敏感,并在多个领域具有垄断属性。因此它们不仅是增长引擎,也可能成为政策目标,包括更高税收、反垄断拆分、AI 监管与数据管制。比特币在这种环境中并未扮演预期的完美对冲角色,反而像高 Beta 资产,与流动性周期与杠杆敏感性高度相关,而黄金则表现得更像传统危机对冲。【原文为英文】(来源)
5️⃣ 比特币二次探底,2026 年或是布局良机
导读:本文主要讨论了比特币和 AI 在未来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风险资产市场的影响,并预测了 2026 年市场的趋势。
DefiLlama:对我而言,这个故事的核心理念与「解放日」相同。每一种资产都受到人工智能进步的驱动,我将继续论证,所有投资者最终都会在未来几年意识到他们错过了一个故事:最纯粹的人工智能故事就是比特币。指数级创新降低了人们在办公室工作的必要性,也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迫使政府维持赤字,将金融资产推高,形成一种全民基本收入般的资产通胀机制。今天的 UBI 不是支票,而是普适贝塔收益:你的财富增长是因为系统别无选择。无人持有资产的人则获得转移支付,形成 K 型经济。比特币从这种螺旋式恶化的局势中受益,并在人工智能吞噬资本主义前与风险资产保持相关。稳定币与 AI 代理结合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减少杠杆需求;代币化让房地产、私募债等休眠资产能 24 小时交易,降低杠杆。AI 推动的通缩将在 2026 年前后显现,而药物研发、自动驾驶出租车、AI 代理将带来利润率提升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变化。如今的关键点在于,比特币重新表现得像风险资产:当股市回调、AI 股下跌时它同步下跌,不再像沉默 IPO 阶段那样反常,从而为下一轮上涨积蓄能量。
2026 年的格局值得期待:财政支持持续存在,基础设施法案、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数万亿美元正在推动真实经济建设,数据中心、半导体工厂与电力基础设施全面扩张。通胀受到控制,美联储有降息空间,AI 作为通缩与削弱劳动力的力量正在发挥作用。AI 药物发现、自动驾驶汽车、AI 代理将带来现实世界的突破,并推动巨额资本流入。制造业在 AI 基础设施推动下复苏,PMI 的回升将历史性地利好加密货币尤其是山寨币。与此同时,比特币拥有自身的催化剂,《清晰法案》将于 2025–2026 年带来监管确定性,大型机构和养老金将获得配置加密资产的许可。代币化规模化验证了区块链基础设施价值,而稳定币 adoption 在全球爆炸式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美元渠道。稳定币与比特币是互补关系:稳定币是交换媒介,比特币是价值储存。当更多人进入数字经济后,比特币自然成为长期储值入口。稳定币的增长形成强力网络效应,将以一种难以建模但能直观感受的方式加速比特币普及。比特币今年回调,但 OG 分发进入后期,所有权更分散,散户悲观、ETF 稳定吸纳、发展中国家持续采用。若市场出现二次探底,将形成年度最佳机会。对能够看穿恐惧的人来说,现在正是累积的时候。
2026 年的格局值得期待:财政支持持续存在,基础设施法案、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数万亿美元正在推动真实经济建设,数据中心、半导体工厂与电力基础设施全面扩张。通胀受到控制,美联储有降息空间,AI 作为通缩与削弱劳动力的力量正在发挥作用。AI 药物发现、自动驾驶汽车、AI 代理将带来现实世界的突破,并推动巨额资本流入。制造业在 AI 基础设施推动下复苏,PMI 的回升将历史性地利好加密货币尤其是山寨币。与此同时,比特币拥有自身的催化剂,《清晰法案》将于 2025–2026 年带来监管确定性,大型机构和养老金将获得配置加密资产的许可。代币化规模化验证了区块链基础设施价值,而稳定币 adoption 在全球爆炸式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美元渠道。稳定币与比特币是互补关系:稳定币是交换媒介,比特币是价值储存。当更多人进入数字经济后,比特币自然成为长期储值入口。稳定币的增长形成强力网络效应,将以一种难以建模但能直观感受的方式加速比特币普及。比特币今年回调,但 OG 分发进入后期,所有权更分散,散户悲观、ETF 稳定吸纳、发展中国家持续采用。若市场出现二次探底,将形成年度最佳机会。对能够看穿恐惧的人来说,现在正是累积的时候。(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