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早报丨1kx:2025 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聊聊 x402 赛道中被忽视的「送水工」角色 Provider/Balancer 被盗超 1.2 亿资金,你该做些什么?
ChainFeeds Newsletter 每日精选 Web3 深度投研「简报」+ AI 驱动的热点新闻榜单,帮你做出聪明决策
📢 ChainBuzz 热点新闻 |2025.11.4
🔥 AI 交易大赛最终结果:Qwen 排名首位,四模型大幅亏损
🔥 StakeWise DAO 从 Balancer 攻击者处追回约 2070 万美元资产
🔥 Balancer:本次漏洞影响仅限于 V2 Composable Stable Pools
🔥 以太坊基金会推出 ESP 新资助计划,现已开放申请
🔥 稳定币开发商 Standard Money 完成 800 万美元战略融资,Yzi Labs 领投
👨💻 ChainFeeds 投研简报 |2024.11.3
1️⃣ 数据|1kx:2025 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 项目介绍|聊聊 x402 赛道中被忽视的「送水工」角色 Provider
3️⃣ 观点|买入 ZEC 为砸盘 BTC?隐私币暴涨背后的 4 大行业真相
4️⃣ 观点|真正的加密货币早就死了
5️⃣ 安全|Balancer 被盗超 1.2 亿资金,你该做些什么?
每日精选的加密信息由 ChainFeeds 团队与 AI 共同编写,我们已将内部的信息流工具优化并开放给所有读者及 Web3 行业者使用,测试链接 👇
🌞 Web3 行研早报来自:Web3 行业必读深度资讯「简报」平台|chainfeeds.xyz
🤖️ Web3 热点榜单来自:AI 驱动的 Web3 热点新闻自动聚合工具|chainbuzz.xyz
1️⃣ 【英文长推】1kx:2025 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导读:我们的基准预测显示,2026 年链上总费用将超过 3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3%,增长主要来自应用层。RWA、DePIN、钱包与消费类应用正进入加速期,而 L1 的费用增速趋于平稳,随着扩容推进逐步进入平台期。
1kx:链上费用(Onchain Fees)是最清晰的信号,代表真实的、付费的用户需求:链上 = 开放、全球化、可投资;链下 = 封闭、成熟但有限。增长趋势说明了一切:链上应用的费用同比增长 +126%,而链下仅 +15%。在 2020 年,链上活动仍处于实验阶段;到 2025 年,它已发展成一个 200 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体,而且可以实时追踪。用户为交易、数据存储、资产转移、跨应用协作等支付费用 —— 今年我们统计到 共有 1,124 个协议在链上实现了收入。
这些费用从哪里产生?DeFi 是整个链上经济的支柱,占据 63% 的费用来源。但行业格局正在迅速变化:钱包(Wallets)同比增长 +260%,已从工具演变为盈利入口。消费类应用(Consumer Apps)同比增长 +200%,直接向用户变现。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同比增长 +400%,把计算与连接带上链。虽然链上费用在 2021 年达到峰值,但如今基础更稳固:彼时 ETH 占所有费用的 40% 以上,而现在交易成本已下降 86%;盈利协议数量增加了 8 倍;向代币持有者支付的收益创下历史新高。
是什么驱动了链上费用?资产价格确实会影响以美元计价的链上费用,这是合理的相关性。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因果关系:价格波动带来的季节性模式;自 2021 年后,应用层费用与估值呈现强因果关系;各细分领域也存在独立的驱动因素。如今在费用贡献上,应用层已领先,但它们的市值占比却几乎没有上升。市场正在用「企业」的方式给应用估值:DeFi 协议的市盈率约 17 倍(P/F);而区块链基础层则高达 3,900 倍,反映出「叙事价值」(如价值储藏、主权国家级资产等)。【原文为英文】(来源 )
2️⃣ 聊聊 x402 赛道中被忽视的「送水工」角色 Provider
导读:Facilitator 角色的工作职能大家都清楚了,若把 x402 赛道比方成高速公路,那 Facilitator 就是收费站,而 Provider 则是修路造桥的基建队。
Haotian:Provider 到底是什么?简单而言:Provider 就是 x402 生态的「配套服务商」,一个 Agent 要发起链上支付前需要部署环境、需要 LLM 接口,需要支付网关等琐碎且不可缺少的基础服务,都是 Provider 在提供。听下来,Provider 的定义很广泛,几乎涵盖了 x402 生态的大部分角色。比如,Client-Side Integrations(钱包插件、SDK 工具);Services/Endpoints(API 服务、Agent 市场);Infrastructure & Tooling(RPC 节点、索引服务)等其实都可以统一归类到 Provider 范畴。如果说 x402 赛道有天花板,那一定不是 Facilitator,而是几乎包含整个技术栈的 Provider。
为什么市场看不见 Provider,就是因为他不直接产生链上交易,所以就产生了一个荒诞现象:市场疯狂追捧 Facilitator 的代币,却忽视了真正支撑整个系统运转的 Provider 生态。Provider 的价值在于:
1)构建 x402 工程化能力护城河,Provider 需要理解 Agent 的真实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体验,构建网络效应,甚至支持开发者生态,说白了,要和时间做朋友;
2)掌握定价权,一旦未来请求支付的 Agent 数量爆炸,Provider 的标准化基建服务和聚合 Marketplace 就会成为香饽饽,就可以靠用户粘性来收租,靠交易路由抽手续费,生意模式有想象空间;
3)垂类 Provider 的场景化渗透,一开始自然是通用 Provider,但一旦 Agent Pay 要细化落地到游戏、社交、DeFi、Launchpad 等垂类场景下,就得定义更聚焦适配的规则和标准,拓展业务逻辑。
有什么 Provider 项目,值得关注?
1)Questflow:算是 Provider 赛道的先行者,融了 650w 种子轮,除了 Agent 部署协调等功能外,还通过构建 Agent Marketplace 来定义衍生生态标准,Agent Pay 原生赛道的正牌军;
2)AEON.XYZ:主要提供 Agent 便捷部署和支付集成服务,整合了多链支付能力,另它做了很多面向 retail 用户的端到端支付工具,已经覆盖了不少小国家的终端零售渠道;
3)Daydreams.Systems: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在分享,因为它是在上一波 AI Agent 发币潮尸骸中还活着的项目 $dreams ,提供一系列开发友好的 toolkit,还定义了一系列开发规范,并补贴开发者创新;
4)xEcho:资料还不充分,但看起来是要做垂类于 DeFi 可编程性和创新性 Launchpad 的 Provider,提了 Pay to x 的代理合约层可编程扩展,被社区广泛讨论。( 来源 )
3️⃣ 买入 ZEC 为砸盘 BTC?隐私币暴涨背后的 4 大行业真相
导读:隐私币复古回潮,是加密新风向还是出货代名词?
Odaily:隐私币的出现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早在 2014 年,DASH 便以「隐私代币」闻名,而在它之前,采用 CryptoNote 协议与环签名(Ring Signatures)技术实现匿名交易的 Bytecoin 已为赛道开路。2016 年,ZEC 的问世带来了基于 zk-SNARKs 的「可选隐私」机制,用户可在透明与屏蔽交易之间自由选择;同年,XMR 从 Bytecoin 分叉而出,通过 RingCT 协议提供默认隐私保护,迅速赢得市场青睐。2019 年后,受监管与交易所下架影响,隐私币遭遇寒冬,但仍有新项目突围,如引入侧链隐私概念的 ZEN 与实现强制隐私机制的 ARRR。整体而言,隐私币是继 BTC 之后最符合去中心化精神的板块之一。近期板块暴涨,除 Naval 高调为 ZEC 背书外,美国政府没收 127,271 枚 BTC(约 150 亿美元)的事件,更令市场对匿名性与自我主权的关注重燃,成为隐私币回潮的直接导火索。
隐私币的最新热度离不开名人和机构的共振。ZEC 的飙升始于硅谷投资人 Naval 于 10 月 1 日转发 Helius 创始人 mert 的言论:「比特币是法币的保险,Zcash 是比特币的保险。」彼时 ZEC 仅 68 美元。20 日,Naval 再度发声,强调 Zcash 的「透明选项」设计是其能长期保留在交易所的重要原因,并指出随着去中心化交易所兴起,这一顾虑将被淡化。这番言论无异于点燃市场情绪,隐私币集体上扬。此外,灰度基金持有逾 1 亿美元 ZEC 信托资产,加之 Coinbase 等平台的交易活跃,使隐私币板块重新获得流动性与机构背书。技术层面上,ZEC 开发方 Electric Coin Co. 发布了 2025 Q4 路线图,计划通过优化 Zashi 钱包、引入 NEAR Intents 协议与 P2SH 多签功能提升隐私体验。Zcash 的隐私池代币总量已突破 492 万枚,占流通量 30%,显示其真实使用率显著上升。
尽管隐私币迎来短期热潮,但其价值逻辑仍存争议。一些业内人士指出,ZEC、XMR、ZEN 等代币在市场中的主要作用仍是「匿名通兑资产」—— 当部分持币者希望匿名变现 BTC 时,会通过隐私币中转交易。因此,每轮牛市隐私币都会被「重绘门面」,成为出货媒介而非真正的技术革命。更有评论指出,一些所谓「隐私币」早已移除隐私功能,仅作为 Base 链上的普通代币存在。由此可见,隐私概念虽承载理想主义光环,却往往沦为市场投机的叙事外衣。隐私并非万能药,而炒作更像速效药 —— 能短暂提振价格,却无法构筑持久价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真正能穿越周期的隐私项目,必须回归技术创新与可持续生态建设。( 来源)
4️⃣ 真正的加密货币早就死了
导读:曾经,这是一种如此纯粹、解放且充满希望的事物。
hitesh.eth:早期互联网的点对点(P2P)精神让许多人体验到自由共享的魅力。电影文件的种子与节点系统构成了对抗中心化的范例: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贡献者。这种「将权力还给用户」的理念,正是早期加密社群的精神核心。比特币的诞生延续了这一理想。早期参与者不在意价格,他们专注于构建网络、教育他人、推动采用,甚至无偿分发比特币。2009–2010 年间,比特币还没有市场价值,却承载着理想主义的信念。直到交易所出现,价格才被赋予意义,贪婪与恐惧随之入侵。Mt.Gox、Bitconnect、OneCoin 等骗局揭示了资本裹挟理想后的代价。那些在 Bitconnect 上损失 10 枚比特币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早期参与者 —— 他们相信比特币,却未理解其精神。当加密与金钱绑定,游戏规则变了:2012 年后,市场的目标不再是去中心化,而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套利。
ICO 热潮将加密从理想主义彻底推向投机主义。2017 年,500 多个项目通过 ICO 融资数十亿美元,但多数代币三年内消亡。项目方掌控代币分发,通过制造稀缺与叙事吸引信徒。代币成了「有限供应的承诺性数据串」,而真正的产品是幻觉。经济激励与心理触发器结合,引发信念、部落主义与 FOMO。叙事的力量远胜证据 —— 人们只需一个故事、一个象征,就能被驱动。经历匮乏与焦虑的个体被精准捕捉,他们买的不是资产,而是披着趋势与社区外衣的希望。财富的集中由来已久,只是如今传播速度更快,信念的扩散压倒了反思。下一个叙事总在路上,闪亮、可信、像救赎一般。而幕后操盘者深知 —— 希望是最容易售卖、也最难戒掉的毒品。
如今的加密市场是一场精密的榨取游戏。对新入场者而言,仍能看到希望;但老手已疲惫于不断变化的叙事与结构。他们不再理解市场,因为市场早已改变。榨取者减少了受众,却提高了效率:面对一百个目标即可完成收割。新的叙事频繁登场,制造兴奋与错觉。有人盈利离场,有人成为「退出流动性」。循环永不停歇,因为人类的贪婪无止境。当主流采用扩大,政府便会以监管之名接管这一循环,将资本重新纳入税收体系。回望初衷,曾经的加密象征自由与希望 —— 一种去中心化的可能性,如今却变成了幻觉的容器。我们追随理想,却将精神与财富交给市场。梦想被塑造成幻觉,幻觉演变为榨取,而这,也许才是加密货币的真实故事。(来源)
5️⃣ Balancer 被盗超 1.2 亿资金,你该做些什么?
导读:目前其总被盗金额为 1.2864 亿美元,攻击仍在继续。
Foresight News:11 月 3 日下午,老牌 DeFi 协议 Balancer 遭受重大安全漏洞攻击。攻击者通过操纵协议的核心智能合约,在短短几小时内,从多个流动性池中转移价值超过 1.1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直接将资金从 Balancer 的金库转入控制钱包。根据 DeBank 数据,以太坊生态被盗金额高达 9985 万美元,Arbitrum 链损失 795 万美元,Base 上被盗 394 万美元,Sonic 约 340 万美元,Optimism 链 156 万美元。慢雾追踪结果显示,总被盗金额进一步上升至 1.2864 亿美元,增加了 Berachain 生态的 1286 万美元。受此影响,BAL 币价跌至 0.9 美元附近,24 小时跌幅超 8%。事件发生后,Berachain 官方暂停了 HONEY 铸造及 BEX 池子与金库功能,并协调验证节点中止网络运行,以便核心团队执行紧急硬分叉,修复与 Balancer V2 相关的漏洞。消息一出,沉寂三年的鲸鱼地址 0x0090 立即从 Balancer 中撤资,显示恐慌情绪迅速扩散。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 Balancer V2 在访问控制上的根本性缺陷,也让跨链部署架构成为放大风险的导火索,涉及以太坊、Base、Polygon、Sonic 等多个网络。截至发稿时,攻击仍在持续,安全团队正试图冻结相关地址。
Balancer 成立于 2020 年,由 Balancer Labs 开发,是早期 DeFi 生态的核心 AMM(自动化做市商)协议之一,主打可自定义的多资产流动性池设计。与 Uniswap 等单一资产对比机制不同,Balancer 允许用户设定多种资产权重组合,提高资本利用率。其在 2021 年推出的 V2 版本引入提升池(Boosted Pools)与金库系统(Vault),试图将池内闲置资金导向收益渠道,减少滑点、提升效率。然而,这一复杂架构也增加了访问控制和外部依赖的风险。分析指出,本次攻击的根本原因在于金库合约的访问控制失效。攻击者利用闪电贷机制,伪造权限从提升池中提取资产,绕过授权检查后直接将资金转移至外部地址 0xAa760D53541d8390074c61DEFeaba314675b8e3f。链上数据(交易哈希 0xd155207261712c35fa3d472ed1e51bfcd816e616dd4f517fa5959836f5b48569)显示,攻击在数分钟内完成多笔转账,涉及 WETH、osETH、wstETH、frxETH、rsETH、rETH 等主流 ETH 衍生品。这种漏洞利用方式与 2022 年 Nomad Bridge 事件相似,皆因访问控制逻辑被绕过。Balancer 的跨链架构使得影响范围更广,放大了损失规模。
此次事件并非孤立,而是 Balancer 长期安全隐患的集中爆发。自 2021 年 V2 上线以来,该协议虽经多轮审计、模糊测试与形式验证,但仍频繁暴露漏洞。2021 年 6 月曾因智能合约问题损失 50 万美元,2023 年 8 月遭遇 DNS 劫持损失 27 万美元,而在 2025 年 10 月又发生过与「率提供者」(rate providers)操纵相关的小规模事件。多次事故显示,Balancer 在访问控制与外部依赖上结构性脆弱。此次攻击让人重新审视 DeFi 协议的老化风险 —— 运行多年且频繁被分叉的代码库,在复杂多链环境下更易成为黑客的靶心。Flashbots 战略总监兼 Lido 顾问 Hasu 发文指出,「Balancer V2 自 2021 年上线以来,是被最频繁 fork 的智能合约之一。每当这种核心协议被攻破,都会让整个 DeFi 行业的采用进程倒退 6 至 12 个月。」目前,Balancer 团队已确认 V2 池存在漏洞,正在联合安全公司调查事件。( 来源)





